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今日本王就和各位谈谈这为师之道!”
马玉接着侃侃而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这些人深怕漏了一个字,连呼吸都变得十分轻声缓慢,无一不高竖起耳朵!直到马玉说完这最后一个字,整个大殿内所有人内心才活跃起来。
“好一个,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久闻太子殿下的文采,乃七言诗开拓者,其才在曹氏父子三人之下!以为不过一群阿谀奉承之徒的吹嘘,今日之见,名不虚传!”
“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殿下之才,堪比贾谊!”
“……”
无数的士子内心汹涌澎湃,佩服不已。
马玉要的当然就是这效果,对于这些人才,如陆氏兄弟、刘琨、郭璞等人,这第一面就要卖弄高深,让他们钦佩自己才识,只有这样,这些孤傲之人才能最大地为自己所用。
这个时期,毕竟是骈文为主导,骈文起源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古代骈文发展的黄金时期。
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首遭一挫;韩、柳去世之后,影响又起,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此中好手,三人皆排行第十六,故世称“三十六体”。入宋之后,在欧阳修等人率领之下,古文运动掀起第二轮高潮,散文大家迭出,而骈文自此渐衰。
当前大晋文坛,就是这种现象,为了押韵而押韵,辞藻华丽,文章华美,但却失去了文章最基本的立意!
这和当今浮夸奢靡的生活作风,非常相似!因此马玉觉得非常有必要,要改变这种辞藻华丽,纯粹了为了浮夸,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文风现象!
作为当今太子,一言一行都会对这个国家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他从自己开始,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示范效应,来复古古文,丢弃这种华而不实的文风!
马玉于是又化身文抄公,反正这篇韩愈的《师说》,上学时候是背的滚瓜烂熟,现在虽然是还给了老师了,但是七七八八还是能说上几句,特别是几句经典更是熟记于心,有了这框架以后,然后又根据自己理解,添砖加瓦,这一篇文章就出来了,虽然比不上原着,但是如此经典地名篇提前到了几百年前,自然是石破天惊的存在!
《师说》这是韩愈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弛暗,朝政腐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马玉此时借用这篇文章,自然也是其意!
作为自己国子监讲学的第一课,当然就是要给这些师生们打气!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希望各位国子学的祭酒、博士就是各位的伯乐,本王也愿意做各位的伯乐!”
关于《师说》的开场白后,马玉又开始了介绍国子学、太学的改革示的详细内容,描绘美好蓝图!以马玉超出他们接近2000年的思想,自然是将这些师生,忽悠的一愣一愣的!以现代人的知识储备,即使是一个高中生穿越过去,都能将这些一个个大才子惊叹的大呼小叫,何况马玉以前本身就是中学教师出身。
这些师生虽然是已经知道了太子对国子学、太学的改革,而此刻由太子亲自又传播出来,自然又是一番味道。
以后教学方向,虽以儒学为主,但绝不局限于某一家之学文!
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太子的设想是诸子百家,包括农、工、医、甚至是商,都将会有专业学堂!”
下方人群,无论是师生,还是大臣随从又是一番轰动!
若将来真的是如此这般,朝廷既然敢如此办学,启用诸子百家的人才,他们自然就没了后顾之忧,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只怕能成为这一学科的佼佼者,自然就会得到朝廷的重用!
这个时候中原大地还未被儒家思想完全洗脑,特别是程朱理学,接受新事物还算是比较快!
只是以前没人这么想过,更没人这么做过!
此刻马玉提起,自然是议论纷纷,拍案惊奇!
其实真实历史上,国子监教育虽然以儒学为主,但是也有算术、书法、律令、礼仪、习射、音乐等专业,其后逐渐废除,到了清代国子监的教学内容就变成了纯粹的科举考试训练,主要学习《四书》、《五经》、《性理大全》、《资治通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十三经和二十一史,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考试工厂!马玉当然不希望,将来的国子学、太学也变成了这样的考试工厂!没有了开拓创新的研究,这样的教育机构就没有了多少意义!
短短的一个时辰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许多人甚至没有感到时间的流失,直到有司的催促后,这才注意到殿下的讲学已经结束了,太子要离开了!真是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地离开!
“殿下的才华,更是旷古至今,天上地下,绝无仅有啊!可惜老夫有眼不识啊]风能找到这样的夫婿是其幸啊!”
王衍这种饱学之士,天下士人之首,无数人的敬仰的大才子都感慨不已,那些后生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说实话,王衍谈玄吹牛逼是一等一的存在,但是论道真正写文章,到潘安之前都差远了!他自然对马玉出口成章,复兴古文,开拓七言诗等才华深深折服!
这些随从的大臣属吏,更是震撼不已,即使是东宫幕僚,虽然和太子殿下耳熏目染,虽有所耳闻,依旧是是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