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宋小后妈 > 大宋小后妈最新目录

第031章 上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莲花山,江嵋早有耳闻,只是没来过。.山上有一座道观,香火很盛,三烧雕版的时候,钱氏书局还请那里的道士下山做过法事。杨渔之要带江嵋、江惜、杨书汝来的地方,就是这里。

江嵋素素的打扮了一番,看起来比在家时候穿的颜色还淡,江惜、杨书汝早换上了红色的衣服。虽然不是新衣,可是瞧着非常喜庆。

上山的路是石阶,道路不算陡,今日出来,随行的是巧榴、许贵。两个孩子爬了没多久,就没有力气继续。杨渔之肩头骑着江惜,怀里抱着杨书汝,一鼓作气往上赶,看的江嵋有些咋舌,想不到杨渔之瞧着一副儒雅模样,居然这么有劲儿。一家四口在前面走,远远的缀着巧榴和许贵。

如今是冬季,但今年雨水少,入冬来也没落雪,树叶落得早,山道上并不滑腻,只挨着石阶角落的地方结了点点薄霜,不碍行程。

江嵋去年至今,算上这次,也只出过三次门,一次是中元放花灯,二次是钱氏书局看火灾起因,第三次就是杨渔之带她出门。本来依照杨渔之的意思,是他们两人单独出来,并不带两个小鬼头,但是江嵋坚持不能把孩子放在家中。而且单独和杨渔之出来,她有些心虚。

走着走着,江嵋忽然凑近过来,杨渔之脚步稍停,看向她,江嵋掏出手绢,杨渔之一阵感动,他头上是出了一层惫。不过手绢怎么伸的有点低,不怪嵋儿,谁让他个子生的高呢。杨渔之心中畅美,一笑之下,自己弯弯膝盖,一颗大头凑了过来。

江嵋一嗔:“别捣乱!”然后手绢擦在怀里小子的嘴角上,原来是杨书汝掉口水了。

杨渔之瞧瞧儿子,满头青筋直跳:“嵋儿!我出汗了。”

“恩,你又不是没手帕。”江嵋一副没看见的神情,直盯前面山路。

杨渔之一抓江嵋,低下头去,在她肩膀上狠狠的蹭。江嵋脖颈被他发丝蹭的痒痒的,躲不及,杨渔之头也跟着她肩膀挪,高兴的他肩膀上坐的江惜一阵叫笑,也不怕掉下来。.

又走了一会儿,杨渔之对着领先自己半步的江嵋说话:“嵋儿!我又出汗了。”

江嵋无奈,对着杨渔之瞪眼睛,嵋儿的称呼太酸牙,可是她又无可奈何,之前不是叫嵋娘叫的好好的,今天怎么这么爱作怪。掏出手绢,江嵋在他脑门上擦黑板一样擦过去。世界太平了。

后面远远缀着的许贵和巧榴,低声窃窃私语:“官人真是宠着二娘。”明显是巧榴在艳羡:“若是别人看见,肯定要说不合礼法,讨伐二娘竟敢在官人身前走路。”

许贵认真的看着巧榴:“那又如何,我看唐朝的传记里头,张籍说了,闺房之乐,有更甚于画眉者。没外人,走前两步算什么。”

巧榴被他说得两颊通红,啐了一口:“谁跟你说这个,提好你手里篮子。”说完提着裙子就朝上跑去。许贵看着巧榴娇俏的背影,一阵傻乐。

莲花山有南峰北峰,道观便盖在南峰顶上。到了地方,杨渔之放下两个孩子歇了歇,问江嵋要不要进去拜神。江嵋摇摇头,她是不信这些个东西的。倒是后面赶来的巧榴,进去烧香磕头,还摇了一卦。

江嵋笑着去问她,要求什么。巧榴抿着嘴不说话,一副娇羞的样子,江嵋就知道她问的姻缘,如今巧榴已经有十九岁,过了年就算二十岁,在这个年代还没嫁出去,简直算是超龄剩女。去年巧榴问紫姑,说是最迟过一年,姻缘就到,但巧榴整天跟在江嵋身边,来来回回见得男人,除了许贵,就是许贵,还是许贵,姻缘能到哪儿寻去。

江嵋眼睛一转,看见门边许贵探头探脑的往里看,一见自己被江嵋发现,又一本正经的装作路过。难道,许贵对巧榴?江嵋开始对手指,瞄着巧榴,那巧榴是个什么意思呢?还有,自己到底看错了没。

巧榴是本地人,许贵是寿春府人,一北一南,而且巧榴只是签了三年的契书进来做侍女,明年就到期,能恢复自由身,但许贵却是从小跟着杨渔之伺候的人,往后还真不好说。这两个人的条件,实在是没那么天造地设。

江嵋想要逃出杨家,就从来不跟巧榴承诺也带她走,这儿不是江嵋的故乡,但却是巧榴的故乡。她还没那么自大,觉得巧榴能抛弃生活了二十年的故土,跟着她去流浪。而嫁到外地,恐怕巧榴也不太可能愿意。

杨渔之在门口坐着喝茶,和门口坐的老道士说着《周易》《连山》,老道士听了他讲解,直说受教,要留他斋饭。现在天色尚早,况且江嵋提前带了吃食,说要弄什么野餐,杨渔之便婉拒了。

几人继续走着,到中午时候,走到了北峰顶,停下来歇脚。

山上枯草树枝不少。江嵋指示着许贵挖了个灶,那边巧榴带着两个孩子拾柴回来,她已经把提篮里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

里面是提前渍好的鸡鸭翅膀、肉串,并有干菜、灌肠,还有今日早起发好的菌类等等,还有极小的两坛酒。

江嵋夏天在家,弄了一套简易的烧烤工具,今天一并带来,暑天的时候,做了几回,但是杨书汝、江惜那时候小,怕他们吃了油腻,没有给他们下嘴,这回两个孩子看者工具倒是觉得新鲜。

如何烤东西,巧榴已经学会,只是山顶有些风,又是冬季,怕凉了积食,江嵋一笑,摇头道:“别怕,只管来。”说着拍碎了酒坛封口,给几个大人都满上酒。

一会儿功夫,鸡翅膀和灌肠烤好几串,几人都吃的开怀,江嵋也频频劝酒,不一会儿一坛酒就喝了下去。她刚才在道观问过道士,知道这山顶附近有个泉眼儿,拿着酒坛要去洗涮盛水。杨渔之把手里东西一放,跟着过来。

江嵋横他一眼,终于没拦着,因为这个时候的山顶不似后世的,有着铁链石栏挡着,而是光秃秃的,万一出事,只好摔个粉身碎骨。有杨渔之在,安全系数大了些。没多会儿,两人寻到泉眼,江嵋细细把罐子洗了,嗅嗅里面只有淡淡的酒香,才灌了水回来。

这酒坛子顶多只能装下一斤半酒,可见有多小,里面盛了清水,也没有多少。江嵋从提篮里拎出来一个拴好的小圆布包,里面早上就放好盐巴和香料,丢进坛子,再往里丢进去灌肠,鲜菌和肉片,将口闭上,再原样封好,将已经烧得满是炭灰的土灶里,扒了个小坑埋进去,上面继续熊熊燃着火焰烧烤。

杨渔之一见,还未开口,江嵋便笑道:“你不管这个,是瓷坛子,不会有碍,不过这汤也是第一次这么做,不晓得能不能成。”杨渔之笑着点头:“想法新巧,肯定没有问题。

山顶越往上,长的大叶子树越少,到这个高度,多是松柏木,刚才拾来的柴禾里,多是松柏木的枝杈,不但耐烧,而且有淡淡的清香。几个人吃了有多半个时辰,底下的瓷罐也烧得表面泛红,江嵋瞧着差不多了,用粗柴棍把罐子扒拉出来,挑开酒罐盖子,里面的汤还在沸腾,一股鲜香扑面而来。

江嵋手脚飞快,从篮子里拿出来提前烫过沥干水的菜干,切好的油豆腐,并一撮绿豆粉条扔进去。迅速下筷子搅拌,取得是上辈子常吃的过桥米钱之意。

但是因为瓷罐仍躺在未着完的碳堆里,没法取出,最后只好拿汤匙给没人舀了一小碗。

汤入口极鲜,只有淡淡的咸味。杨渔之本来还猜度会吃出点酒味,结果点滴都无。

汤里面煮的肉片是腊肉片,今日取的部分带点肥,汤表面煮出来薄薄一层油,但菜干扔进去,又把油吸的一干二净,粉烫的刚好,不会糊了,也不会生硬,油豆腐被炸的里面全是蜂窝一样的小泡,现在吸了鲜汤,就连平时不吃这个的江惜,也大口不停。

一小坛汤,很快就被几人分食干净。喝的个个满头大汗。刚才吃肉的油腻解的一干二净。就连坛底剩的那点残汁,也被一家四口抢着分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