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最后一个女军阀 > 最后一个女军阀最新目录

第392章 故园难归风云变(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周祥羽先生的引荐下,长欢见到了地下党的一号人物,杨隐之先生。

从前,长欢曾听斯年讲起过地下党数次以多胜少的反围剿经历,早就对杨隐之这位军事奇才好奇不已。这次见面,长欢十分想知道,他是如何带领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的农民军队多次战胜数倍于自身的执政党围剿部队的,且能带领地下党在逆境中不断壮大,如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会面的地点就在杨隐之所住的窑洞之中。长欢发现,这里朴素得和普通陕北农民所住的地方并无二致,如果不了解情况,根本不会想到竟是一位赫赫有名领导人的住所。

他们到的时候,杨隐之先生正在窑洞前的一块小菜地里给辣椒施肥,挽着裤脚,手拿破瓢,动作之娴熟和一个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不同。然而,长欢还是一眼就看出他气度不凡,眉宇间隐隐撒发着一种指点江山的睿智之气。

周祥羽很随意地唤了一声:“隐之,看看谁来了。”能感觉到,他们之间就像老朋友,并没有上下级那种客套感和疏离感。

杨隐之抬起头,看到长欢的时候略微有些吃惊,但很快笑着直起身了,把手里的破瓢放下,擎着双手对长欢说:“这就是钱少帅的夫人啊?真是年轻!不好意思,我的手太脏了,请先进来坐,我去洗洗手就来。”

亲切而自然,毫无官架子。这是长欢对杨隐之先生的第一印象。

周祥羽闻言,将长欢让进了院子,跟着杨隐之往窑洞里走。

路过小菜园的时候,长欢好奇地多看了一眼,发现杨先生刚才居然是在用粪肥浇地,那味道可想而知。但是,看他方才的样子,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了。

她忽然有些明白了,这样一位能放下身段和普通人民打成一片的领导人,怎能不受到拥戴?这或许正是夏怀甫他们那些高高在上的执政党人所不具备的素质。

进入窑洞,亦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陈设,一张木板床、一张办公桌、一把旧椅子、一个普通的洗脸盆,墙上挖了许多方洞,里边放了许多书籍,权当书架使用。

长欢的眼眶忽然有些湿润,相较这个可以说是十分简陋的窑洞,夏怀甫的随便一间办公室都好过于此,更别说他斥巨资为薛倩绫打造的那座徐山别墅了。同样是叱咤风云的两党领导人,原来生活的环境竟会有这等天壤之别,令人不得不唏嘘!

杨隐之在脸盆里洗了手,这才走到长欢面前,郑重地伸出手来,说道:“钱夫人,幸会!我代表地下党、代表四万万身处水深火热的中华同胞,为钱少帅和杨将军不顾个人安危荣辱所做出的大义之举,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激!更要感谢夫人对革命的支持,我听晚绫先生说,您在背后做了不少工作。”

长欢同他握了手,客气道:“杨先生过誉,我们之所为其实和你们地下党是一样的,惟愿解救黎民于水火,不叫贼寇肆无忌惮侵我河山、辱我国民。既是同为理想,便不存在受您感谢之说。”

杨隐之略带担忧地说:“说实话,之前我同祥羽的意见有过分歧。我主张‘反夏’,而他主张‘迫夏’,最后他得到党内大多数人的认可,我的意见便只能保留了。但是,我最是了解夏怀甫这个人,我们也算是老对手、老熟人了。少帅这次狠狠得罪了他,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我认为,他提出让两位将军送他回南京就是个圈套。少帅为人磊落,看不透他的诡计委实令人感到惋惜。”

这话说得长欢心里很郁塞,其实她又何尝愿意斯年跟夏怀甫回到南京?可是斯年,明知此行凶多吉少,还是毅然决然地去了……

杨隐之见长欢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感同身受,叹了口气,说道:“钱夫人,你可知道,其实我本不姓杨,亦不叫隐之,只因痛失爱妻,才取了这个化名。我的妻子姓杨,就是死在了夏怀甫的手里。古语有云‘罪不及父母,祸不及妻儿’,然而,当年为了逼我现身,他还是残忍地杀害了阿杨……”

说到这里,杨隐之眼望着远方,陷入了一种无可言说的悲哀之中。

周祥羽见气氛凝重,赶紧说:“隐之,钱夫人有孕在身,你不要说这些事情令人情绪低落。钱少帅何等身份,背后有整个东北军和华北军几个师的力量,夏怀甫不敢随便动他。再说,全国上下,包括国际上,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夏怀甫也不会这般出尔反尔,否则信义何在?”

杨隐之这才收回思绪,勉强笑了笑,岔开话题道:“我听说钱夫人巾帼不让须眉,在东北时也曾抗击过日寇,还组建过一支叫寞愁军的队伍,是真的吗?”

长欢亦定了定心神,谦虚地说道:“我不过是因为得到故人嘱托,才不得不扛起大旗。其实,身边若没有容俊喆、关恩铎和大川子这三位得力干将,我一个弱女子,又怎能肩负此等大任?只可惜,我最近得到消息,关恩铎将军在华北阵亡,如今这三位已逝其二,寞愁军土崩瓦解,再也不复当年盛景。”

杨隐之点了点头,也十分惋惜地说道:“是啊,我也听说了。我和这位关将军虽素未谋面,却十分敬佩他忍辱负重、甘心蛰伏的精神,可惜有生之年不能一见了!不过,夫人的侄子容俊喆,我倒是经常见他,的确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听说都是夫人教的?”

长欢摆了摆手,说道:“哪里哪里!我还不及他年纪大,只不过从小一起学习,互相指点而已。再说,他文武双全,我哪里及得上?对了,我时常听斯年谈起杨先生的军事谋略,着实叹为观止,却不知先生师从何处?”

杨隐之摇头大笑,说道:“鄙人不像祥羽,是黄埔军校这样的名校出身,一切全凭自学。若非要说老师,那便是书籍罢!”

说着,他指了指满墙密密麻麻的书,从中取出一本,递给了长欢。

长欢接过来一看,是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