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可即便是及时赶到的他,出手之后,也只救下了柳父和柳絮的幼弟柳明。
李司马所做的事情,却对整个柳家来,已经是大的恩情了。
军假司马,官名,东汉置,佐理军司马管理军务,凡是受朝廷命令出征的将军,其部属中不一定有五部校尉,但是,其部下一定有军司马。而军假司马和假侯都是军司马的辅贰官。
李司马之所以能够当上这个军假司马,就是凭借着这一手本事。哪怕他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军功,在被金珏特别任命为军假司马的时候,军中将领和士兵们也都没有任何的异议。而同他享受相同荣誉的,在金珏手下的亲卫中也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王朝。
不然的话,金珏不会以王朝是他的亲卫队长这样的身份,就任命他为军假司马的。对于这一点,军中的将领和士兵们也都非常地信服。有一个这样主官在身边,哪怕他不会带兵打仗,士兵们也觉得安心不是。而且,军假司马不像是别部司马这个官职,它只是一个辅佐官,并没有别部司马那样的独立领兵打仗的权利。
向柳父问明了情况以及行凶抢人凶徒的来历之后,激愤之下,李司马立即派人将魏延分给他率领的五百南阳兵全都召集了起来,气势汹汹地就找上了张家的门。担心李司马不会领兵,魏延还特意指派了一个善于打仗黄巾军老兵中的屯长作为假侯,作为他的副官,在作战的时候,替他指挥部队。
假侯,同军假司马一样,都是军中将领的副官,其职权主要是将领的信赖度而言。
当李司马带兵到了张家大门外时,张家人先开始都以为门外的都是乱兵,自然不肯开门。
这里是县城,不是乡里,任何一位主官都不会允许世家在城中修建磐堡,故此,张家院落也只是院墙高一些,大门坚固一些而已。
再了,有这个假侯在,即便张家的院落是磐堡,张家的家丁们也抵挡不住正规军的进攻。
只用了两刻钟,假侯让士兵利用巨木撞开了张家的大门,带兵攻了进去,这个时候,张老太爷才赶快站出来,主动向李司马他们服软。
剩下的事,李司马带人找到了张大公子居住的院落,一刀杀了企图阻拦他的张大公子,救出了柳絮。
在当时,张老太爷根本不敢什么,只能眼睁睁看着李司马杀了自己的儿子,救了那个扫把星,带着士兵离开了张家。
事情坏就坏在,李司马这子也是个急色,当晚就跟柳絮好上了。
转过来,听到刘晔要在城中审理魏延军中士兵伤害百姓的案子,张老太爷就认为自己报仇的机会来了,他认为张家别是在历阳县,就算是在九江郡也是有头有脸,张老太爷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徐州的郡守,他的门生故吏也有很多。
柳絮的父兄同时都丢了军中的职务,一是李术要清除袁术在城中残留的影响,自然要清退城中守军的军官,二就是张老太爷和李术相互勾结的结果。
刘晔要想占据这里,势必要与城中的世家们搞好关系。
很可惜,张老太爷料错了很多事情。
一,魏延帅兵占据历阳县,只是为了逼退孙策而已,他从来就没有想过长久地占据这里。
二,魏延其实比任何人都护短,如果他手下的兵做得不是太过分,哪怕是犯了金珏制定的军规,也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轻饶就轻饶,能不杀人就不杀人。
当然,有一条红线,魏延也亲自传达给了他手下的每一个士兵,那就是绝对不能残害百姓。
在略阳、在汉中,在巴蜀,金珏、魏延、成廉,傅干和傅彤,都是用手中的鲜血淋漓的屠刀,让手下的士兵们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
而南阳兵和淮南兵毕竟与魏延他们相处时间太短,又没有经历过像历阳城这样的战事,故此,在此战中,南阳兵中有个别老兵油子偏偏就不信这个邪,越过了红线,那就不要怪魏延杀人不眨眼了。
更何况,这次的案件,总体来是李司马这边占理,别是魏延,就连刘晔看过案卷后,心中也是杀意盎然。
为了一个女子,就杀了六个好男儿。别是已经死聊张大公子,刘晔已经打算借助这个案子,灭了这个张家,趁机好好地杀一杀淮南地区这些世家的风头。
反正,刘晔马上就要离开淮南,去益州了。对此,魏延不但没有反对,他反而是非常支持的。
正如公子金珏常的那样,东汉末年的世家,就连朝廷都敢不放在眼里,更何况,他们这些趁机起兵、占据郡县的草头王。地方上的世家只会支持像曹操、袁绍,孙策这样本事就是出自大家族的世家子弟,而像金珏、刘备这样的寒门子弟,根本就无法得到当地世家发自真心的大力支持。
魏延到了汝南郡,来自曹操和孙策两方的军事压力其实并不大,因为,在汝南郡东西两个方向上,有刘表和刘备两军随时都可以出兵支援他。
真正会给魏延制造麻烦的,就是汝南郡当地的世家。汝南郡是袁氏一族的故乡,是他们的大本营,袁家四世三公,其门生故吏更是遍布整个汝南郡。
对于魏延在汝南郡将要面对的复杂局势,金珏给了他两种选择,一是跟袁绍合流,主动与袁绍结盟,这样的话,他就可以得到汝南郡中世家的大力支持,和袁绍南北呼应。
袁绍一旦拿下公孙瓒,他下一个要对付的目标,不是吕布的并州,必然是占据中原腹心之地、将汉献帝掌控的曹操。
一则,大汉子不在自己手中,这个时候,袁绍已经感到了很多不便之处,他怎么可能容许这样尴尬的局面继续下去呢?
二则,并州贫瘠,拿下那里,也得不到太多的油水,而且,并州又有地势之险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