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李贤仿佛天生就有一种领导力,他迅速的进入了太子的角色,把一切都做的井井有条。
东宫这座微型朝廷运转良好,即使是第一次留在长安监国,李贤也做的很长好,让武媚十分意外。
她一直缺少对李贤的关注,她的大部分精力,都在李弘身上。
对于李贤,武媚更多的是让他自由生长,不管成为什么样子她都能接受。反正他的一生是可以看到头的,就是一个王爷而已。
然后等到李贤成为太子,武媚才恍然发现,她的这个二儿子,比李弘并不差,甚至还隐隐的要厉害一些。
起码东宫的良好运转就让武媚刮目相看。
这当然离不开东宫属官们的努力,不过这似乎也说明一点,李贤是一个不错的领导者。
这超出了武媚的预料,她让人打听了一下李贤在群臣中的口碑,发现李贤的名声很好,连刘仁轨都夸赞他。
本来立李贤为太子,是为了方便控制,现在看来,武媚似乎做错了啊。
监国是没有意思的,因为李贤发现根本就无事可做。所有的奏折都被送往了洛阳,他连一个奏折都看不到。
这让李贤很不舒服,好不容易熬成了太子,结果却什么事都没有,实在没有意思。
这其中最大的原因自然就是自己的母后把持了朝政。
刚开始李贤并没有什么不满,毕竟自己已经成为太子了,这一步已经足够他消化很长时间了,此时的李贤还沉寂在美好之中。
这么大的一个馅饼咂到他的头上,总要迷糊一阵。
等到他清醒过来发现太子也就是这样,并不能接触到国事的时候李贤的心态终于崩了。
他的心里很不舒服,明里暗里的都觉得是自己的母亲剥夺了自己的权力。
怎么办?
直接去洛阳找母亲商量,让他归还属于自己的权力?
这么做的话恐怕他李贤会和李弘一个下场。
李贤年纪小,但是他对李弘的死也是心存疑虑的。再加上东宫的臣子们提到李弘都唉声叹息,李贤总能猜出点什么。
毕竟李弘是突然死去的啊,连个明确的说法都没有,很难不让人起疑心。
于是李贤想了一个主意。
找一帮人修书。
通过修书来发现并笼络一批人,并且掌握一定的发言权。
在古代,宣传工作向来是通过修书来实现的,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无线信号,想要让人知道你的思想,只能通过修书。
规模越大效果越好。
李贤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想在舆论上取胜。
毕竟仅仅靠朝中的大臣们支持是不行的,不管你做什么,只有顺应民心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说起来李贤之所以想到这个办法还是从他母后那里得来的灵感。
既然母后能够用修书来建立自己的势力,我为什么不能?
虽然这么做的风险有点大,但是收益也大啊!
不过当李贤说出这个想法之后支持的人并不是很多,东宫的很多属官一部分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太子的身边已经围绕了一大批人,刘仁轨,郝处俊,戴志德,张文瓘,他们都兼任着太子宾客,正儿八经的东宫势力。这些人随便一个拿出来,在朝中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这些人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找一些无名小卒。
另一部分属官觉得太危险。毕竟他们对武媚太了解了。李弘好像没做什么过格的事,莫名其妙的就死了。
现在李贤这么做,很明显就是为了得民心,拢民意,顺便再壮大自己的队伍。
以武媚的智慧,不可能不知道李贤的目的。
李贤成为太子时间还短,根基不深,这样冒然行事很容易过头,过犹不及啊。
他还年轻,他的时间还有很多,不必急于一时。
这种事要徐徐图之。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不过此刻的李贤热情很高,他根本就听不进去这些建议。
徐徐图之?不可能!
父皇现在身体不好,母亲又野心勃勃,谁知道母后会不会心一狠杀了父皇,再杀了他李贤,最后再找一个听话孝子做皇帝,她继续垂帘听政。
这种事并不是没有发生的可能。
我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壮大自己的势力,很有可能会被母后废掉。
毕竟,她知道我不是一个草包啊!
李贤的理念是,既然我藏不住,那我干脆就不藏了,我就是这么聪明,就是这么有智慧。您说怎么着吧母后?
李贤其实在赌一个时间差。
他觉得自己刚刚被立为太子不久,即使母亲看自己再不顺眼,也不会对自己采取什么行动。毕竟她要考虑整个朝堂的局势。
李弘刚死没多久,如果他李贤再死去,那别说朝堂,恐怕整个天下都会议论纷纷。
连续两个太子死去,这种史无前例之事搞不好就会酿成一场天大的风波。到时候谁吃亏,可就不好说了。
趁着这个机会,自己抓紧时间构建自己的势力,等到自己的母后想动自己的时候,她已经没有这个实力了。
我不过是在自保,李贤喃喃自语。
他的处境确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风光。
摊上这么一个动不动就要杀人的母亲,李贤的担忧是正常的。
当自己的生命没有保障的时候人总是会做一些铤而走险的事,李贤觉得自己必须行动。他没有别的出路。
其实李贤还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他安心的做一个没有作为的太子,然后做一个傀儡皇帝,每天吃吃饭,打打猎就好,至于国事他就不要管了。如果他选择了这条路,我觉得他的生命保住是没有问题的。
毕竟他是武媚的亲儿子,如非必要,武媚不会杀他。
可是李贤并没有选择这条路。在他看来,这是一种懦夫的行为,他李贤贵为太子,怎么能选择这样的路?
我宁愿死,也不会像那样苟活!
在这一点上,李贤有自己的坚持,我敬佩他的勇气,同时也尊重他的选择。
作为李氏子孙,李贤没有给李治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