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博泽发现这篇“豆腐干”有点意思。
很快就在大脑里,简单模拟了一遍学习算法。
“简单,而且有效。”
这就是他对“感知机”的的评价。
距离“拍案叫绝”还差了不少,但这已经十分难得。
于是他就从头开始,认真仔细地又看了一遍。
越看越有意思。
“信息囊括在链接汁…
学习是大脑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大脑进行逆向演绎……
模拟生物神经元网状链接的结构,就能让机器获得某种智慧……”
“这不可能,智能产生的最佳途径,难道不是符号、知识的集合,或者概率、类比的推理?”
博泽喃喃自语。
利用仿生学原理,人工模拟神经元连接的工作机制……
很别致的想法,值得探索一下。
但眼前这篇论文,讨论得明显还很浅薄,不够深入。
博泽叹了口气,要不是他自己的课题,正处于关键阶段……
他还真想沿着“连接”这条路,走一走,看看路的尽头,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风景。
可惜,对博泽来,时间就是最大的奢侈品!
有心无力啊……
算了,新的方向,就交给年轻人吧。
自己能做的,就是将自己一手开创的“符号学派”,发扬光大;
将“逆向演绎法”的研究,推进、继续推进,直到某个理想的高度!
对于手头这篇论文,博泽反复审阅了几次,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就开始撰写审稿意见。
一般来,审稿意见不外乎以下几点:
论证是否合乎逻辑,讨论和结论是否合理;稿件的内容是否新颖、重要;稿件中的实验描述是否清楚,是否能被重复;实验数据是否真实、可靠……
不同的审稿人,审稿风格和习惯当然有所不同。
他们对稿件不同方面的关注程度,也大相径庭。
博泽是最简明的那种。
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从来不屑于玩弄什么语言技巧。
“足够新颖,一般重要,合乎逻辑,论据清楚、明确,数据可靠。”
通常,类似这样的一行字,足矣。
但想了想,他又破例补充了一句:“我谨代表本人,建议作者深入研究下去,并十分期待更加深刻的成果。”
※※※
AMC很快就收到了关于江寒那篇论文的审稿意见。
除了博泽之外,还有两名审稿员。
三人对那篇论文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无一例外,都做出了审核通过,建议刊载的判断。
副主编道格将最近几篇通过了同行评议的论文整理一番后,连通审稿意见,通过内部邮件发送给了主编爱德华。
其中就包括江寒这一篇。
AMC是季刊,每年只发行四期。
爱德华收到后,看了下后面几期的版面安排。
第四季度几乎排满,明年一、二季度的版面,也只剩下一点点空余。
但还能插进去一些“豆腐干”。
新到的这一批文章,就看需要多少版面了。
能放哪期就放哪期,实在不行就排到明年去……
点开解压后的文件夹,爱德华看了眼附带的表格,忍不住皱了皱眉。
大部分论文的版本需求,都在20页开外。
这就不好办了,只能放到明年第三、四季度了。
咦?
他忽然看到许多“大部头”里,居然还夹着一块“豆腐干”。
“豆腐干”可能不很合适,3000来字,估计要5页左右的版面……
嗯,图表很少,也没有太多公式,这很好,能节省不少空间。
这么想着,爱德华对照了一下版面安排表格。
原定于下月初发行的本年度第三期,剩余的空闲版面,正好放得下。
然后还能余下一点边角,再放进去两、三封读者来信……
OK,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
江寒看着系统面板,差点喜极而泣。
终于拥有了学术点,可真不容易。
虽然只有可怜的1点,但有了学术点,就可以提高属性;
属性高了,搞起研究来,就更容易出成果;
成果越多,就意味着更多的学术点……
良性循环就此开始,怎能不令人欣喜呢?
不行,不能得意忘形。
江寒深深呼吸了几次,冷静了下来。
然后开始考虑,如何使用这仅有的学术点。
先看一眼属性列表。
认知:6
观察:3
记忆:3
思维:4
想象:2
计算:5
律动:3
现在的问题是,加到哪一项上,收益更大。
是加强优势,还是弥补弱点?
只有这么1点,肯定要加到最需要的地方。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观察、律动和想像,这方面并没有迫切需求。
然后认知也可以排除,自己的学习能力,目前还没有不够用的迹象。
剩下的三项:记忆、计算和思维,每一项都很重要。
这就不好选择了。
收益最大的是“记忆”,从3点到4点,%;
而“计算”这一项,原本就有5,再加1点,收益只有20%;
至于“思维”,则介于两者之间。
这么,应该先提升“记忆”力……
要不要再好好考虑一下?
也许等到了某些关键时刻,遇到了什么巨大障碍,再加上去,才是最恰当的时机?
……
……
……
……
算了,以后学术点慢慢多起来,就不值钱了。
好东西吃到肚子里,才是自己的。
所以,还是先点上去,看看效果再。
想到这里,江寒试着下令,加了1点到“记忆”上。
没想到,信息栏上立即出现红字提示:“无可分配学术点。”
问题出在哪儿?
江寒若有所悟:也许要等刊物正式发行,获得的学术点才可以分配!
接下来,很自然的,江寒开始考虑下一篇论文。
有了“感知机”之后,能水论文的地方太多了。
等到这篇论文登刊,如果有人关注的话,几乎一定会发现,“感知机”有个非常大的缺陷。
那就是无法解决异或问题。
而且,无论谁发现了这个问题,十有八九都会立即发文。
虽然算不上重大成果,可多水一篇论文,谁会拒绝呢?
别以为外国的科研工作者,就没有水论文的需求。
但这个发现“感知机”缺陷,推动技术进步的机会,江寒可不想让别人捷足先登。
第二。
江寒从早读开始,就开始撰写论文。
这是江寒的第二篇“豆腐干”。
在这篇短短的论文中,他先是用稍微有些情绪化的措辞,对“感知机”的学术重要性大加贬低。
然后丝毫不留情面地,直指要害。
“这个被命名为‘感知机’的东西,实在太粗糙了,甚至不能解决异或问题。”
“假设输入空间为2维,输入的训练数据集T=x11,x12,y1,x21,x22,y2,...,xN1,xN2,yN,yi∈{?1,+1}
其中,xi1、xi2和yi之间,满足异或关系:
即当输入的xi1、xi2同为0或同为1时,yi=0;
而当xi1、xi2之中,其中一个为0,另一个为1时,yi=1;
则永远无法找到一个线性函数,对此数据集,进行二元分类。
也就是,“感知机”无法处理异或问题!
在这里,甚至可以断言:任何线性分类模型,都无法处理异或分类问题。
详细的数学推导如下……”
只用了一节课,江寒就打好了草稿。
谁让“批评”永远比“发现”来得简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