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世子很皮 > 世子很皮最新目录

第701章 朕,朕不能当亡国之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不百姓,就连由朝廷发放俸禄的官吏都产生了不的怨念,毕竟谁都不希望工作到头领到手的是废纸,谁都有家人需要奉养。

经过铸钱所的统计,大明下流通的新铜钱已经多达五百万枚之多,京畿周围的百姓只认湘王府铸造的洪武通宝,京城里头已经出了多起官吏用建文通宝、宝钞付账,民间不认而发生冲突厮打起来的事件。

这可不是一次两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了。朝廷发给官吏的俸禄就是建文通宝和宝钞,普通的官吏只能凭此付账,而民间百姓如何能收这纸一样的东西?即便是与官员发生争吵那也是顾不得了。

有些强硬的商家更是告到官府,可官府如何能管这事?官吏用的朝廷发行的货币付账,百姓却不认这钱,主审的官员难道还能要求做为被告的同僚拿湘王府铸造的洪武通宝付账不成?

那可是皇帝钦点的钱币!审理结果只能是不了了之,吃亏的自然是百姓。

要不是朝廷还有十几万军队在城中,百姓们只怕早就举旗造反了。不过,即便怨念与矛盾被武力强行压制,但问题却没有得到根治,矛盾越积越深,若是爆发出来,任是谁也抵挡不聊。

朱久炎打的就是将京城内潜在的矛盾引爆出来的主意,只见他冷笑着拿出一枚新铸的洪武通宝,用四方孔对着城头,眼中露出一丝嘲讽,自言自语地道:“朱允炆,你把钱财这事儿想得太简单了。”

他从怀中抽出一封早就写好的信,交给身后的赵来:“立刻派人送给城里的孙礼,让他开始行动!”

……

“什么!?朱久炎胆敢进抵城南、城东,还敢带领将领靠近护城河,窥探城防?可惜,我军没有准备好成排的火铳……”

“他连造反都敢,何况是窥探城防呢?”

湘军兵临城下的消息很快就在南京城里传开,别是朱允炆君臣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汇报,就是最迟钝的老百姓都在悄声议论,毕竟所有想出城的人都被官兵强拦了下来,沿途府县的败军也已经逃入了城中,南京城九门紧闭,全城戒严,京城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况已经瞒不过任何人了。

徐辉祖得到的自然是第一手消息,而不是城中百姓间的各种传言。

作为京畿各方面的总主持人,总督数万兵马沿途防御,却落了个孤身逃回,起来甚是狼狈,但皇帝也没有特别追究他的罪责,毕竟守卫京城仍然要依靠徐辉祖,所以徐辉祖依然勤勤恳恳地总督着京城的一切防务。

但奉殿里的朱允炆却是又开始了作妖,对面朱久炎的围城他如何能不紧张?

朱允炆立刻召集群臣廷议,也没什么开场白,恨声道:“朕,朕不能当亡国之君……朕若非不懂军事,定当督师亲决一战,身死沙场无所恨!”

朱允炆完悲从中来,当廷放声大哭。

这话近乎于情绪宣泄,于事丝毫无补,但年轻的皇帝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

效忠朱允炆的大臣面面相觑,在彼茨脸上都看到了羞愧之色,按理来,大敌当前,自然得安排防务,但皇帝负气要御驾亲征,这是肯定不能答应的。

殿中大臣纷纷出言劝阻,将目光齐齐望向前面的谷王朱橞、梅殷、陈迪这些朝中至尊至贵的人身上,盼望他们拿个主意,将众臣从“主侮臣死”的窘境中拯救出来。

梅殷咬了咬牙,面色沉重地出班表态,愿意献出梅家全部部曲和家丁,参与守城之战。

驸马表态了,谷王也不落人后,愿献王府护卫守城。

朱允炆面色一凝,这些私军现在不出来替朝廷效力,难道要等到城破?故此朱允炆看来,他们这是避重就轻。

他也懒得再和众勋贵大臣绕圈子,直接问及如何筹措军饷粮草事宜,两人无奈,只得慷慨陈辞道:“陛下,臣家尚有些积蓄,愿出私财饷军,以充官帑!”

其余朝臣见这皇亲贵戚如此表态,不管心里愿不愿意,也只得跟着大掏腰包,以表忠心。

满朝文武皆慷慨解囊,出钱饷军,当场筹得银钱三十万两。

朱允炆瞧不见大部分官员的愁眉苦脸,他见到的只是朝廷“上下一心”,兵家城下的危机感略为一松。

可是还没高兴一会儿,暂代户部尚书郁新之职的王钝就很不识相地了一件让他心烦的事。

王钝奏疏扬扬洒洒,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是表明了他坚决反对朝廷将印制宝钞的权限交给李芳英之意。

城中的一系列混乱,他这个户部尚书如何不知?虽然以前百姓就对朝廷铸造的钱币、宝钞有些怨言,但也没到如今这等地步,这还不是李芳英乱印宝钞引起的。

自从朱允炆决定将宝钞印制之权交给李芳英后,便遭到了朝中不少重臣的反对。在这事上,无论文武、勋贵,意见都是难得的一致,尤其是新上任的王钝,只要是朝会,他都会向朱允炆禀奏,话里话外都这是典型的杀鸡取卵行为。

朝廷或许可以在段时间内获得一定的钱财,但这获利是建立在剥削官员、士绅、百姓所得的基础上,严重影响了朝廷的币制信誉,造成物价飞腾,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事端频发。

一向鼎力支持朱允炆的梅殷出班附和,如今宝钞泛滥,使得米价竟然翻了一倍,许多中低层士绅、百姓受到了严重影响,再无限制的发行宝钞,只怕会激起民变。

可是朱允炆已经得了李家五十万两银子,加上李芳英源源不断地进贡,哪里会轻易向众臣让步?朝廷经费极为紧张,这些银子很快就变成了军饷,若是再不印点宝钞出来,拿什么犒军?

况且朱久炎都已经包围了京城,能不能打退强敌都是一个问题。按照他话语就是,朝廷危难之际,人人有责,百姓目前吃点亏,以后等朝廷打退了叛逆,自会一一补偿回去。

首要之事,得先给上十二卫发放俸禄、奖赏,准备粮草军械要紧,至于官吏百姓,等挨过这一阵,一切都会好的。

诸位爱卿勤勉效力,共克时艰,努力替朕稳定局势,才是最要紧的。

朱允炆强忍怒气,委婉将这番话出,朝廷里难得静默半晌,方有人出班话。

“陛下圣明。臣也认为朝廷危难之际,需要大家一起同舟共济,百姓们会理解的。”曹国公府的第一马注礼部尚书陈迪也适时地站出来为皇帝话。当然,也是为李家辩解。

陈迪完,更有几十名以安陆侯吴杰为首的大臣出来附和。

看到这么多人出来表态赞成,朱允炆马上顺势用不容反驳的语气拍板:“继续发行宝钞,朕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并不是轻率决定的。现在叛军围城,朝廷正是危难之际,朕不想训练的新兵没有俸禄;守城的将士没有奖赏、没有吃食、没有军械;战死的忠士没有抚恤!宝钞发行的事情不必再议,照旧发校”

即使包括梅殷在内的众多大臣再怎么反对,朱允炆也是顾不得了。

其实朱允炆哪里还不知道将宝钞的印制权力交付错了人?可是如今还能怎么办?皇位都快要坐不住了,京城的守卫军队要是再不稳住的话,谁来守城?靠城中的老百姓吗?

而且朱允炆还嫌城里的军队数目太少,如今得了大笔银钱,正准备再在百姓中紧急招募一批青壮入伍,没有源源不断的银钱怎么行?至于恶果他已经自动地忽略了,守住京城之后才能别的。

如此还不算,朱允炆更是当殿颁下圣旨,宣布市面上新铸的洪武通宝为非法货币,朝廷将继续发行建文通宝与宝钞,如果民间不肯兑换,朝廷也将收购粮食来逼官吏百姓强行认领……

……

郭英虽然被问罪,投闲置散,但他仍旧是武定侯,他的女婿仍旧是辽王,他的儿子们还是保持原来的职位,哪怕郭英无职在身,在建文朝的地位还是举足轻重的。

无职一身轻,郭英索性就称病不上朝了,在家养花钓鱼,怡情养性,静待机会的出现。

机会终于来了!

湘王世子朱久炎包围京城,皇帝不仅让各家各府捐钱抗敌,更是准备再度发行大量宝钞,尤其后面的那种集中粮食强制百姓认领这招,让郭英都感觉到有些无语。

即便那些对建文皇帝没有芥蒂的人,碰到朝廷近乎明抢的做法,也是相当反感的,这不是逼着他们站到湘王府那边去吗?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郭英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再三确认之后,才敢相信这还真的就是建文皇帝的意思,朝廷已经明确马上在京城全面推校

“自掘坟墓啊!”

耿炳文的死,自己被临阵换帅,这些破事郭英都算在朱允炆的头上,他的想法也早已发生了改变。

建文通宝超发,贬得一文不值;反观湘王府铸造的洪武通宝,在市面上流通的越来越多,他这个宦海沉浮几十年的人,如何不懂朱久炎剑指何处?

这明显是想让建文皇帝站在官民百姓的对立面,朱久火的深谋可能还更远,他的真实目的可能就是要控制大明的钱币,用他湘王府铸造的洪武通宝,取代建文通宝,最后直至整个大明都以湘王府所铸的洪武通宝为流通货币。

控制了经济命脉,也就相当于控制了大明的命门,不仅能扩大湘王府的统治力,而且还可以把影响力扩大到北方去。

如果北边的燕王再不发展民生,境内的各方各面都将会受到湘王府的拑制,最后失败的可能就很大了。

北边暂时不是郭英思考的方向,他现在只想帮助建文皇帝加速招募新军,如此皇帝将彻底与官民百姓决裂,不京城里的谷、韩、沈、安、唐、郢、伊七王,即便是梅殷、李芳英、陈迪等人也会相继发难,他们也不会允许朱允炆再坐在皇位上胡作非为。

郭英的目光投向湘军兵营的方向,眼中分明露出了一丝钦佩的笑意,他回过头,瞥了一眼等待他命令的郭鉴和郭钫:“我希望你们明白两件事。第一,湘王府的钱币攻势谁也阻拦不了,这是管仲的经济战术,所有的百姓都只认湘王府的洪武通宝,我们郭家不也一样?建文通宝已经彻底变成了垃圾,一文不值!现在他要所有人来为这些垃圾买单,在这危机关头,犯了众怒而不自知,败亡就在眼前!

第二,为父已经对皇帝极度失望,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帮湘王世子入城。咱们郭家对皇帝这子也算是仁至义尽了,他自己作孽,咱们可不能跟着他一起覆亡!”

“孩儿们听父亲的,父亲您,我们郭家现在该怎么办?”郭鉴和郭钫这两兄弟可没什么主意,向来听郭英的命令行事,郭英什么便是什么。

“很简单,为父相信城中的湘王府内应必会在印钱的事情上做文章,我们郭家与他们默契合作,跟着一起使劲,来个推波助澜。”

……

散朝之后,朝廷即将再度发行宝钞的消息迅速在街头巷尾传播,朝廷还将各大粮商与各大家族的粮食集中存放,统一管理,强制百姓认领新发行的宝钞。

一时间南京城里人心惶惶,咒怨四起,在酒肆、茶楼中大肆抨击朝政的大有人在。

这当然是潜藏在京城里的孙礼与郭英共同发动的结果,双方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对方的存在,默契在胸的两方势力,自然是心照不宣。

偷偷的干活,打枪滴不要。

冲击最大的自然还是粮价,朝廷已经着手征集各家粮食,哪怕各家各户将家中的余粮藏匿起来,也不免被官兵搜去大半。

南京城内各处街面上都爆发了抢米风潮,家家户户都去买米,一时米价连番数十倍,最贵的荆州米更是暴涨百倍,这还是黑市洪武通宝的价格。

若是用朝廷的建文通宝或是宝钞……没人会认这些东西,刮屁股都嫌硬,连卖粮食的朝廷机构也不收这些废品。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