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丰碑 > 丰碑最新目录

第十九章 淮海大战——匪谍!又见匪谍!!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1948年11月27日晨6时,廖带领第110师的2个团5500多人,义无反顾的走在突围部队的最前面,然后起义了。

起义之后还不忘给黄维发电,说突围顺利,你们赶紧跟进。黄维就这样被部下反水之后还蒙在鼓里,一直奇怪110师怎么突围的这么顺利。由于邓小平下令廖运周起义一事严格保密3天,所以黄维就一直蒙在鼓里纳闷。当12兵团得知110师起义的消息后,那个受打击严重啊,简直等于兜头一盆凉水,黄维的心情就不知道了。一时间军心动荡,上下互相猜疑,士气大挫。

这事是怎么回事呢?听我慢慢道来。廖运周,说起来也是老资格中共党员,他1927年就参加了共党,后来因为国共之间那点事,很相似的原因就跟着国民党干了,一路干下去事业不错,混到现在这个位置。1946年又跟共党取得联系,于是就为这次起义埋下了根源。

这里我插播一点历史背景。国共历史上有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其实有很多人加入了共党,但后来蒋介石上台后反共,铁杆共党都跑了或被杀了,很大一部分其实就跟了国民党,因为国民党势力强大,而当时共党看起来没什么前途。这种投机心理人之常情,大都数人活在世上是为了养家活口,升官发财,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为主义奋斗终身的,如果主义让自己钻山沟进密林,朝不保夕,脑袋随时搬家,那很多人是不肯为坚持这个主义而冒险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人是完完全全忠于自己的信仰,宁肯牺牲也不会动摇。他们自然值得我们这些软弱的人尊敬。再往早一点说,国共其实分的不是那么很清楚,连毛主席当初都在国民党内任过重要职务呢,周恩来更是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所以国共之间要不是蒋介石掌权后极端反共,不会变成后来那样不共戴天。在这个背景下,国民党内出现那么多高级“共谍”就容易理解了。国民党即将垮台共党即将上台时,出现那么多起义,投诚也就好理解了。

回到老共党员廖运周光荣起义这件事上来。当老周听说黄维要突围的计划时,就决定要反水了,他偷偷派人告诉了对面,可这个要求让对面6纵司令王近山感觉为难了。这个人说自己是共党,没人知道啊。万一有诈,我们放开包围圈让这么多人进来,突然打起来那可了不得要坏大事。所以王近山就向邓小平汇报了,邓小平是知道这人底细的,但也不敢大意,老廖这么多年连党费都没交过,谁知道可靠不?但机会难得也不能拒绝,于是就安排了一番,同意了老廖的起义要求。共军这边给老廖部队规定好行走路线,两边都插好高粱秆子,规定只能在高粱秆子里面走,要是走出来,不好意思,开火没商量。

那边老廖也积极准备了,于是就有大义凛然要求为12兵团打前阵那虚伪的一幕。可是四个师一起突围,老廖的部队夹在中间要反水不好办啊,于是又建议黄维让自己走在最前面,谁知黄维顺利答应了。

一切都搞定,老廖就在11月27日早晨领着110师2个团(第329、第330团。另一团第328团团长是军长吴绍周的亲戚姜继鑫,反共顽固)沿着解放军摆好了高梁杆的路线顺利通过了中野的防线,投入到组织的怀抱。顺便还最后骗了黄维一次。更绝的是,当天下午110师炮兵营就参加了阻击黄维兵团突围的战斗。上午还是战友,下午打起了“战友”,汗个。

110师刚走出包围圈,共军就把放开的口子堵上了,奉命跟进的其他三个师就倒霉了,毫无防备之下被共军猛烈攻击,死伤无数。突围受挫,只好退回去,共军各纵队向包围圈中的对手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双堆集又淹没在枪炮声中了。

初战胜利,让中野上下士气大振,刘陈邓也是信心倍增,他们在给毛ZD的电报中说:战斗迟至明日可以解决。

中野高兴地太早了,第12兵团并非浪得虚名。

第12兵团被廖运周这个叛徒搞得心情那是相当沮丧,各部对廖部所属第85军的怨愤、猜疑日趋明显。但来不及咒骂几句,就不得不操起枪炮迎战,因为共军一波一波的攻过来了。

中原野战军在大别山打惯了游击,擅长运动战,对这种平原攻击显然没有经验,几轮猛打猛冲之后,收效甚微,加上没有重武器做火力压制,几轮攻击下来,部队伤亡很大。前一个电报发出的第二天,刘陈邓又一个电报上去了:结束战斗需要10天。这个估计后来证明也太乐观。

黄维兵团被围后,立刻着手修筑工事,这是12兵团的看家本领。短短几天就构筑起环形工事,以坦克、机枪和火焰喷射器组成层层火网,使共军无法分割歼灭。与碾庄开始几天的战斗一样,中野的攻击除了加大伤亡之外,收效甚微。12兵团精良的武器装备这时候开始发挥作用,凶猛的火力压的攻击部队根本抬不起头,大多数战士还没有冲到国军阵地就被射杀,炮弹一轮轮铺下来,成片杀伤着攻击的一方。进攻受挫。

黄维也在寻找突围机会,他指挥部队分别向各个方向攻击突围,但均遭到顽强阻击,未能成功。白天黄维兵团组织战车配合部队逐村进攻,到了夜间就成了共军的天下。善于夜战的共军一次次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夺回来。双方就这样翻来覆去的绞杀,一天一夜,几天几夜,战场上尸山血海,如同修罗地狱。

双方血战5天后,黄维兵团被迫与12月1日转入固守。

陈毅打电话问粟裕华野是如何打黄百韬的,粟裕就把战术详细的向陈毅汇报一番。此后,中野上下开始大挖交通壕,双堆集的战斗进入了痛苦而漫长的相持阶段。

黄维为了固守,在阵地的设置上由1个大型的母堡和5个小型的子堡组成的梅花形,或是由1个大型的母堡和3个小型的子堡组成的三角形,再由几个梅花形堡群和三角形堡群相间组成大的梅花形地堡群,互相之间用战壕和地沟沟通联系,配属了密集的火力,形成了极尽严密的火力网。

共军这边在12兵团周围挖了无数战壕。大量战壕挖到了距敌阵只有50米的地方,大大缩短了冲锋的距离,有效削弱了黄维兵团强大的火力。最长的战壕长达20公里。战壕每50米一折,筑成墙垛口式样,减小了敌人的炮火杀伤。由于中野的重武器在挺进大别山时基本丢弃,所以中野想了个土办法,制造了一种令国军唾骂不已的“大杀器”。他们找来汽油桶,加箍之后,装入炸药包引燃,就可当做土炮一样抛射出去,一次可抛射炸药数十公斤,射程数十米,大大增强了己方的火力。这种土制炮弹威力惊人,给黄维兵团造成巨大杀伤。

可是,无论如何中野独力是无法啃下黄维兵团。中央下令华野派部队增援中野。粟裕先后派了5个纵队加入了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

一方拼命固守,火力强大,另一方不断增兵,全力攻击。接下来的恶战血战在所难免。而这时候在徐州的杜聿明集团在干什么呢?

黄百韬兵团被歼,黄维兵团被围之后,宿县又不能打通,徐州彻底成为一座孤城。1948年11月28日,蒋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徐州。蒋介石派刘峙到蚌埠督令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增援黄维。命令杜聿明率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孙元良兵团三个兵团共30万人马放弃徐州西线撤退,朝永城方向进发。

这里还有个典故,很有意思。说是开会时,蒋让大家谈谈对徐州撤退的看法。国防部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又是老郭)提出自己的东线撤退计划,可按这个计划部队要经过很多河流湖泊,大兵团行进移动很困难,众将领纷纷提出质疑。杜聿明只是微笑不语。这时候蒋介石就问杜聿明:光亭你的意见呢?杜聿明说:我的意见不能在这里说。杜聿明早就怀疑郭小鬼(因郭汝瑰身材矮小,故杜聿明称他为小鬼)是共党,所以什么事都不当着郭汝瑰说。于是蒋介石就把杜聿明单独叫到密室,杜聿明这才和盘托出自己的意见。

杜聿明提出的是完全相反的西撤计划。他建议带部队向永城方向走,到了淮河之后北上,然后侧击中野的背面,从外边把中原野战军给包围起来,和里面的黄维里应外合,歼灭中野。蒋介石听后,立刻同意了这个方案。在杜聿明的建议下并没有在会议上宣布。

蒋虽同意的杜的方案,可两人的意图是不一样的。蒋是为了救黄维,这个方向是最近的。杜是为了首先保存这三个兵团,至于救不救得了黄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11月30日早晨,国民党部队开始从徐州撤退。

对于国民党从徐州撤退,共军方面早有预见。华野几个主力纵队日夜监视着敌人的动向。可杜聿明的撤退路线,却让华野代司令粟裕着实紧张了一番。中央军委发来通告说敌人将从东线撤退(老郭送情报还是蛮利索,不过人家这回留了一手)。这可让粟裕犯难了,按照他的估计,杜聿明最可能走的路线是西线。他分析走海路他们一时无法解决船只码头,走陆路一条是东线,可是途中湖泊河流纵横,大兵团行走困难。一条是西线,道路宽广,距离黄维兵团又近,所以最可能走这条线。可是情报说敌人会走东线,这可难办了。万一情报准确,敌人真的从东线撤,那部署出现失误就会影响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而部署在东线,敌人向西撤最后和黄维靠拢,那后果更严重。粟裕那几天心情是相当纠结。

粟裕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了,国民党果然从西线撤退。而确定这个消息时,杜聿明已经走了一天了,对于机械化兵团如果跑了一天,那解放军脚程再快也追不上了。人岂能跑得过汽车?粟裕赶紧下令部队立即追击,并紧张思考着对策。

这边共党紧张万分,那边国民党也不消停。他们虽是有计划的撤退,可是混乱程度就跟溃败差不了多少。撤退前徐州城里人心惶惶,在国民党的宣传下,民众普遍对共党解放军深深惧怕。听到国军要撤,不明真相的普通民众也跟在部队后面逃亡,人数愈10万之众。撤退那天,徐州城内城外人满为患,车子挤做一堆,根本无法前进。前进指挥部电话线被切断,杜聿明无法与部队取得联系,结果执行掩护撤退命令的部队为了逃出生天,纷纷扔下命令不管,只顾往前跑,部队乱作一团,不可收拾。杜聿明的车子在城里走不出来,只好绕到徐州以南凤凰山,从凤凰山以南一条小路到了萧县。国民党人心思变,已经从意志上认为自己败了。

尽管从徐州撤退时秩序混乱,但是12月2日下午,杜聿明还是带领部队到达了孟集附近,第二兵团司令邱清泉在突破了位于萧县的瓦子口之后,兴奋地认为兵团已经脱离险境了。

真的吗?

12月2日,徐州解放了。不是打下来的,程志远发现杜聿明西撤后,急行军进驻徐州,这里几乎已经是座空城。国民党驻军跑的一个不剩,大批的老百姓也跟着部队跑了,剩下的徐州市民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程志远急匆匆的在徐州空荡荡的街道上穿过,来不及停留,就向西追去。

永城距离徐州也就90公里,机械化兵团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可这时候杜聿明的30万大军已经走了一天了。粟裕急红了眼,他把所有能派的兵力全派出去,急行军追赶西撤之敌。要是不能在半路拦截住他们,一旦让他们和黄维兵团合拢,后果很严重。粟裕命令一个纵队尾随追击,三个纵队侧面追击,四个纵队迎头截击,另外三个纵队分层次迂回包抄,华野官兵把能扔掉的全部扔掉,大军一路狂奔而去。程志远星夜兼程追击。

12月2日晚,已经到达孟集附近的杜聿明三个兵团决定就地整顿一下。由于撤退时的混乱,部队建制已乱,人车马互相拥挤,道路堵塞,使得前进速度很缓慢。杜聿明不知道,他这一停正好给后面狂追的华野部队争取了时间。第二天正当他准备向永城快速推进时,他接到蒋介石的空投的亲笔信:弟部仍向永城前进,坐视黄兵团消灭,将会使我们亡国亡种,望弟转向南攻击前进。

杜聿明脑子一阵眩晕,他知道,老头子已经改了主意。蒋在这个时候要他往南打去救黄维,他在心里觉得这无疑是把手下这三个兵团往共军嘴里塞。在东北战场上,他亲眼目睹了60万国军精锐被林biao半年内风卷残云吃的干干净净,整建制的部队只有刘玉章的52军从营口逃脱,他隐隐已经觉得党国危矣。如果东北林biao的东野百万大军入关,无论投放在那个战场,国军都吃不消。从东北到徐州,他是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情来的。可如今,中原战场也败象已露,老头子还这么一意孤行。哎,局势怎么会变成这样,这才几年?

杜聿明召开军事会议,和各兵团司令商讨到底怎么办。他知道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这一步走不好,路就走到头了。他有自己的主意,但是他不敢也不能独当一面,虽然他是个剿总副司令,可实际上他手里根本就没有兵权,一切决策都要看三个兵团司令的意见才行,更重要的是要看老头子的意见。李延年孙元良兵团都是小兵团,还好办,实力最雄厚的是邱清泉兵团,所以邱的意见至关重要。会上,杜聿明把蒋介石的命令给大家说了,孙李都知道事关重大,所以只是表态完全听上峰命令。做下级也有做下级的好处,不愿意时可以消极抵制甚至顶着干,到了要担责任的时候,完全可以用服从命令的借口逃避。杜聿明早就知道是这样,他把目光投向了邱清泉,这个人的意见当下最重要。

邱清泉是他的老部下了,抗战时当他在第五军任军长时,邱任22师师长,他们一起在昆仑关,与号称“钢军”的日军第五师团第十二旅团浴血奋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昆仑关大捷。如今,邱已是第五军扩编后的第二兵团司令。离开第五军多年,此时在部队中说话的分量已经明显不如这个老部下了。杜聿明很希望邱清泉能说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然后两人齐心把这支部队带出去。

杜聿明看着邱清泉,邱郑重而坚决的说道:总座可以照命令打。邱是狂热的校长追随者,这样的态度非常合理。只是杜心头的阴霾越来越重。

12月4日,杜聿明30万人马掉头向南攻击前进,意图解救黄维兵团,结果被华野追上并团团包围在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一带。

此刻,淮海战场上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包围圈,彼此相距只有60公里,可是,却永远不能合拢在一起。

1948年12月4日,杜聿明所部30万人马在从徐州撤退途中,被华野团团包围在陈官庄,此时,淮海战场上形成了两个大的包围圈,圈里是国军,圈外是共军。关于这个态势,刘伯承刘帅曾有个有趣的说法,说咱们现在是“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吃的自然是黄维兵团,夹的是杜聿明集团,看的是李延年兵团(刘汝明消极避战,不肯北上)。要保证夹的掉不了,看的跑不了,就要尽快吃掉黄维兵团。

可黄维兵团,并不那么好吃。单凭中野自己的牙口儿连咬都咬不动,所以中央军委命令华野派部队支援中野。粟裕立刻调兵遣将,派出7纵,13纵以及拥有炮兵的特种兵纵队,由参谋长陈士榘带领星夜驰援双堆集。围攻黄维兵团已经形成了东西南三个集团。东集团是陈赓,西集团是陈锡联,南集团是王近山,个个都是悍将。把黄维兵团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候一个人坐不住了,那就是国民党18军老军长胡琏。他不忍看到自己一手带起来的18军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胡琏,陕西华县人,黄埔四期毕业。指挥作战极富谋略,战术灵活,在解放战争中屡屡重创共军部队,被毛ZD称为“狡如狐,猛如虎”。其麾下18军战功赫赫,在围剿大别山的里次战斗中,打的中野部队一度不愿与之交手。特别是118师的“老虎团”33团,全由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作战凶狠顽强,罕遇对手,堪称精锐之中的精锐。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胡琏驻守金门,又曾给解放军一次重创,导致攻台计划暂时搁置。

这个人,是国民党中不多的有真本事的战将。蒋介石没用他统领第12兵团,是共军之福。12月1日,胡琏在南京会晤了蒋之后,就乘飞机空降到枪林弹雨的双堆集。18军师团长听说老军长来了,无不冒着危险去机场迎接,部队上下士气一振。在这种危局之下,他的到来能否挽狂澜与即倒呢?实际上,胡琏是抱着保存部队的想法去的,至于战事他已是不抱希望。“地有所不守,惟军是保”,这是他当时真实心情的写照。局面危难,他仍能不避危险,一力担当,这份忠心令蒋介石感动。

胡琏的到来虽然让困守的12兵团精神一振,可是,局面却没有好转。12月3日中野第9纵队全歼了小张庄困守的第10军第114师第341团。由于伤亡过大,华野7纵参战,共军优势进一步扩大。4日杜聿明被围,5日解放军发动总攻,阵地渐渐在缩小。7日胡琏飞往南京请求救兵,黄维等为保存国军将领和给第12兵团善后考虑,都希望胡琏留在南京。9日胡琏飞返双堆集,只带回一些慰问军师长的烟酒果品。战斗越来越激烈,双方都开始打红了眼。国民党这边不断向蒋介石催派救兵,可蒋介石已经无兵可派了。严令刘汝明兵团北上,可刘汝明这个老兵油子磨磨蹭蹭就是不肯来,电话打给西北的胡宗南,胡宗南也不肯来,打给白崇禧,白崇禧非但不派救兵,而且在电话里数落了蒋介石一顿,说你原来就部署错了,导致大军被围,现在又把兵力一点一点往里填,那就是送死。蒋大怒,明白这是桂系坐山观虎斗,想保存实力乘机坐大,但此时也无可奈何。于是蒋绕过白直接给他的学生宋希濂打电话希望派兵。宋倒是听校长的话,可部队一上船,白崇禧就给拦下来了。蒋心中深恨之。只好不断勉励黄维坚守,空投了不少嘉奖令和慰问信。共党这边不断增兵,华野围住杜聿明之后,与中野齐心协力围攻黄维,先后派了5个纵队支援双堆集。一时之间,几十万人马交锋绞杀在一起,淮海战役进入白热化。

话说华野参谋长陈士榘带着三个纵队星夜驰援中野,到了之后要求中野让出个指挥位置来,好动手干活儿。可人家中野都安排好了,东西南三个集团人都定好了,你这时候要指挥位置,人家谁让啊。邓小平就说没位置了,要不您屈就一下?

陈士榘火了,老子辛辛苦苦跑来帮你们打仗,连个指挥位置都不让。不让算了,老子带部队打阻击去,说罢带着部队就走。中野领导一时愕然。

陈士榘可是个暴脾气,其祖父就是清军行伍,血管里就流着职业军人的血。他说走就走,这可把中野领导雷的够呛。赶紧打电话给华野粟裕,粟裕一听哭笑不得赶紧发电给老陈,说你不能走,你可代表的是华野,你一走咱不就等于违反中央支援中野的命令了嘛,好说歹说,加上中野追的人也来了,总算把老陈给劝回去了。中野领导一看来的这尊神脾气可不小,不妨迁就他一下,看看他打仗怎么样。于是几个领导一碰头,就决定让南集团王近山让出指挥位置来,不仅给他南集团指挥权,还让南集团负责主攻。这下又把老陈的热情给点燃了。

老陈脾气暴,打仗也猛。12月6日总攻开始后,负责主攻的南集团一路猛攻,奋勇拼杀了4天,把南侧的守军挤压到距双堆集核心不足一里的大王庄。在这里,国共双方之间展开了一场惨烈的血战。因为驻守在这里的正是18军118师的“老虎团”33团。

12月9日,华野7纵59团首先攻到了大王庄,简单准备之后部队扑了上去,很快,他们遭到暴烈的回击,老虎团猛烈的炮火和娴熟的战斗技巧让攻击部队伤亡惨重,共军被迫退出了阵地。共军也不是吃素的,恶仗打的多了,紧接着第二波攻击汹涌袭来,33团依仗坚固的碉堡工事死守,加上炮兵火力覆盖,共军被压在阵地上抬不起头,攻击又一次受挫。一方拼命攻击,一方死守不退,双方绞杀在一起,战况空前激烈。由于伤亡过大,7纵提出请兄弟部队中野6纵派兵支援,这已是没办法了。两个野战军相互之间本来就有一个竞争心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向对方提出援助请求。中野此时的兵力也用到了极限,于是6纵司令王近山把作为预备队的46团推了上去,这也是一支精锐部队。新一轮的冲锋又开始了,46团沿着完好的交通壕一跃而起发动攻击,此时老虎团也是伤亡巨大,防线被撕开了,共军攻进大王庄。双方展开拉锯战,肉搏战,村庄几易其手。老虎团的强悍名不虚传,一次次的把失去的阵地夺了回来。共军决定调整战术,正面进攻吸引33团火力,另以一路迂回冲击,一天恶战之后,村庄三分之二落入共军手中。老虎团依然死守不退,战斗人员打光了,就把汽车兵、勤务兵、伙夫、马夫都推上了阵地,经过33个小时的恶战,老虎团最后一波攻击被粉碎,大王庄失守。团长孙竹筠逃回双堆集,被胡琏枪决。大王庄的失守使兵团核心地区尖毂堆受到威胁,胡琏命118师拼死夺回大王庄,恶战一天,仍归失败。

抗战时的曾立下大功的老虎团就这样覆灭了,他们拼尽最后一丝力量,没有人怀疑他们的战斗力,可是这样的结局我却感到心情复杂。同样英雄的部队,都是中国人,却要这样生死厮杀,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而三年内战之中,那些在抗日战场上曾立下辉煌战功的国民党部队,都这样覆灭于同宗同祖的自己人手里,虽然有一万个原因可以解释这个历史必然,可是,我仍然感到一种莫大的悲哀和遗憾。

12月10日,负责驻守小王庄的第85军第23师师长黄子华目睹了大王庄一昼夜激战后,率部投诚。此时的第12兵团已经危在旦夕,只剩下残部6万余人困守双堆集。

而相距不远的另一个包围圈中的杜聿明,情况会不会好一点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