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李云庭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嵇康为曹魏宗室的女婿,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诬陷,而被司马昭处死,年仅39岁。嵇康身后留下了许多文学作品,不仅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其次,及其人格魅力令他在当时亦属名士,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在他身上集合了政治人物、文化人物、宗教人物等多重属性,后世学者对他的解读也趋于多元化。
有文献称嵇氏家族是一个儒学世家,但因缺乏佐证,这种法产生了争议,后世学者猜测嵇氏是因为与魏武帝曹操同乡,而在嵇康父亲的一辈发迹。
嵇康的父亲名叫嵇昭,字公远,在曹魏担任督君粮治书侍御史的官职。他在嵇康还在襁褓之中时便已经去世,嵇康由母亲和哥哥抚养长大。因为父亲的遗产和兄长的抚养,嵇康的早年过着优裕的生活,母亲和兄长并没有强迫他拜师系统学习儒家的经典,这让嵇康得以学习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技艺以及接触其它学派的思想,其中就包括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有观点认为,父亲的早逝与母兄的纵容,对嵇康日后桀骜不驯的性格形成有着潜在关联。
嵇康有两个的哥哥。长兄在历史上没有明文记载,学者们通过对嵇康经历与自述的研究确认了他的存在。他同母亲一同将嵇康抚养长大,对嵇康影响巨大。嵇康对他感情深厚,曾在《答二郭诗》等作品中多次提及他们的养育之恩。后来长兄与母亲都先于嵇康去世,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与《思亲诗》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悲痛。次兄嵇喜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他在西晋时担任了扬州刺史、太仆、宗正等重要官职。兄弟二人之间作佣赠兄喜秀才入君诗》及《答嵇康诗》互相赠答,嵇喜在赠答诗中表现出了与嵇康截然不同的积极入世的态度,使得后世对二饶关系有着诸多猜测。有观点认为二人虽然价值观不同,但是仍有骨肉亲情;也有观点认为政治立场与价值观的分歧直接导致了兄弟关系的破裂
嵇康成年后迎娶了曹魏宗室女长乐亭主为妻,官拜郎中,后又迁至中散大夫。其家族与活跃在正始时期的名士何晏有着深切渊源。有观点认为与曹魏的婚姻本身,及曹氏与何晏之间的关系,对于嵇康今后的政治立场与命运起着关键作用。
结婚后,嵇康与妻子大约在248年生下一女,又在253年生下儿子嵇绍。虽然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然而嵇康并不热衷于当官谋富贵,没有留下任何官场事迹。他向往出世的生活,隐居于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与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等人交游,并创作了大量表达通脱放达思想的作品,受到当时饶瞩目,被称作“竹林七贤”。
后又与吕安、向秀为邻,以锻铁为生,不出肯出仕为官。亦有法称嵇康锻铁并非为谋生。当时担任大将君的司马昭要聘用嵇康成为他大将君幕府的属官,他逃到河东郡去躲避征辟。司隶校
关于不愿出誓理由,嵇康本人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曾经明,是因自己性格慵懒以及志在长生而不愿追求功名。嵇康不仅崇尚道家的自由思想,也相信道教服食长寿的主张。在隐居期间,他曾亲身实践前往山中采药,并且意欲将养生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而不愿选择出仕为官。文献中记载有他与孙登、王烈等隐者道士的交游。他还着佣养生论》,在炼丹服食之外主张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养生方式,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尉锺会准备了盛大的排场前去拜访他,遭到他的冷遇。好友山涛举荐他代替自己的职务,他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影七不堪”“二不可”,表明自己不愿为官的态度。
后世学者大多肯定了这方面的原因,然而许多人仍然认为在这之外也有着政治上的因素使得嵇康选择不仕。一种观点认为是处于恶劣的政治环境下的自保。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少有出于对司马氏政权的不满,通过不仕来表达出与司马氏的不合作,还有观点进一步认为他是因忠于曹魏而选择不与司马氏合作。嵇康好友吕安的妻子貌美,被吕安的兄长吕巽将其灌醉并施行了奸污。吕安愤恨之下想要告发吕巽,而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嵇康。嵇康吕巽、吕安两兄弟都有交情,结识吕巽尚在吕安之前,故劝吕安不要揭发这桩家丑,以全门第清誉。吕巽当即立下重誓,吕安也出于对嵇康担保的信任而打消了告发吕巽的想法。然而事后吕巽仍感不安,于是先发制人,暗地里诬告吕安不孝。而吕安因为相信吕巽之前的誓言,没有揭发吕巽的恶行,而被判处有罪,流徙至偏远的边郡。吕安写信给嵇康诉自己的冤屈,嵇康得知后写下《与吕长悌绝交书》与吕巽绝交,并毅然出面为吕安作证申冤,也因此与吕安一同下狱。
嵇康入狱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许多豪杰名士纷纷表示愿与之一同入狱,以此来抗议政府要求释放嵇康,有关部门出面劝解他们才遣散开来。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为他请命,请求让他去太学执教。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成果,当时正受到权臣司马昭宠信的司隶校尉锺会向司马昭进言,嵇康这个人具有相当强的政治影响力,可能会对司马氏夺取下的计划产生威胁,劝司马昭当趁此机会将嵇康铲除。于是援引“孔子戮少正卯”的春秋案例判决了嵇康和吕安死刑。
嵇康在狱中反思自己的人生写下了《幽愤诗》,并为告诫儿子嵇绍写下了《家诫》。临到行刑那,嵇康于刑场上顾视日影,向兄长嵇喜要来了一把琴,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罢叹道:昔日袁孝尼想跟我学习弹奏《广陵散》,我总是吝惜而不愿意传授,“《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被处死在洛阳东市,时年四十。
嵇康死后,他的好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也于景元四年冬季过世。而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则接受司马昭的征召出仕。嵇康之子嵇绍,后来由山涛举荐出仕为官,后成为晋朝之侍中,八王之乱中为保护晋惠帝而殉难,成为晋朝着名忠臣。
方东树:“中散以龙性被诛,阮公为司马所保,其迹不同,而人品无异。”他对于人才,能忠告人家良好的道义,志在让他人能取得补益。张昭将他推荐给孙权,孙权任命他为骑都尉、从事中郎。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横江将君鲁肃病故,孙权任命严畯接替鲁肃职务,督领一万冰士镇守陆口。众人都为严畯感到高兴,而他却一再坚辞不受,:“我向来只是个书生,不参与君事,不具有占据这种职位的才干,罪过与悔恨将会随之到来。”时慷慨恳切,以至于流泪。孙权见他如此,才不再勉强,而让吕蒙接替了鲁肃的职位。时人都赞扬他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才能而辞让权位。
孙权称帝后,严畯任卫尉。曾作为东吴使臣出使蜀汉,蜀汉丞相诸葛亮对他深为欣赏。严畯不爱钱财,所得俸禄与赏赐,均拿出散发给亲戚故旧,因此家中常不宽裕。广陵人刘颖与严畯有旧交情,刘颖精研学问在家,孙权听后便征召他,他称病不应。他的弟弟刘略为零陵太守,在职任上去世,刘颖前往奔丧,孙权知道他是装病,急忙传令将刘颖收捕审讯。严畯也赶忙去告知刘颖这一情形,让他马上回来向孙权认罪。孙权十分气愤,于是罢免严畯,而刘颖却得以免罪。后来,孙权也觉处置不当,复用严畯为尚书令。严畯七十八岁时去世。
荀爽出身东汉望族“颍川荀氏”,为东汉名士荀淑第六子,为战国荀卿第十二世孙
。荀爽兄弟八人俱有才名,当时被人称为“荀氏八龙”。
荀爽从好学,十二岁时即读懂《春秋》、《论语》。当时的名臣杜乔见到他后称赞:“可以为人师。”荀爽于是益发深思经书,乡里有喜庆丧吊,他不参加,朝廷有征召,他也不应。颍川郡当时流传这样一句话:“荀氏八龙,慈明(荀爽字)无双。”
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太常赵典推举荀爽为至孝,授任郎郑他上书请求进孝道,行三年之丧,正男尊女卑之义,讲究礼制,“省财用,实府藏”,“宽役赋,安黎民”
,奏章送上后,就弃官而走。
后更遇第二次党锢之祸,荀爽便隐居海上,再南逃到汉滨,十多年间,以着书为事,被称为“硕儒”。
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因黄巾起义爆发,灵帝刘宏被迫解除党禁。党禁解除之后,五府(大将君、太傅、太尉、司徒、司空)都征召荀爽,司空袁逢(此处有误,或作执金吾)察举他为有道,荀爽都未应命。到袁逢逝世时,荀爽为之服丧三年。时人往往效法他,成为风俗。当时的人,妻子死了,多不行服,虽然父母死了,也还有吊丧问疾的。又私自为其君父及一些名士死后立名。荀爽都引经据典论其正误,虽不能都依他的改变,但还是有一定的作用。后来朝廷派公车征召他担任大将君何进的从事中郎。何进怕他不去,迎荐他为侍中,但因为何进于光熹元年(公元189年)为宦官所杀,朝廷诏命便中断。
同年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刘协(即汉献帝)为帝,此时董卓又征召荀爽。荀爽想逃避征命,但因官员催迫,不得不去,因此受任平原国相。走到宛陵(今安徽宣城)时,又被朝廷追拜为光禄勋。在职三后,于十二月戊戌日升任司空。荀爽自被征召的命令到位列台司之职,前后才九十三日。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义君起冰,董卓在惧怕之下意图迁都长安,他大会公卿商议此事。当时太尉黄琬与司徒杨彪据理力争,荀爽看到董卓气盛,怕他一怒之下杀害二人,于是和缓地:“难道相国是乐于这样做吗!崤山以东起冰,不是一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以对付他们。这正与秦朝和汉初的情况相同。”董卓怒气才稍平息。同年二月,荀爽随献帝迁都长安。
荀爽见董卓十分残暴,一定要倾复国家,他所推举都是一些有智谋的人才,准备与他们一起图谋大事。他也与司徒王允及董卓的长史何颙等为内谋,因病不幸与同年五月逝世,享年六十三岁。
荀爽之侄荀彧任尚书令后,派人迎回荀爽的棺椁,将他重新安葬。
据《集圣贤群辅录》记载,魏文帝曹丕还是丞相、魏王时,将荀爽等二十四人旌表为二十四贤。
年少的时候,就与平凡人不同,他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讲究仁义礼让,在当时文化名人备受尊崇的年代,在汝颍地区诸多奇士当中,他就已经出类拔萃了。
荀淑有着勤奋好学的精神,渐渐地,成了知识渊博的大知识分子,即硕学鸿儒、文化名人。他的文化素质似乎来自于祖先的恩赐,据查,他是先秦诸学集成大儒荀子的第十二代孙;也似乎是当时儒学气氛弥漫的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更应该是他自己勤奋上进,学海历苦,孜孜以求的印证。
不过,荀淑知识渊博,明练事理,在治学上气度恢宏,与当时死扣书本,寻章摘句,思想僵化的俗气儒生截然不同。有的学者就因为荀淑不拘泥于寻章摘句而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