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盛唐不遗憾 > 盛唐不遗憾最新目录

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隔壁的吵闹声越来越大,看得出来都是一些性情中人,有不同意见立马就嚷出来了,一点也不藏着掖着,这样的人冲动有余,但不够冷静,可以冲锋陷阵,却不能独当一面。

“张九郎,你吼什么,我知道你家里有三百套房,每个月收租收到手都软了,一旦朝廷让工坊给工匠提供住房,你们家的生意只怕就没这么好了,房租肯定要降。所以,你总是泼冷水,不相信朝廷这一次能稳定房租,哼。”

隔壁的一名年轻人吼着说道。

“王二,你又得意什么,我知道你们家把所有家底都放在工坊了,除了自己住的一套大院子,再也没有多余的房产了,可朝廷的命令一旦下来,你们家的工坊就要加盖房子了,你们家的工坊只怕有五百人丁了吧!知道要盖多少房子不,知道现如今的京城,盖这么多的房子,需要多少钱不,就好像我们家占了你们家便宜似的,到时候还指不定谁倒霉呢?”

张九郎开口反击。

王二不服气的说道:“你眼睛瞎啦!这报纸上写的清清楚楚,是新建的工坊一定要准备八成工匠的住宿房子,没说已经开办的工坊,我们家的工坊都开来三年了,根本不需要额外准备房子,不需要,哼。”

“新工坊要准备房子,老工坊早晚也跑不了,你就等着吧!”

“谁怕谁,那咱们就等着瞧。”

同屋的人有些受不了了,连忙站起来劝解。

“我说二位,你们就别吵了,今晚咱们是来喝酒的,不是来吵架的,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咱们喝酒,喝酒,来来来,都满上。”

“都给我个面子,不许吵了,别吵了。”

一群人劝解一番之后,隔壁的动静小多了,但仍旧时不时的争论一番,看得出来这都是利益在作祟,比如那个家里有三百套房子的年轻人,就非常希望朝廷不要过问京城的房价问题,因为京城的房价越贵,房租越高,他们的家庭就越是能够获得最大的利益,反之,若是京城的房间被控制住了,房租便宜了,那么,他们家的利益就要受到很大的损失了,他自然不愿意失去这些利益,所以,内心非常的痛苦。

而另外一名年轻人就不这么想了,因为他的家里没有多余的房产,房价降了之后,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坏处,甚至还很有可能幸灾乐祸,看着别人失去利益,自然会支持朝廷的决策了。

总之,拥有大量房产的人,都希望房价能够始终坚挺,房租能够一直高下去,而没有房产的人,心里自然是相反的了,他们都希望房价能够降低一些,尤其是急迫需要房子,却没有钱买房子的人,都希望房价能够降低,急迫租房的人,更是希望房租能够大降。

只不过,房子的价格,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不是你希望怎样就怎样的,这里面的水很深,有太多的利益交织在里面,是不容易轻易改变的。

尤其是囤房一族,会想尽一切办法维护自己房子的价值,不会允许自己所拥有的房子降低价格,否则,损失的就是他们的利益了,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而能够对抗囤房一族的力量,也就只能靠朝廷的引导和调控了,依靠普通老百姓是行不通的,因为普通老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合适的办法,一无所有的老百姓,除了每天努力干活之外,又能有什么好的办法去改变京城房价,若是他们万众一心,全部离开京城去外地发展,这样一来,对京城的房价的确可以起到致命一击的效果。

不过,这种事情很难发生,不是说普通老百姓不够团结,实在是因为京城有太多的挣钱机会,有太多值得人留恋的繁华,尽管高房租让很多外来的百姓苦不堪言,但他们仍然被京城的繁华和机会所吸引,从而不愿意离开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若是有人动员京城的老百姓,让老百姓们一同离开,估计,响应的人不会很多,而少量的百姓离开,对京城的人口没啥影响,因为还有更多的百姓会涌入京城。

所以说,能够改变京城住房紧张的措施,就是最简单的一条道路,那就是多盖房子,盖的房子越多,京城的住房紧张就越小,当然,除了大量盖房子之外,还要警惕囤房子的富人,若是大量房子都被囤房的人占有了,盖再多的房子也没啥意义了,尤其是有些喜欢空置的人是最可恶的。

盖房子,既可以是朝廷盖房子租给普通的老百姓,同时,也可以是工坊为工匠提供住房,各种措施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只有通过各种渠道一起努力,才能更快更好的解决京城的房子紧张问题。

窗外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多,熙熙攘攘的非常热闹,这种情形也就比元宵节的时候稍微低一些了。

看着如此繁华的景象,李安的心里是非常舒坦的,因为这里面有自己的功劳在里面,自然舒服了。

街道如此繁华,李安很想下去逛一逛,近距离的体验这条街道的繁华。

“天色不早了,是不是该回去了。”

李安开口说道。

李豫也有意回去,点头道:“是该回去了,过几日,还要劳烦李侍郎帮忙。”

“是朱雀大街地下听到的设计问题吧!我一直记得。”

李安笑着说道。

客气几句,李豫先回去了,而李安还不打算回家,因为街道实在是太热闹了,李安要去街道上游玩一番,近距离的体验这条街的繁华,说不定还能有所收获。

走出灞桥风月酒楼之后,李安仅带领一名护卫在身边伺候着,十步之外跟着四名护卫,所有人都是便装,连李安也不例外。

街道上的行人比较多,所以,走路的时候很容易碰到别人,不过,只要不是碰的很重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不会有人太在意自己被碰一下的,这些都是小事情,习惯了就好了。

大唐的民风本来就比较开化,再加上京城越来越繁华,自然会更加的开化了,大街上不但有男子,女子也很多,而且,打扮的非常俊俏,一点也没有收敛的意思,倒是颇有后世小女子的霸气和自信。

当然,在平康坊街道上闲逛的俊俏女子,有一多半都是青楼里的风尘女子,一般从打扮上就能看得出来,青楼里的女子比普通的良家女子更妩媚,穿衣服也更加的大胆,坦露的地方比较多,就算是天气很冷的情况下,也会将自己的部分白肉露在外面,这样会显得更加的妩媚。

另外,风尘女子身上涂抹的胭脂也会更多一些,总之,基本上一眼就能认出大街上的女子是普通的良家女子,还是青楼里的风尘女子,太好辨认了。

这些风尘女子在大街上闲逛,主要就是要买一些自己需要的胭脂水粉和灵巧首饰,在这条街道上,有三分之一都是卖这些东西的,为的就是迎合青楼女子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街道的繁荣。

几名年轻漂亮的青楼女子从李安的身旁走过,一阵香风便扑面而来,非常的醉人,而更加醉人的是她们不经意间投过来的媚眼,这些小女子也许是职业病的缘故,总是喜欢不经意的抛媚眼,哪怕是在大街上,只要是看到了让自己喜欢的郎君,便会淘气的抛个媚眼,然后嬉笑着离开,若是能赚得郎君回头,她们便会非常的开心,觉得自己很有魅力。

李安自然不会回头去看了,要不然会显得自己没有定力的,果然,因为李安没有回头看,身后便传来了哼的一声,显然是两名风尘女子不太满意,没能让李安回头一看。

街道一旁的小吃有很多种,基本上都是很简单的小吃,并没有太复杂的,比如生煎,混沌,烤肉串,酥糖,糕点,糖葫芦之类的。

在这其中,生煎和烤肉串的味道是最香的,在销量方面,自然也是最高的,尤其是生煎,销量排在第一位,其实,烤肉串的味道更好一些,不过,烤肉的价格比较高,一般的穷人,都不怎么舍得吃,而生煎的价格要便宜一半还多,毕竟,生煎里面只有很少的肉,大部分都是面粉,价格自然要低一些了,非常也非常不错,还不容易塞牙,而烤肉吃的时候,对于牙齿不好的人来说,是会塞牙的。

混沌吃起来太麻烦,除非闲着没事才能坐下来慢慢吃,若是时间比较紧的话,一般都是买点生煎带走,而不会选择买混沌,因为混沌不好携带,还要自备盆碗,非常的麻烦,这也是造成生煎销量最高的原因。

“生煎多少文一个?”

一个汉子被肉香味吸引过来,开口问道。

“五文钱一个,买五送一。”

卖生煎的开口说道。

“五文钱,怎么这么贵,别人家都只有三文钱一个。”

汉子皱眉道。

“三文钱与五文钱能一样么,别人卖的都是猪肉生煎,我们家的是牛肉生煎,分量也更加的充足,价格当然要贵一点了。”

卖生煎的汉子开口说道。

“来一个。”

“也给我来一个。”

“我要这一个。”

“都是一样大小的,都一样。”

众人起嘴八舌的说道。

说实话,这些生煎的个头确实比较大,要不然也不会卖五文钱一个,因为普通的肉包子普遍都只有两文一个,若不是个头大,馅料实在也不会卖这么贵。

而因为价格相对比较高,所以,很多路过的行人,都是买一个尝尝味,买两个的都很少,三个以上基本上见不到。

当然,这都是普通的行人,若是酒店内吃饭的贵族,看到了窗外的生煎,让下人过去买,基本上都是五个十个的买,对于卖生煎的小贩来说,那就是大生意了。

为了能多卖一些生煎,小贩也打出了促销,买五赠一,这便是小贩的促销手段,只不过,能够买五个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很少有人能够享受到这个促销。

其实,只要五个人一起买,就可以得到六个生煎包,但买过之后该如何分配,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多赠送的一个生煎包要五个人分,这实在是不好分,因为生煎内部是有馅料和汤汁的,分成两半都很困难,何况要分成五份,这根本就没法分,所以,也就没有人肯合作一起买,毕竟,大家都是互不相识的路人,谁也不想让别人占便宜,也觉得别人不会让自己占便宜,所以,就各买各的了。

古时候的孟子就说过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五个人分一个生煎包,是根本没法分的,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矛盾,倒不如不要这个生煎包。

李安其实已经吃饱了,不过,闻着味道挺不错的,况且,身边的护卫都还没有吃过饭,跟着自己是真的受苦了,所以,也要买一些给他们品尝一番的。

“来十个生煎。”

李安拿出五十文钱,买了十个生煎包,再加上赠送的两个,一共是十二个生煎包,转手就交给了身后的护卫,让护卫分给其余的四个人,让几个人一起吃,至于五个人怎么分十二个生煎包,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李安不会帮他们分的。

“老人家在这条街道上卖生煎有多久了,生意如何?”

李安开口问道。

卖生煎的是六个人,老头老太太和四个年轻人应该是一对老夫妻与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儿媳,其中,老太太和两个儿媳负责准备馅料和包生煎,两个儿子负责制作生煎和烧火,而老汉则负责收钱,一家人分工非常明确,干活的效率自然也不低。

“回贵人,卖了有一年多了,生意还算不错,勉强能够度日罢了。”

老头子开口说道。

旁边的路人听了,插嘴道:“生意这么好,还勉强度日,骗谁呢?早就发财了吧!”

老头子连忙笑着摇头,开口说道:“发什么财啊!没饿死就不错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