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跃农门 > 跃农门最新目录

第二百零二章 变成孤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王本瑞揉了揉发痛的鬓角,后方的挂帅的大将军是个跟着皇帝多年的旧臣,可笑的他之前是个文臣,根本没有打过仗,只知道一个劲的催着手下的将军固守疆土,什么决策也给不出来,王本瑞不只一次怀疑皇帝怎么会糊涂到派这么个人挂帅当主将。

这次柔部饶宣战,大周的防守几乎可以用手忙脚乱来形容,王本瑞闭眼,边关连丢十来座城池,这是历代大周总来没有发生过的。

“那后援呢,主将什么时候派后援夺回其他城池重建战线?”

王本瑞问话的语气已经带着疲惫,吴都统把头低的更低了:“将军,主将没有,他只会尽快,让我们务必死守郾城,保住大周国土。”

“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上什么战场!大周不能丢土地那战士就能丢命吗?迂回都不懂!”王本瑞终于忍不住了,一拍桌子怒吼出声。

在场的将士纷纷低下头,心中一片沉重,他们能理解将军的焦虑,周围的城池被柔部人夺下,如今的郾城是一座孤城,柔部人往前推进,眼观郾城已经被柔部人围得水泄不通了。

大周因为各州官员的腐败,在边关运行的粮草一直有争议,因为从各州走动的粮草走到边关有很多关卡,每个关卡的官员扣一点,到了边关粮草还有多少?

就这些粮草在军中分配,分配下来每个军队都只是勉强吃饱的地步,就拿郾城来,边关防守城池按照规矩是城中必须备有一个月的粮草,但正真的郾城,事实就是从王本瑞来郾城的时候,就从来没有超过半月备用的粮草在粮仓。

两军交战,不看士兵武器,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在座的将士们也在边关打了近一年仗了,这一点最明白,郾城如今的粮草只能够他们撑半个月,他们有信心守下郾城半月,但半月之后呢?

外面柔部人凶悍,他们能守下郾城是因为将军指挥有方,柔部人不擅长攻城池,外面被围得水泄不通,吴都统回来后他们与后方的联系就彻底被切断了,后方是肯定不可能在往郾城运送粮草了。

到时候郾城可能还没被柔部人打下,他们就先饿死在郾城了。

“将军,是我没用,请不来后援!”吴都统低着头,声音带着一丝愧疚。

王本瑞看着伤痕累累的吴都统,摇了摇头:“你不是没用,后方主将不能服众,其他的军队的将军各怀鬼胎,郾城被围死,这个时候派增援就一座城,无论哪个将军出手都要大损自己的实力。”

大堂的将士们都变得愤然,后方几个将军打架,他们这些前线的将士明明能救但还是能看着他们死吗。

如今郾城已经成了定局,只能看在半个月内能否有人来支援了,王本瑞闭了闭眼,再睁眼时,叹着气指着吴都统道:“你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杀出了重围到后方,明知郾城救不了你还回来做什么,我们郾城的将士,能活一个就是一个,你还带一身伤又杀回来。”

“我是将军手下的兵,死也要死在郾城。”吴都统抬起头,眼中是决然。

周围的将士这一刻都挺起胸膛,战士上战场,马革裹尸还,不就是一死吗,有什么好怕的。

楚锦山隐在后面,脸上隐晦不明,他摸了摸胸口楚锦河给他的信,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封信来的还真不是时候啊。

上面阿雅分析的战局居然成了真,要是能提早来一两就好了,楚锦山叹气,如今他已经后撤不了了,先不他能不能从万千柔部人中活着杀回去,就算奇迹般能杀回去,后方主将已经下了命令死守郾城,不准后撤,回去了他们也只能被按个逃兵的名头,承担丢了郾城的罪名,最终也是死。

楚锦山眼中暗淡,这些将士能够视死如归,但他不能,他不能死,他家里还有家热着他回家呢,当初来战场他过是来搏功名的,他不能想象要是自己死了,家里人会变得怎样,他必须得活下去。

屋子外面响起急促的锣鼓声,屋子的的将士们回过神,刚才视死如归的激昂的气氛稍微淡去一些。

王本瑞从椅子上站起来,一面骂骂咧咧一面往外走,他儒将的风范算是先扔开了:“这群孙子又开始攻城,让城墙上的士兵把热油烧好,给他们个有来无回!”

“哦!!!”众将士也起身,听了后方的见死不救,他们正要个宣泄口发泄怒火呢。

年过完但是冷空气还没有走,楚锦河正和张老三坐在屋子里喝茶,两人对面坐的是沈先生。

沈先生一直住在他的茅草屋里,茅草屋离村子比较偏,他都很少来三房,每次都是张老三备好日常的琐碎用品,让辰生给先生送去。

对面坐的沈先生喝了口茶,慢慢与张老三道:“张老爷,我今日来是有一事与你的。”

张老三连连摆手:“先生别叫我老爷,听着怪奇怪的,您叫我老三就可以了。”

沈先生笑笑,没什么,而是继续开口道:“山去了边关,如今我只专心在带辰生这个孩子,这孩子很聪明,但他一直生活在秋水镇,眼界始终会有格局,我认为读书人并不该是死读书,俗话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带着辰生去游历河山。”

楚锦河喝茶的动作一顿,张老三却是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点楚锦河是认可的,书本的知识是有限的,一个人阅历和眼界却不是能在书本上学到的。

只是古代富贵人家里,读书人常常会出门游历,有沈先生在,楚锦河倒是不太担心,但若是出门游历,古代交通并不发达,这一出门,少也得半年,辰生才十二岁,也不知道张老三和程氏舍不舍得。

“这,先生,我知道游历是读书人对学识眼界的提高,但辰生还那么,他从来没出过远门,能不能等他大一些再出门。”张老三摸摸头,他很明白沈先生是个了不起的先生,楚锦山和辰生都在这位先生这里学到了很多,但辰生真的从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还没有离开过他那么久。

张老三的反应在沈先生的预料之中,沈先生笑着摇摇头道:“我这边年纪已经被老师带着到处游历了,书本上的知识是我能交给辰生做人和科考的,但以后他的发展要从眼界开阔开始,我心想的就是要乘着他年纪不大,能接受新事物和学习力。”

沈先生喝了口茶,先解释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提出游历一,他继续道:“当然,你们是做父母的,舍不得也是正常,我就是与你们这样提一下,辰生是否去不去,还是得你们决定的。”

张老三有点犹豫,因为这是辰生的事情,他想等会先和辰生还有程氏商量一下,过两再给沈先生恢复。

沈先生点头,表示理解,双方有聊了一会,楚锦河才送沈先生回去。

等回来的时候,主屋里张老三和程氏已经拉着辰生商量这件事情了,楚锦河进屋,听到的就是程氏在话:“这个沈先生是怎么回事,辰生才十二岁,怎么能出远门。”

辰生坐在她对面,站起身为沈先生辩解:“是我跟沈先生要去的,我们家现在越来越大,我接触的朋友们也身份越来越高,我和他们话我都有点融入不进去,我想沈先生的对,我自生活在农户家里,见识太少了,所以沈先生只提了一下游历的事情我就来了兴趣。”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还嫌弃我们把你生在农户了?”程氏看向辰生,皱起了眉头。

辰生一愣,无奈的摇头道:“娘,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想开阔一下自己眼界,三哥和三姐在我这般差不多的年纪都开始为家里的生计而奔走了,我只是出门游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娘你就让我去吧。”

程氏继续摇头,指着辰生道:“我让你去,不过得是你再大些再。”

辰生一时无言,把目光投向张老三和进门的楚锦河,里面是哀求他们帮自己两句话。

辰生长这么大还没出过秋水镇,楚锦河觉得让他出去见识见识也挺好,三房如今做大,接触的人越越来有有身份地位。

辰生接触的人也多了些少爷公子,他们在哪哪儿风景不错,哪哪儿人情味好时,辰生就很难接话了,这不是攀比,而是人家自然而然的谈资,所以交谈里辰生会产生一种见识少的自卑感,这是正常的,眼界的开阔对辰生成长和以后的发展都不是坏处。

张老三一向心软,他不明白利弊,但见到孩子哀求他他就心软了,一开始还不愿意让孩子出去的心也逐渐松动。

楚锦河摸了摸脸颊,觉得这游历百利而无一害,于是跟着程氏道:“娘,辰生想去就去吧,沈先生以前就常常游历大周河山,再让福跟着,多备些银钱不会有事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