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金秋十月,稻浪金黄,山坳坳里的苏家村一派热火朝的景象。带着草帽搭着毛巾的妇女在田里挥舞着镰刀,手脚利落,唰唰唰的功夫,一捆稻子就被割好、捆好。
赤着脚的娃抬着中午就煮好并且在山泉里泡的透心凉的稀粥万分艰难的往田埂边走来,一不留神就崴了一脚。粥洒在手上,嬉笑间很自然的用嘴吮干净。继续跨过一垅一垅的田埂。
黝黑的汉子,牵绳套在肩膀上,手臂肌肉奋起,腮帮绷得紧紧的,在打着号子的帮手下,将装满粮的板车拉过七拱八凹的土路,拖往晒谷场。
晒谷场里年迈的老人正将稻谷摊的薄薄的。好使得稻子尽快干透。秋收抢的就是时间,老就是娃娃的脸,上一秒晴,下一秒下雨。稻子若是淋了雨,再一捂,很快就发芽了。这一年可就白干了。
苏家村在半山腰,都是梯田。山路漫漫,只能靠人工或者马将晒干的稻子弄到路边。然后找山脚下的拖拉机来拖。
苏安国躺在拖拉机上随着颠簸哼着曲,身下是今年刚打好的稻子,满满一车,晒的滚热的稻谷熨帖的其背部异常舒服。家中有粮、心中不慌。等卖完稻子就有钱了,明妹回来,正好给她置办两件体面的衣服。出门在外,不比他们在家,破洞补丁的都能凑合。再了又是一水灵的大姑娘,哪有不爱美的。
想到闺女苏妹,苏安国哼的更起劲了,他闺女可是这苏家村头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大专生。苏家村地处偏僻,祖祖辈辈土里刨食。90年扫盲风飘到了苏家村,来了支教老师办学,奈何没人去。谁也不信多识两个字就能吃上肉。最后村支书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外加支教老师描绘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多精彩。这才有了几家条件好点的送了孩子去上学
结果算算,这一两年的学费都够抱一猪仔回来了,于是上个一学期就辍学了。只有安邦家的子苏家宝上到三年级,识字无障碍后去城里打工了。
当时村里还伸长脖子观望了一段时间,随着家宝一年、两年......五年没回来,识字去外面的心思就如同被一盆冷水浇的拔凉拔凉的。家宝是安邦家那两口子唯一的根啊。这一去了无音讯的还不如当初就在苏家村种地呢。于是一时间辍学成风。支教老师脚底都磨穿了也没人理。
家宝妈坐在村口盼着。眼都要盼瞎了。大年二十九了还裹着棉袄等着,结果愣是将家宝给盼回来了。
苏安国到现在都还记得家宝回来那的情景:毛乎乎大领子的羽绒服一直拖到腿肚,脚上是锃亮的皮鞋,手里拎着七八个大袋子,最惊讶的是臂弯里还挽着一娇滴滴的城里姑娘。
安邦两口子被人戳了几年的脊梁骨终于挺直了,也不顾今儿是年,两口子挨家挨户的上门请,愣是将二十多户的苏家村人全请到家里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