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姬溪四阵皆胜,三军当面,刘备无法耍赖,给姬溪送回了蔡邕,胡轸,郝昭,华佗及他们陷落的家人。此时,已是黄昏,姬溪正在兴头上,自然不肯罢休,而刘备已经一连输了四阵,自然要以天色已晚为借口拖到明日再战。姬溪别无他法,只能应允,而后便各自回军。
是日晚间,姬溪大营中气氛热烈,欢呼声经久不绝,整整持续了大半夜,而反观刘备军中,则是全面的低沉,自上而下的低沉。
中军大帐中,刘备阴沉着脸询问着诸葛亮等人的意见,阴沉的道:“姬溪欺我太甚,本王欲起川蜀之军入关,前后夹击姬溪,彻底的消灭姬溪。诸位意下如何?”
刘备的意见,被诸葛亮三人一致反驳。
法正:“不可,川蜀之地乃我方之根基,大军远调,内部空虚,若然出现丁点意外,我军便退无可退,此举太过冒险,主公万万不可鲁莽。”
庞统:“主公得关中,东吴心嫉且妒,早已将目光钉在川蜀,主公若轻举妄动,东吴必引军西进,介时,我等腹背受敌,岂不危也。”
诸葛亮亦曰:“姬溪大势已失,如小疾也,为之大动干戈,殊为不智。先退其兵,待关中清平,与川蜀互通有无,介时,我军随时可以雷霆扫落叶,如此方为上策。”
见三大谋士具皆反对,且理由很是扎实,刘备虽然仍旧恼怒,可还没到失去理智的地步,便认可了三人的反驳,不再提调兵之事。
后,刘备问及明日的阵战应当如何应对。这一问可好,引出了一场天大的分歧。却见诸葛亮挺身而出,朗声道:“为军者,首重士气。如今我军接连四败,士气低沉,若以此种状态迎敌,明日必败。”
刘备大惊失色,忙问曰:“那该如何是好?”
诸葛亮道:“今日关羽阵前冒进,致使满盘皆输,请主公杀之以正军法,亦可以悲怆之气引万千将士同仇敌忾之心,如此,明日必胜。”
此言出,堪称石破天惊。法正和庞统诧然的看向诸葛亮,倒吸口冷气,只因诸葛亮说了他们想说却决然不敢说的话。而再看诸将,则表情完全不同,他们不约而同的怒视诸葛亮,那目光似刀子似的,若然能杀人的话,只怕诸葛亮早已死了千万次了。那些怒视的目光中,也包含着刘备。很显然,诸葛亮在刘备的心目中位置虽重,可显然还不能与关羽比肩。
刘备还未说话,底下诸将已经骂了开来,其中骂的最凶的当然是张飞,甚至已经提起了刀,准备先将诸葛亮砍了。
诸葛亮神色淡然,却目有凄然之色,士不可以不弘毅,诸葛亮认为自己没错,所以他要坚持,且在诸葛亮看来,若刘备一直如此放纵关羽和张飞,则军不成军,日久必败,为长远计,诸葛亮认为自己有责任拨乱反正,若然不能,大业决不能成,既然大业不能成,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所以,面对诸将的择人而噬,咄咄逼人,诸葛亮寸步不让,且挺身上前一步,断然道:“主公若不杀关羽,亮错投庸主也,请主公杀亮。”
好嘛,这是在逼宫啊。见状,群情更是激愤,庞统和法正连连给诸葛亮的打眼色,诸葛却视若罔闻。刘备的脸彻底的阴沉了下来,良久良久,其怅然道:“吾与关羽,义结生死,当年桃花园中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关羽犯了军法,便是我犯了军法,我当与关羽同罪,来人,将我二人缚了,任凭军师发落。”
刘备的话,有很强蛊惑人心的功效,但在明眼人看来,这纯碎是狗屁,是他娘的耍无赖。可惜的是,明眼人并没有几个,所以,当刘备声情并茂的发表言后,诸将的激愤被彻底的调动了起来,要杀诸葛亮者比比皆是。
见状,诸葛亮心底里叹了口气,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了后悔的滋味,后悔自己错投庸主,此生绝不可能成就大业了。然而,他对忠臣不事二主这个事情,又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此时的诸葛,已经心灰意冷,萌生死志。
关键时刻,还是庞统有邪才,其站出来说:“关羽其罪当诛,主公仁义,欲与关羽同罪,臣等只能感念,主公身负社稷重任,焉能轻生,不若削发代首,待功成之日再行论罪。请主公以天下苍生为念。”
削发代首这种话,又是一句纯碎的狗屁话,可这句狗屁话却给了刘备和诸葛亮一个台阶。
这个台阶,必须要诸葛亮先下,诸葛亮非常的不想下,他想死磕到底,关键时刻,法正在其身边低声说了一句:“孔明,欲速而不达啊。”
一句话,点醒了诸葛亮,是啊,欲速而不达,诸葛亮认识到自己确实过于心急,于是乎,他先下了这个台阶,便将刘备的台阶瞬时扩大了无数倍,使得刘备可以从容不迫的从这个台阶上走下来。
刘备采纳了庞统的意见,拔剑削发代首,慷慨的很,诸将目含热泪,看似感动的紧,可在诸葛亮的眼中,刘备此举对于士气的提升并没有甚多的作用。对于明日的阵战,此时的诸葛亮没有多少信心。
再者,诸葛亮很快的便认识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失误。经过要杀关羽这么一闹,诸葛亮愕然发现账内诸将看向自己的目光具皆愤慨,不怀好意者甚多。如此一来,要诸葛亮如何领兵阵战,上令不达,下面诸将貌合神离,此乃必败之兆。
看清了这一点后,诸葛亮的心沉到了谷底,对于明日的阵战彻底的丧失了信心。
所以,当刘备再次问及明日的阵战当如何应对之时,诸葛亮再也不发一语,因为他知道,不论自己说什么都不会有人照做,甚至会有人反向故意跟他作对,若真是那样,万事皆休。所以,诸葛亮明智的选择不参与,将主导权拱手让给了庞统。
庞统知道自己的实力,与军阵之道,他不如诸葛亮,可此时诸葛亮的困境却实实在在的摆在了眼前,庞统知道,只能自己上,是胜是败,便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