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秦将魂歌 > 大秦将魂歌最新目录

第十章 青年李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赵姬母子回国,表面平静的秦国朝廷,一度波光粼粼,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百般不喜欢这个赵国舞姬,再听说赵姬曾与吕不韦厮混过,心里是万般不愿意赵姬入住咸阳宫,更别说成为秦国的王后。

秦人风俗,带有不少戎族的痕迹,男女大防,远没有后世存天理、灭人欲的道理,远的不说,宣太后豢养男宠魏丑夫,秦国哪个不知道,可也没有人在这方面指责过宣太后。赵姬有没有跟吕不韦好过,夏太后心里不在乎,也不在乎赵姬不是秦国人,可她见了嬴政,两眼一比对,顿时不乐意了。赵姬成了王后,这孩子岂不是成了王太子,到底是不是我赢氏的子孙呢?这个年代,可没有后世的亲子鉴定技术,自然千方百计的要确认,叫自己阿父的孩子,必须是自己的种,要不然,头顶一片青青草原,偌大的家业,给了别人家的孩子,找谁说理去。这样看来,娶老婆要娶处女,要求女人保持贞洁,少与别的男人眉来眼去,符合了大多数男人的利益。

夏太后不喜欢赵姬,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华阳太后主动拉拢赵姬。赵姬的母家死亡殆尽,举目无亲,除了傍大腿,别无选择。有吕不韦牵线搭桥,赵姬很快拜到了华阳太后门下。

两个太后水火不容,庄襄王经历着水火两重天,好不苦恼。庄襄王资质不差,只是性格上多少有些软弱,登基时日尚短,除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经历,并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他能够成为秦王,有吕不韦的谋划,更重要的是华阳太后的支持。要知道,华阳太后不仅仅是一名女人,背后更有庞大的家族势力。那就是宣太后遗留下来的楚系势力,秦昭襄王驱逐四贵、剥夺宣太后参政的权力,但很聪明的没有进一步清算,否则,以楚系势力的能量,秦国很有可能陷入新一轮的政局动荡。

经吕不韦提醒,庄襄王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的王座,现在还离不开华阳太后的继续支持。望着吕不韦不辨忠奸的脸庞,庄襄王终于同意了吕不韦的建议,立赵姬为王后、嬴政为王太子。最落魄的时候,吕不韦倾其所有,孤注一掷,辅佐庄襄王向着秦国王座发起决死冲锋,变不可能为可能,内心深处,对这位经商、理政都很有才干的丞相,庄襄王心里多多少少有一份感激之情。哪怕吕不韦看过摸过赵姬身上的每一寸肌肤,庄襄王心里也没有多少芥蒂。登上秦国王位后,他每天都可以享用比赵姬还要漂亮的女人。

“只要嬴政是寡人的儿子,赵姬以前跟了谁,其实无关紧要。”庄襄王在册立嬴政为王太子的诏书上盖上秦国大印,心里十分确信,夏太后的映射,根本就是无稽之谈。王族公子,就算再不怎么讨人喜欢,从小的贵族教育深入骨髓,肚子再怎么饥饿,吃饭的时候也要保持风度,单身的时日再久,娶妻的时候,三个月后才能同房的贵族礼制,庄襄王确确实实遵守了。

庄襄王怎么想的,蒙恬心里不清楚,可他却得到了嬴政成为王太子的消息。这算是好消息呢?还是坏消息呢?蒙恬一直在琢磨。

嬴政雄才伟略,意志坚定,礼贤下士,有他的领导,秦国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实现了中国的真正统一。可纵观中国历史,大分裂之后的大统一,第一个实现统一的王朝,命运都不长久。秦朝仅仅只有十五年,隋朝也只有三十几年而已。或许,只是偶然碰上了少年君主、权臣,或是好大喜功的君主,但遗民数量众多,心心念念不忘恢复故国。真可以说是,英雄拔剑起,天下苍生劫。秦国灭亡六国,六国之间的仇恨顿时消失,秦国却成为了六国豪杰仇视的目标。钱穆曾说,秦国的政治背后,实有一个高远的目标,可陈胜摇旗蛊惑,六国豪杰趁机作乱,普罗大众看不清背后的利害关系,跟着鼓噪,一通乱砍滥杀,秦国统一战争时没有杀的六国王族,几乎全被起义军杀光了。天下苦秦久矣,六国豪杰批判的秦国法律,刘邦全盘沿用了。等华夏人的血流干了,豪杰几乎死光了,人们心里才觉得,宁为太平狗,不为乱世人,还是统一安定的好,比起动乱死亡一千万人,和平时期修个城墙、戍个边,貌似要幸福不少······

“蒙恬,看剑!”蒙恬想着原本历史上的秦末起义,心神不由得有些恍惚,等他反应过来,一柄木剑早已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原来,他跟在传旨的宦官后面,不知不觉的进入了嬴政居住的太子东宫。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蒙恬回过神来,连忙行礼,却发现嬴政的背后,挺立着一位二十岁左右的青年,英气逼人,站得笔直,给蒙恬一股熟悉的感觉。“这人身上弥漫着职业军人的气质,如果我的感觉没错的话,见过血。”

“哈哈,我的蒙将军,像你这样走神,可不行呢!”嬴政挥手赶走宦官,偌大的练武场里,就只剩下了他们三人。蒙恬左右打量,发现这里跟后世电影里的日本道场差不多。日本人学习中国,学到了骨髓里,这句话,说得果然不差。秦国人尚武,贵族家里,几乎都布置有这样的练武道场,蒙恬家里,也有一个,方便天气恶劣的时候,练武找不到场地。

“经过大荔县城的那件事,我觉得,以防万一,武艺可不能落下。”嬴政很聪明,猜到了刺杀事件的蹊跷,很明显不适合传扬出去。“我向父王请求后,父王很高兴,说赢氏子弟,应该自幼尚武,我现在开始学习,已经算是晚了。这段日子,我一直在向李信学剑,可却没有人陪我练习,这不,我就想到你了,你可是我在秦国结识的第一个朋友。”

李信,这就是李信?!蒙恬心里一惊,不由得又瞧了李信几眼,怪不得他刚刚一直在打量我。陇西李家,没有蒙家、王家的赫赫声名,但蒙恬知道,这个家族也是秦国有名的战争家族,长期在陇西与胡人交战,李家的人,个个善骑射,更加上这个家族世代从军,势力并不小。嬴政想要学剑,为了就安排了李信,蒙恬不相信仅仅只是因为李信的剑术,像他们这样的将门子弟,几乎都要经历在太子、秦王身边为郎的岁月,等真正从军的时候,就会跨越从小兵开始升级的阶段,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对秦国的这项制度,蒙恬心里并不反感,他是受益者不提,而是这个年代,知识获取不易,将门承担了培养军官的职责,以秦国人认真务实的性格,向秦军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将才。如果蒙恬学习了武艺兵法,完成了军官素质教育,让他像小兵一样厮杀,一不小心领了便当,不说蒙恬心里不乐意,只怕秦军高层也不会允许军官后备人才跟大字不识的人去争抢人头。

原本的历史上,嬴政力挺李信伐楚,会不会因为有跟李信私交的关系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