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兴汉使命 > 兴汉使命最新目录

第23章 泰山之行【热烈祝贺风过无墨成为本书第一位打赏的书友,首位粉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离开沥阳之后,郭嘉的苦日子又来了。

刘正变着花样给郭嘉加练,以耗尽最后一丝力气为基本目标。

一路之上,郭嘉不停的喊着:“郭嘉苦,郭嘉累,郭嘉长跑活受罪!”

刘正不为所动,坚持让郭嘉每都要完成特定的训练项目。

几之后,刘正带着郭嘉住进了泰山脚下的客栈里。

第二早上,郭嘉照例在双腿之上绑好沙袋。

刘正:“今不用训练了,带你爬山去。”

郭嘉问:“团长,咱们也算是时间紧,任务重,怎么还有心情游山玩水?”

刘正:“孔圣人曾经过:登东山而鲁,登泰山而下。想要开拓进取,就必须要登上泰山之巅。”

郭嘉听了刘正的话,表示压力很大,带着沙袋登山,可比训练艰难多了。

泰山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更是世人眼中离苍最近的地方。

黄帝登山获得了民望,华夏文明从此生根发芽,成为了主流。

舜帝巡狩,更是把封禅泰山作为正统传承的象征。

秦始皇雄才大略,结束六国纷乱,华夏重归一统,也没有忘记在泰山之巅留下封禅石碑,向下人宣示统治的合法性。

汉武帝封狼居胥,站在泰山顶上向世人阐明丰功伟绩。

光武中兴,更是借此与先辈们比肩。

然而章帝和安帝,既没有开疆拓土的不世之功,也没有教化百姓的旷世之举,却试图附骥前人,反倒贻笑大方。

迈步登上泰山的刘正,此刻感觉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凝聚在心头。

刘正想起了一个传:泰山,非命世之才不可入。

郭嘉跟在刘正的身后,亦步亦趋,汗水湿透了衣衫,落入山路两旁,与泥土混合在了一起。

两个时辰之后,两冉了泰山之顶,乘兴游访龙泉,并取水一瓢饮,略解口渴之后,继续游走,遍赏所有的奇观。

更是登上玉皇顶,览阅封禅碑文,对先辈们的敬仰之情,与那晚霞夕照互相映衬。

正在这个时候,一位道士打扮的少年找到了刘正二人,并且对刘正:“公子,家师有请!”

刘正不敢怠慢,忙尾随道士朝着一片建筑走去,只见最前方是一块八卦状的巨石,中间刻上一个道字,那上面气蕴流转,很是不凡。

八卦石前有一个玉石蒲团,上面盘腿坐着一位青丝老人。

左手捏着印诀,右手拿着拂尘,口中念念有词,自称是那太平清道领的要诀。

刘正慕道之心已久,忙上前施礼:“涿县刘正,见过道长!”

那道士睁开了眼睛,放出两道精光,手中拂尘一扬,宣号:“无量尊,老夫左慈!”

刘正问:“道长相召,不知所为何事?”

左慈起身,左手指向苍,问刘正:“涿县刘佑兴,尔可知命?”

刘正茫然,只得如实回答:“刘正不知!”

左慈挥动拂尘,于道观前一众封禅碑侧立新碑一块,左手食指对准苍,引雷一道,在新碑上面刻下了“兴汉”两个大字,随后笑看着刘正,久不言语。

左慈见刘正无动于衷,当即一声暴喝:“刘佑兴,命既定,还不快快落款,承接华夏气运!”

刘正不敢怠慢,挥动梨花枪,迎着夕阳,刻下了“使命”两个字。并且在右侧题:涿县刘正。更在石碑上留下了:光和六年正月。

就在月字最后一笔完成的瞬间,刘正感觉到,自己的身上多了一种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从与左慈的交谈之中,刘正才得知,道观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守护封禅石碑,替华夏掌管下气运。

乌角先生左慈左元放,便是这一代的守碑人。

夜宿道观,遍赏星宿,与郭嘉对饮,与左慈师徒谈地,一夜未睡,静静的等待着日出那一刻的来临。

好在公作美,云霞兆瑞,紫气东来,令道观上下熠熠生辉。

刘正手持梨花枪,站在“兴汉使命”石碑前,任凭初阳的红晕笼罩在浑身上下。

被异象惊醒的左慈放声大哭:“意如此,奈何!奈何!”

郭嘉更是伏身地上,大声呼喊:“主公威武!”

刘正转身,威风无限,单手平托,声若惊雷,只出了两个字:“平身!”

郭嘉得了谕旨,这才浑身轻松,侍立在刘正身侧,定了主臣秩序。

至此,郭嘉郭奉孝得了从龙第一功。

左慈方外之人,并没有计较其中的名份。

亮之后,刘正遍寻左慈师徒而不得,原来他二人早已悄悄的离开晾观,从此杳无音信。

八卦石下留有一偈:

兴汉承使命,必将起刀兵;

横尸百万日,切莫忘苍生。

刘正心有所感,用丝帛抄录偈语,贴身收藏,日日垂阅,以作警醒。

泰山之巅诸事已毕,刘正便带着郭嘉下了泰山,直奔泰山郡治而去。

此时的泰山郡丞,便是诸葛亮的父亲,巨儒诸葛珪。

诸葛珪先得长子诸葛瑾,光和四年,次子诸葛亮降生,如今这诸葛亮一岁多了,性自聪慧,圣人经传,听父亲读过一遍之后,便能呀呀学语,陆续背颂,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只可惜年岁太,无法拜师。

诸葛珪对诸葛亮期望很高,便把他带在身边耳提面命。

这一日,诸葛珪正在家中教诸葛亮修习经文,忽闻家人来报:“大人,有客到!”

诸葛珪抱着诸葛亮来到了会客厅中,刚要问话,却没有想到,一向安静的次子,居然破荒的嚎啕大哭,怎么哄都无济于事。

诸葛珪略通望气之术,有识人之能,观刘正气象,便知道他与诸葛亮生犯冲。

诸葛珪见诸葛亮哭个不停,只得命家人抱走,却对刘正这两位不速之客心生怨愤。

诸葛珪请刘正二人坐下,又命家人奉茶,然后才互道名姓。

诸葛珪恨刘正吓哭幼子,心中有气,故意刁难他:“佑兴从名师,习文武,因何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刘正反驳:“磨刀不误砍柴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诸葛珪又谈起了下大势,向刘正请教解决的办法。

刘正认为,腹中已烂,唯独四肢健全,纵是神医妙手,也是无能为力。

诸葛珪崇尚汉制,便问刘正:“如何才能兴复汉制?”

刘正回答:“已经没有良策了,只有另起炉灶,再创新。”

诸葛珪又问:“兴汉又待如何,下世家又该何去何从?”

刘正:“能教化则教化,屡教不改的,就杀掉吧!”

诸葛珪大怒,问:“这下世家,有如汉室这棵大树上的树枝,若是尽斩枝丫,大树如何能够继续存活下去?”

刘正回答:“枝叶过于繁茂,而主干日渐消瘦,大厦将倾,这是祸乱的根源。”

诸葛珪叹了口气,接连数问。刘正均以自己的见识作答。

诸葛珪泪流满面,对刘正:“你也是世家之一,为什么却容不下下世家?”

刘正大声回答:“我愿意华夏人人以下大义为先,而不是光宗耀祖为要。”

诸葛珪久劝无果,便对刘正:“下思想,百家争鸣!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诸葛家的人,必定会抗争到底!”

刘正:“拭目以待,若是诸葛家与我为敌,大家各凭本事,下大势由我来定夺,若是谁人不服气,尽管来战!”

这是刘正第一次向世家下战书,世家的野蛮生长,已经危及到下饶命运了。

诸葛珪端茶送客,刘正拂袖而去。

来也奇怪,当刘正踏出诸葛家的那一刻,一直哭个不停的诸葛亮,居然停止了哭泣,反而破涕为笑。

诸葛珪见识了诸葛亮的神奇表现,更是认定了与刘正为敌的想法,为了表彰诸葛亮,诸葛珪乘兴为诸葛亮赐字孔明。

离开了诸葛府之后,一直闷闷不乐的郭嘉问:“团长,我观那诸葛君贡,名不符实,为什么能得到你的看重?”

刘正回答:“我一直以为郭奉孝奸似鬼,没有想到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郭嘉问:“莫非团长看中的,另有其人?”

刘正回答:“就是那个哭声嘹亮的婴孩。”

郭嘉问:“那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刘正:“他能从我身上感应到诸葛家族未来的命运,这才伤心哭泣。”

郭嘉对刘正的识人之能深信不疑,却是不相信诸葛亮值得一提。

刘正心想,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如今郭嘉气势正盛,卧龙在这个时候见识郭嘉,怎么敢朝夕相处。

于是就痛哭一场,绝了诸葛珪北上的心思。

替郭嘉答疑完毕之后,刘正就开始了与兴汉精灵的日常对话。

刘正问:“姐姐,怎么那诸葛亮见了我就哭,也太不给面子了?”

兴汉精灵回答:“宿主以消灭世家,扼杀汉人衰败的根源作为神圣使命;诸葛亮则以保全世家,恢复前汉旧制为己任。你们可是生的冤家对头。如今那诸葛亮没有长成,见了你肯定是斗不过的,卧龙神童,当然会拿出最有利的武器来对付你。”

刘正笑了笑,问:“这算什么交手?”

兴汉精灵:“诸葛亮这一哭,你可就无功而返,还收获了一群看得见,或者是看不见的敌人。”

刘正问:“姐姐,你这次出来,有什么要跟我的吗?”

兴汉精灵:“宿主惹哭了诸葛亮,开启剧情:道不同不相为谋。系统发布任务:收服诸葛亮,任务有效期为卧龙归心截止。”

刘正突然开玩笑似的问:“姐姐,我觉得这任务的难度,可比娶你还要困难无数倍?”

兴汉精灵回答:“宿主须知:任务的难度和奖励,是成正比的。难度越大,好处越多。”

刘正见诸葛亮现在见了他就哭,只得暂时放弃了收服诸葛亮的想法。

泰山郡治一行,收获了一脸失望。

前面的路,越来越困难了,刘正终于打起了精神,斗志昂扬的离开了泰山郡,走向了胶东大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