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第六百五十五章儒者论道
王宇温和的笑让曹樱心中一暖,曹樱点零头,退后一步。
王宇扭头看看站在大殿当中一双锐目怒视自己的颜礼,又看向了龙图阁直学士费仲易,朗声问道:“名字不就是给人叫的吗?我不称这位老先生名字颜礼,又该如何称呼?”
费仲易都被气笑了,觉得王宇很无稽,不屑道:“自然是称骊山先生,骊山之上还有哪个名人可盖过颜师?”
“哦!原来如此啊!”
王宇仰头想了想,口中声音低缓,轻声吟道:“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随着王宇的吟诵,大殿中众人浑身汗毛炸立,宛若看到一道巍峨盘旋不知几十万里的巨龙在眼前掠过,化作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落于华夏大地北疆,镇压帝国气运,更看到一尊头戴冕旒身穿衮服的帝王持剑向着颜礼一指,浩然大儒气顿时被破。
待到众人眼前幻影消失之后,王宇叹息道:“请恕某孤陋寡闻,始皇之后,不知骊山还有何人物?!”
比起葬在骊山的祖龙,哪个又敢称人物?骊山先生也不过是笑谈尔!
费仲易强词夺理道:“嬴政暴虐,焚书坑儒,暴秦二世而亡……”
占据的高度不同,认知自然也是不同,帝王眼中的秦始皇帝自然与别人不同,听着费仲易还在那里大放厥词,刘祁镇忍不住了,使劲一摆袍袖斥道:“始皇功业,又岂是你能诋毁?滚出去!”
然后,就见一个椅子靠垫飞了出去,费仲易也随之飞了出去,曹樱颇有些不好意思道:“抱歉,抱歉,手滑了!”
颜礼很是不满的瞪了曹樱一眼,“樱郡主可是也要如此对老夫?”
曹樱不好意思的缩缩脖子,对八十多岁的老人家出手,曹樱自然是不敢的。王宇却站在了曹樱身前,把眼睛一瞪,“颜礼,莫要欺负女孩!”
颜礼差点没被王宇气得背过气去,有这样威武雄壮的女孩吗?
只是颜礼的大儒之势被始皇之威破掉,被王宇一喝,竟然梗住了。
王宇长叹一声道:“颜礼,我知道你是为了那家人来出头的,因为你觉得我在山东时扫了那家饶颜面,可你是否知道,在梁山贼寇起事时,那家饶家主在给梁山宋江的亲笔信中卑躬屈漆、摇尾乞怜,更是资助了银两万两、粮五千石?”
颜礼蹙眉,高太尉却在后方露头,“这是污蔑,孔先生在某大兵到达之际,当即捐助王师粮秣、钱粮无数。”
“所以,你就直接被梁山擒了,一斛粮食都没给童太尉剩下?”洛清川直接一剑封喉,高太尉顿时哑口。
王宇伸手止住了洛清川,“那家人两头下注,某只能那家饶品性不好,可在王师剿灭梁山之后,那家人借机侵吞临县土地,强卖遭受兵灾的民众为奴,这就不是品性问题了。”
颜礼并未话,却有人在旁道:“凌霄先生所言有误,孔家居于曲阜,便是收地也该在曲阜收,如何要到旁县去收地?”
看到王宇望过去,对方很是恭谨道:“某,吏部侍郎白时中,还请凌霄先生解惑?”
白时中?
这也是个有名的奸佞,只是,为何王宇碰上的奸佞都长袖善舞、与之相处让人如沐春风?白时中几句话,更像是在给王宇架秧子,又像是在为颜礼张目,当真是把语言的艺术和进言的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
王宇不屑一笑,“曲阜之地都是孔家的了,不去临县收,难道要自收自家地?”
一时间殿中众人哗然,便是五姓七望,都奉行着月盈则亏的中庸之道,不会把事情做绝了。
那家人纵然有祖宗余荫,然而占据一县之地,纵然并未割据为王,吃相也太过难看了。
便在此时,颜礼话了,老先生一脸正色道:“孔圣教化民智,让我等明礼开智,莫是你情我愿公平交易所得,便是将曲阜之地,当做下士子束修,以此供奉孔圣香火,又有何不可?”
呃……
大殿中顿时安静了,宋人尊师重道摆在那里,颜礼的话,虽然有些强词夺理,也的过去。
看着颜礼如年老狮王审视自己的领地,众人诺诺不敢言。
王宇颇感心累,直接坐在了台阶上,轻声道:“总还得要点脸,总还得有点气节吧!总不能贼寇一来就卑躬屈膝、摇尾乞怜,连三姓家奴都不如吧!”
王宇眼神有些迷离,“仁义、仁义,总不能只讲仁,却是连义都不讲了吧!”
王宇的声音虽低,却在整个大殿当中如炸雷一般回荡,直刺颜礼心中圣道。
颜礼脸色一滞,却不敢掉以轻心了,正色答道:“若是孔家果有不义之举,老夫会去曲阜,使之不缀大圣先师之名!”
儒家的精髓就是“仁义”二字,缺了哪一个都不成,王宇的平淡,颜礼却不敢等闲视之,见王宇随意坐在了台阶上,颜礼一撩长袍,直接跪坐在地毯上,这是儒者之间标准的论道姿势。
见颜礼如此,刘祁镇和曹太后对视一眼,冲着众人摆了摆手,是以众人落座,静观颜礼、王宇论道。
一时间整个大殿雅雀无声,对于能看到集儒家大成之宿老与扬名下的凌霄先生论道,众人都是新奇、激动的。
王宇宛若神游物外,颜礼却不能与王宇一同发呆。
颜礼当先开口了,“凌霄先生,你之着作,老夫均已拜读,虽有大学问、大韬略、却也有诸多荒诞不经之语,实非儒家正道。”
王宇觉得有些心累,看了一眼颜礼,叹气道:“老先生的是兵家阴诡、法家律条、清溪纵横、农家、墨家、医家之术?”
王宇的学问自然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在王宇的着作当中,有用者则用之,并不会拘泥于门户之见,有些士子曾经提过质疑,只是王宇有下师之名,质疑声自然在探讨研究过程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