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八十八章强敌环绕写三国
杀气很细微,淡淡的,如有若无,若非王宇经过的大风大浪太多,也感觉不到。
“就在书房中吗?”
王宇脚下只是凝滞了一下,旋即恢复了平静,走了进去。
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王宇认为,对自己心怀杀意者,送他去见上帝是最稳妥的处理办法。
王宇并不急着寻找潜伏起来的刺客,这个年代的建筑七梁八栋,房梁、房顶上多的是藏饶地方,再加上书房的使用面积就达到了三百平米以上,又有不少书柜、书架,屏风、床榻,书房外还有走廊、露台,如果特意寻找也要费一番功夫。
王宇要做的是,把刺客引出来。
王宇照旧净手、熏香之后,才不紧不慢的坐在了案几前。
繁琐的仪式或许会占用一点时间,却会沉静心灵,调整心境,让自己进入更好的创作状态。
但这一次,王宇其实是故意做给潜伏者看的。
王宇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或许是甄家派来窥伺自己的人,或许是今早那些伪装成拜火教教徒的匪类同党,但对方对自己有敌意是一定的。
此时,王宇已经推算出今早在萧家发动袭击,杀了两个护院,伪装成侍女、护院的三人身份。
他们肯定不是拜火教的人,而是与梁山有关,那个矮胖子甚至就是梁山某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原因很简单,虽然王宇没有特意隐藏身份,若是不知道根底的人,也很难找到萧家来,毕竟,当时上官文渊帮着王宇出版《射雕》时可是做了防火墙的。
便是到了现在,萧家两位奇葩老爷也不知道出版《射雕》的店铺,背后站着上官文渊和文青山,否则,萧奇楠也不敢夸口递一张贴子进金陵府,就能让那些店铺歇业了。
对方也不可能从唐川诗会知道王宇的身份,因为对方已经潜伏了不短的时间,时间对不上。
最重要的一点,拜火教教众似乎也没有必要在行藏暴露之后,还要背诵一段经文,暴露自己的身份。
这种给人家扣帽子的行为太过想当然,应当出自一个智计拙劣,却自认智计无双之饶手笔。这样肤浅的策士,心思诡谲的世家大族应当是不屑于用的,王宇很容易把此人跟梁山的坏水军师吴用联系起来。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梁山众人与王宇打过照面,甚至王宇劝武松退伙,跟梁山算是有了因果。
梁山应当是为了这些,找出了凌霄公子真身所在,甚至安排人手混进萧家伺机报复,或者逼王宇上梁山。
总管梁山逼人上山入伙的方式,要么栽赃陷害,污蔑人家私通反贼,要么冒名顶替以人家的名义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把人逼得走投无路才跳出来搭救,今早萧家的事,与梁山的过往何其相似?
但王宇仍不能确定,书房中的潜伏者就是梁山派来的杀手,以武松的实力对比,书房里的潜伏者专业水准高了些。
就在进门前,王宇从瑶琴、灵棋头上拔下了两枚巧的铜簪。
身为华夏王牌特工,特种兵必备的飞针技能,王宇也是大师级的,两枚簪子足以干很多事了。
“我写书时,不喜欢被人打扰,你们都退下吧!”
王宇为了冲突起来不会误伤,挥手斥退了琴、棋、书、画和春泥、秋燕。
现在王宇在用排查法,看看六个侍女离开之后,杀气是否依旧存在。王宇没有在这六个人身上感到杀气,却不会放松对她们的警惕。
同样,这也是对六个侍女的保护,话已经到这里,若是还有人不听王宇吩咐,私下来到书房,等到动起手来,出现了损伤,那也是自找的,怪不得王宇。
听了王宇的话,春泥、秋燕当先低头恭敬的倒退着出了书房。
琴、棋、书、画四女还有些不情愿,却也不得不起身告退,墨画甚至还嘟着嘴,一幅娇蛮的样子。落日前,在府门外她们已经见识了王宇的文采,自然想亲眼看到王宇怎样书写新的着作。
王宇来到书案前挺身端坐,左手袖内藏着两枚发簪,右手手中毛笔却在砚台中画着圈,精神却早就飞到了其他去处。
赶走了六个侍女,书房彻底静了下来,偶尔可以听到烛花炸开的声响,王宇彻底静下心来,仿佛在沉思要动笔写的内容,实则却是仔细留心书房内潜藏的危险。
随着皇龙惊诀真气流到耳部,王宇竟然惊讶的发现,在这座足有三百平米的宽敞书房之内,隐藏着的气息不是一道,而是三道。
“这就有趣了,后面发现的两个潜伏者会是谁呢?竟然能做到杀气内敛的境界,比第一个潜伏者实力高多了。单凭他们表现出的实力来看,都是高手才对,必须制造破绽,让他们先动,后发制人。”
王宇心念电转间,手中运笔如飞,写起了《三国》。
纵然强敌在侧,王宇也不会放低要求,全盘抄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虽然写的精彩,是华夏的四大名着之一,但是,在王宇看来,作者罗贯中的见识却是受到历史局限,有些不足了,至少过于尊刘遏曹这一点就不可取。
成年饶世界,没有非黑即白的世界观,非此即彼那是孩子的游戏,人性本就是复杂多变的,不能以某人对一件事的态度,就对他盖棺定论。
以此标准衡量,罗版三国,反而没有后世网络上很多遵循三国历史、人性改编出来的故事有趣。至少,在某些地方不会犯幼稚病。
王宇会大幅度改写三国,只是大致故事情节发展,还是要按照原着来写的。
待到王宇写了桃园三结义之后,心念一动之下,又写关羽特意铸造了八十二斤的冷艳锯,又名青龙偃月刀。
便在这时,王宇听到监视者的呼吸声有些紊乱。甚至听到有人在嘴里咕哝,“不是二十八斤的马槊吗?宋国人就会吹嘘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