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行了行了,别咋呼了!”,秦武很是嫌弃摆摆手,对着凉王道:“大军作战,将不知兵,可不是开玩笑的。”
凉王闻言,刚要说话,不过一看几个老伙计越来越凝重的眼神,他也不敢再胡说八道了。
看着这几个老头,燕信风有些无语,很明显,这几个老头,又是手痒了。
尤其是北凉覆灭后,几人的心,又再次躁动起来。
想了想,燕信风道:“王叔,你们若是想去看一看水军的威势,朕可可以同意,你们也去参详参详,看看这其中,还有什么疏漏。”
话音落下,凉王等几个老头眼睛一亮,变得兴奋起来。
“多谢陛下!”
几个老头回了神,急忙行礼,生怕皇帝反悔。
见他们摩拳擦掌模样,殿内其他人笑了起来。
让几人安心坐下后,商君这才道:“陛下,其实最需要防备的是楚国,云洲边境绵长,又多是开阔之地。”
“若楚国全力进攻,也大周需要调集重兵,防备这里。”
大家点头,认同商君这个说法,商君又接着道:“其实此次臣到是宁愿他们先攻。”
“只要他们先攻,就会给我们出兵的理由,一统天下,占据大义出兵,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闻言,众人都纷纷点头,别的不说,只要四国出兵,那么将来大周就可以打着复仇的旗号,进行出兵作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今天下大势,已经不是当初互相牵制的时候了。
除非大周这边出现大意外,不然大战不可避免。
“爱卿之意,朕明白了!”,燕信风让商君坐下,目光看向萧何,萧何站起来,一礼后道:“陛下,臣之意,若是能够拖一段时间,那就最好拖一段时间。”
“今大周刚灭北凉,最好能给我们稳定的时间,年后开战,那是最好。”
想拖?不容易啊!燕信风与殿内不少人都眉头一皱,别的不说,大周想拖,四国那边肯定不愿意。
他们巴不得大周稳不住原北凉之地,到时候牵制大周的注意力。
“爱卿,你既有此言,可有办法?”
萧何微微一笑,言道:“陛下,办法是有的。”
还真有?众人一愣,纷纷看向萧何,燕信风也是如此。
“子玉,快快说出办法!”,燕信风催促起来,能够拖一拖四国同盟出兵的时间,对大周这边好处太多了。
这第一个好处,就是给大周充足的时间,稳定原北凉地界。
只要稳住了那里,将来征战,就不用分心那边会有动乱。
第二个好处,那就是与四国比消耗。
如今四国大军,都云集与大周接壤的区域,比如说燕国,他们的大军,大部分云集幽州边境防线那边,另外一部分,云集随州与平州边境。
楚国,大军则是云集云洲边境,宋国,大军则是抵达边境。
可以说,这四国如此部署,对他们的消耗,实在太大了。
原因有二,其一,道路问题,这么多年,大周自从利用俘虏修路后,如今大周的道路,比四国国内好太多。
就比如说陈国的路,他们运输粮草,能够有三成到达前线,那就已经算是顺利了。
情况最好的是宋国,毕竟靠着水路,粮草运输,反而方便很多。
不过相比大周,他们的路,还是差了太多。
如此一来,粮草的运输消耗,自然比四国更少。
其二,粮草问题,大周可以将大军驻守各地,就当是平时训练,这些大军,大周有足够的粮草供应。
可四国不同,陈国还好,这么多年内部都没有动乱,粮食积累足够。
可其他三国不同,他们的储备,无法跟上消耗。
有这两个原因,四国就无法与大周比消耗。
用一个简单的说法来解释,那就是拖都能够将他们拖废。
就这两个好处,延迟开战,自然对大周更有利。
众人都明白这些,所以都纷纷盯着萧何,等待他的办法。
萧何言道:“陛下,臣的办法,有两个,两个办法,相辅相成。”
“这第一个办法,那就是与执棋人组织斗一斗,他们不是想要乌复吗,那我们就利用这点,将他们重创。”
“执棋人组织元气大伤,那么就会对四国的干涉,少了很多。”
“没有他们居中调和,四国之间的矛盾,就可以利用起来。”
这个办法,虽有用,不过用出不怎么大,众人心中如是想着。
如今四国那边,必然是抱团取暖,有没有执棋人组织,他们都会走到这一步。
萧何此时似乎也知道众人心中所想,接着道:“臣的第二个办法,才是其中核心。”
此言一出,众人纷纷侧耳倾听起来,只听萧何道:“这第二个办法,就是行诈之策。”
“燕国不是很想将幽州边境防线拿回去吗,我们就利用这点,与燕国相谈。”
“用这种办法,拖住他们。”,萧何说着,眼中精光闪烁,咧嘴笑道:“有着这个挡箭牌,燕国想开战都不可能。”
“燕国不开战,四国同盟出兵自然暂时无法成事,只要拖到我们觉得可以了,到时候就当谈不拢就好。”
好算计!众人看着萧何,佩服得不行。
打出这个旗号,燕国那边就是不想接招也不行。
破了燕国这边,那么四国同盟自然有了缺口。
此时,燕信风也笑了起来,这个办法虽然有些无耻,不过能用就行。
为了让一统天下更顺利,只要是办法,都可以用一用。
这下子,众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商议起来,最后拍板,就执行萧何提出来的两个办法。
有了决断以后,燕信风立即让独孤霸的情报网行动起来。
这一天,大朝会上,一个原本是燕国那边过来的人上书,言明君者,不可恃强凌弱,大周今既得燕国幽州边境防线,为表仁义,大周当归还燕国。
此番言论,散了朝后,在燕信风以及朝臣的推波助澜下,轰动都城。。
随即,独孤霸的情报网立即动作起来,短短半个月内,各国不少地方,都知道了这封“仁义论”。
四国不少人初听这个“仁义论”,顿时嗤之以鼻,认为此人,必是燕国奸细,大周那边,又怎会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