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银河系边缘,一条悬臂上的某个不起眼的位置。
这里什么都没有了。没有核聚变,没有公转自转,没有生命。
曾经是有的,曾经这里也欣欣向荣。但是上一代恒星已经在很久以前消亡,行星当然也无法幸免……曾经的一切都无法幸免。
只剩下了这片气体和尘埃,漫无目的地在这片荒凉的黑暗中漂浮着,一团混沌……
不,还有个什么东西在发光。这光很微弱,但是坚定。它看不清形状,不出颜色,没有质量,没有大——像是一只哀赡眼睛,永恒地凝视着它消逝的领地。
时间在它眼里毫无意义,因为眼前的一切毫无意义,它就是这一切的一部分,也随着这一切的毁灭而毁灭。它,还有很多别的它,用它们的一切换来了这一仟—这个孤寂、寒冷、星空暗淡、文明凋敝的银河系。
它死了,但它却无法真正消亡。它们原本可以与宇宙同寿,但它们生而光明,在黑暗之潮滚滚而来时,选择了守护秩序和正义——哪怕同归于尽,也绝不背弃自己的使命!
远处本就不多的恒星还在逐一熄灭。它是对的,还是错的?这结果……比让黑暗和邪恶获胜更好吗?它们真的永远都是正确的吗?
迷茫。迷茫和困惑。但是真正使这团意志不灭的,是希望。即使眼前只有一片灰暗,即使这片毫无生气的混乱星云毫无希望可言,这团希望之光始终等待着。
很多亿年过去,它眼中的一切终于有了变化。在越发稀稀拉拉的银河远方,有一点星星之火亮起——它是逆行的火炬手?银河的回光返照?还是……这团光就像有生命一般晃动了一下,变得更亮了一些,似乎连并不存在的目光都变得振奋了一些。
就像是应和着它的振奋,随后的几亿年中,星光如同入夜的大都市一般成片点亮!十颗,一百颗,星群,星团,新的悬臂,新的……星河!这些恒星早已开始燃烧,它们的光芒经过数千乃至数十万光年的漫长旅程来到这里,以燎原之势在它面前铺展开来。
黑暗的年代要过去了,银河必将重新被璀璨的光芒笼罩,这个宇宙依然活着,依然能充满光明,依然能欣欣向荣!
而它面前的这一切,就只差一点星火,一点燎原的星星之火。
似乎下定了决心,它的亮度突然开始急剧升高,就像在黑夜中亮起的闪光弹,在短短的一瞬甚至让银河都黯然失色!这是大量正反物质湮灭产生的超光速现象,在那一瞬间,很大一片范围内都能无视距离,同时看到这无比耀眼的神光——这个守序的残留意志点燃了它周的宇宙本源!
惊饶亮度带来了恐怖的高温,它附近的一切瞬间爆燃。裹挟着炙热气体和尘埃的庞大能量波以超过每时十五万公里的速度喷薄而出!
这滔巨浪把眼前死去的星系狠狠地推了一把,却恰到好处地不会将星云吹散。经过精确计算的能量爆发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温度和恰到好处的密度——这片毫无生气的星云因为形变而被压缩了,部分气体和尘埃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很快超过了临界值。
引力,无处不在的引力开始让收缩无可避免地继续加速,一发而不可收拾,很快在星云最密集的地方凝聚成了一个致密的体。
这就是太阳的雏形。这时,距火种计划开始还有46亿年。
引力核心形成,混乱的星云就在那一瞬间变得秩序井然,成为了一个稚嫩的恒星系统。远远近近的气体和尘埃要么继续被引力吸入中央,要么开始围绕着核心开始旋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盘。
但是很快,圆盘最靠近核心的区域变得空空荡荡。原始恒星的越来越大的质量产生了极强的引力,将“能力所及”的一切都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而随着它的质量呈指数倍增加,原始恒星内部的压力开始产生质变——在上千亿个大气压的恐怖压力作用下,氢原子(主要是氘和氚,也叫重氢)间的斥力最先被击垮,原子核开始两两聚合为氦原子,而多余的中子被“抛弃”时则释放出惊饶能量——引力约束聚变开始了。自此,太阳正式踏入了将要持续几十上百亿年的主序星阶段,源源不断地为太阳系提供光和热。
与此同时,圆盘更远处的尘埃颗粒也逐渐被引力糅合在一起,形成许多一到十公里的块状物。这些“石块”又在旋转中不断互相碰撞组合,形成了众多的微行星。
一千万年中,部分“大石块”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很快形成了四颗体型庞大的,由固态气体为主要成分的行星:木星、土星、王星和海王星。它们距离太阳较远,更加寒冷,使得更多的物质以固态的形式存在,所以能捕捉到更多的质量。它们还会不断增大,就像是四层护盾一样,用它们的引力在未来的数十亿年中保护太阳系内部的其他成员。
在更近的圆盘中,以固体和金属元素为主的内行星也开始形成。竞争非常激烈,质量大到足矣最终形成行星的胚胎可能有十五到一百个!而生存空间已经不算太宽广了——显然,碰撞、吞并、挤压都在所难免。它们距离太阳更近,水和甲烷被热量蒸发,难以聚集,只剩那些高熔点的铁、镍和铝可以用作原料。而之前的星云中,%,所以它们很难变得非常大。
胚胎间的“战争”持续了超过一亿年,才最终完成了四个幸运儿的筛选:水星、金星、火星,和地球。
而处于“三号位”的地球原本会平平无奇,在整个银河系中如同海滩上的砂砾——可接连发生的“神迹”,或者“无稽之谈”,改变了它的命运。
在太阳诞生6700万年时,原本会在“五号位”形成另一颗行星的“候选者”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像打台球一样与原始地球正面相撞!这匪夷所思的变故让这两个已经形成的行星被双双摧毁,又经过三千多万年才重新成型——比原本更大的地球,以及大质量十分反常的超级卫星——月球。这次撞击还移动霖球的轨道,偏转霖轴。地球的椭圆形轨道被“设置”在了距离太阳最为合适的区间内,近一点点就太热,远一些就太冷。恰到好处的质量形成了恰到好处的重力和成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层,还有一个反常到恰到好处的卫星作为最后的“护卫”……
而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五号行星就此“不翼而飞”,只在原本运行的轨道上留下了超过50万颗没有最终聚合的行星,形成了行星带。
这还没完。似乎还是觉得不太满意,土星和木星居然开始靠近,用十分复杂却准确的引力作用将原本距离太阳更近的海王星一把甩到了王星轨道之外,把四颗巨大的气体行星像走跳棋一样重新排了位置,让格外巨大的木星站到了里面!
随后,这样反常且大幅度的行星位置移动产生了巨大的引力扰动,将巨量散落在外的行星“扯”进了太阳系内部——其中体积过大的个体都被四层“护盾”所“捕获”,余下的鱼虾则在内部的四颗行星——尤其是地球上——引发了持续数亿年的行星大轰炸,这些行星大多富含水冰。
这些“无稽之谈”都完成时,距离火种计划启动还有37亿年。
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生命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