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日常种田 > 日常种田最新目录

第228章 太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谢慈这时道:“应该是皇帝知晓卜式不晓兵书,所以才没有应。”

听到谢慈的话,慕容楮道:“有道理。”

虎子和易筐闻言也道:“对。”

张行安在旁应声不言。

谢慈道:“卜式既有了这等重要的官位,见到许多郡国反映县官作盐铁的不好,如铁质量差,价钱贵,还有的让百姓买卖。”

“而船有算赋,以船运货的商人少,商品昂贵,于是通过孔仅上书反映船只征收算赋的事。天子因此对卜式很不满意。”

易筐道:“卜式不知道?”

虎子道:“应该知道。”

慕容楮道:“但是应该有什么原因。”

张行安问:“你认为会有什么原因?”

慕容楮摇头道:“不知道。”

谢慈接着说道:“朝廷接连打了三年仗,杀了西羌的兵马,灭了南越国,番禺以西到蜀南设了十七郡,姑且按照他们原来的风俗加以治理,不征收赋税。”

“南阳至汉中之间旧有的郡县各自担与自己毗邻的新设郡中吏卒的薪俸、食品、钱物,以及驿传所用的车马等的一切费用。”

“而新设郡县还时常有小规模的反叛,诛杀官吏,汉朝调发南方的官吏兵卒前往,每年有万余人,费用都靠大农支给。”

慕容楮听着问:“卜式呢?”

易筐道:“是啊?”

张行安也问。

谢慈没有回答,只道:“大农以均输法调各地盐铁所得,以补充赋税的不足,所以才能应付得了。然而士兵路过的县城,不过到供给无缺就是了,再也谈不上遵守赋税成法了。”

“元封元年,卜式贬官为太子太傅。而桑弘羊任治粟都尉,兼领大农令,完全代替孔仅管理天下盐铁。”

慕容楮皱眉道:“皇帝没有怪罪?”

虎子道:“卜式贬官为太子太傅?”

张行安道:“这算是怪罪吗?”

慕容楮道:“不算。”

易筐道:“应该算了。”

谢慈道:“由于各地官员们为商,所以价格涨落很快,而天下所缴赋税有的还不够偿还转运的钱,桑弘羊于是请求设立大农部丞官数十名,分别掌管各郡国的大农事务,各又往往在主要县分设立均输官和盐铁官,命边远地区都以物价贵时,商人从该地区向外地贩运的物品为赋税,而最后由朝廷。”

“在京城设立平准机构,总天下输纳来的物品。召雇工官制车辆等物,都由大农供给费用。大农所属各个机构全部垄断了天下的货物,物贵则卖出,则买。”

“这样,富商大贾无从得利,就会反本为农,而所有商品都不会出现价格忽涨忽落的现象。由于天下物品价格都有其制的缘故,所以称之为平准。”

“天子认为有道理,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天子巡游向北到朔方郡,向东到太山,又巡行海上,以及北部边郡,然后归来。所过之都有赏赐,用去帛一百多万匹,钱、金以亿计,全由大农支出。”

慕容楮道:“所以这么看,还是桑弘羊最聪明?”

虎子道:“应该是。”

易筐道:“不一定。”

张行安道:“对。”

谢慈道:“弘羊又请求允许吏得以缴纳粮食补官,以及罪人纳粮赎罪。命百姓能向甘泉宫的仓库缴纳多少不等的粮食,得以免除赋役,不于告缗令的影响。”

“其他郡县的百姓则各交纳,各纳粮,山东漕运到京的粮食每年增加了六百万石。一年之中,太仓、甘泉宫仓堆满了粮食,边境剩余的粮食和其他物品,按均输法折为帛五百万匹。”

听到这,慕容楮道:“我认为是桑弘羊聪明。”

易筐道:“我不认为。”

虎子和张行安不说话。

谢慈道:“不向百姓增收赋税而天下用度满意,于是赐给桑弘羊爵为左庶长,金二百斤,这一年有轻微的旱灾,天子派遣官员,卜式说道县官应该以租税为衣食,如今桑弘羊使官吏于列肆中买卖货物,得之利,将桑弘羊杀了,天才会下雨。”

听到这,众人一愣,慕容楮问:“那皇帝真的杀了桑弘羊?”

谢慈道:“没有。”

闻言,众人应声。

这时易筐看着书道:“太史公曰农工商之路,而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得而记云。故书道唐虞之际,诗述殷周之世,安宁则长序,先本绌末,以礼义防于利。”

“事变多故而亦反是,是以物盛则衰,时极而转,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禹贡九州,各因其土地所宜,百姓少而纳职焉。”

谢慈认真听着。

易筐道:“汤武承易,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为治,而稍陵迟衰微。齐桓公用管仲之谋,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君。”

慕容楮也道:“自是以後,天下争於战国,贵诈力而仁义,先富有而後让。故庶人之富者或累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而灭。”

虎子道:“以至於秦,卒并海内。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钱,或布,或刀,及至秦,一国之币为等,金以溢名,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币。”

张行安道:“而珠玉、银锡之属为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於是外攘夷狄,兴功业,海内之士耕不足粮饟,女子纺绩不足衣。”

“古者尝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上,犹自以为不足也。无异故云,事之,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易筐道:“平准之立天下,既县官,或其名刀布,增算告缗,裒多益寡,弘羊心计,卜式长者。”

四人看着书说完,看向谢慈。

谢慈道:“这说的是太史公说农工商之间贸易有路了,就有金钱刀布等货币产生。这是很久的历史了,自高辛氏以前年代太远,无从记述。”

“所以尚书最早讲到唐虞时期事,最早讲到殷周时期事,一般是世道安宁则按序中的长幼序尊卑,先农本而后商末,以礼义为限制物利的堤防。”

慕容楮道:“这说的也是卜式的事?”

谢慈道:“有关。”

慕容楮听明白了,便不言了。

谢慈道:“世道不好就会与此相反,所以物太盛就会转为衰落,时事达就会转变,一质之后有一文,与终后有始,始后有终的始之变是一样的。”

“禹贡中的九州,各据其土地所适宜、百姓所多所少缴纳职贡。商汤和周武王承前朝弊政之后有所改易,使百姓不致疲弊困乏,各都小心谨慎地致力于自己所从事的,而与禹时相比,已衰落的迹象了。”

易筐道:“对。”

张行安应声。

谢慈道:“齐桓公采用管仲的计谋,统一货币,从山海的事业中得财富,以朝会诸侯,利用区区齐国成就了霸主的威名。”

慕容楮道:“齐桓公?”

虎子道:“没错。”

谢慈道:“魏国任用李,充分利用田地,成了强国,从此以后,在战国时期天下相争,以诡诈武力为贵,轻视仁义道德,以富有之道为先,以让等礼仪为后。”

“所以百姓富有的家财上亿计,而贫穷的糟糠之食尚不能有,诸侯国强大的或至并吞诸小国而使诸侯称臣,弱小者有的至于亡国。”

“延续到秦,终于使海内统一,虞、夏时的货币,此外或者用钱,或者用布、或者用刀,及至到秦朝,一国货币分为二等金以为单位,是上等货币,铜钱上的文识为半两,重量与文识相同,是下等货币。”

四人听着点头应声。

谢慈继续道:“而珠玉、银锡之类只作为装饰、作为宝藏,不作货币。然而其价格随时不同,于是外对夷狄作战,内建立功业,天下百姓尽力耕田不够供给粮饷,纺织不足衣。”

“古时曾经尽天下的资财以奉给天子,天子仍以为不够使用,没有别的缘故,主要是当时各事务互相影响,共同作用造成的,有什么可奇怪呢。”

慕容楮道:“说的对。”

易筐道:“确实。”

虎子和张行安点头道:“没错。”

谢慈问道:“你们听明白了?”

众人应声道:“听明白了。”

谢慈道:“那就行。”

说完,谢慈拿起一本书道:“我给你们讲这本书吧。”

众人点头道:“好。”

谢慈拿着书看了看,道:“自孔子逝世后,他的七十余名学生纷纷散于诸侯,成就大的当了诸侯国君的老师和卿相,成就士大夫,有的则不仕。”

“所以子路在卫国为官,子张在陈国为官,澹台子羽在楚国,子夏在西河,子贡终老于齐。像田子方、吴起这些人,都曾于子夏之辈,然后为诸侯国君的老师。”

“那时只有魏文侯最虚心学习,后来趋衰在秦王,战国时天下群雄并争,学已经得斥,但是在齐国和鲁国一带,学习它的人独独不曾废弃。在齐威王、齐宣王当政时期,孟子、荀子等人,都继承了孔子的事业而发扬光大,凭自己的学说显名于当世。”

慕容楮道:“有的不仕?”

张行安:“田子方?”

虎子道:“孟子,荀子?”

易筐听着三人的话不语。

谢慈点头道:“申公是鲁国人。高祖走到鲁国,申公以弟子跟着老师到鲁国南宫去拜见他。太后时,申公到长安求学,和刘郢同在老师浮丘伯门下。”

易筐道:“申公?”

虎子问:“你知道?”

易筐摇头道:“不知。”

慕容楮道:“我知道啊!”

张行安道:“我也知道!”

虎子问两人,易筐没说话。

谢慈道:“后刘郢为楚王,便让申公为他的太子刘戊的老师。刘戊不好学习,憎恨申公,等到楚王刘郢去世,刘戊立为楚王,申公就回到了鲁国,在家中教书,终不出家门,又谢绝一切宾客,唯有鲁恭王刘余招请他才前往。”

“从远方而来向他求学的弟子有百余人。申公只讲词义,而无阐义的着述,凡有疑惑,便阙而存之,不作传。”

慕容楮道:“楚王为何憎恨申公?”

谢慈道:“我不知道。”

说完,道:“兰陵人王臧向申公学诗之后,用它事孝景皇帝,为太子少傅,后免官离朝。当今皇上刚即位,王臧就上书请求在皇宫为皇上值宿。”

“他一直升迁,一年便到了郎中令。而代国人赵绾也曾向申公学习诗,他为御史大夫。赵绾、王臧请示皇上,想建造明堂用来召集诸侯举行朝会。他们不能说服皇上同意此事,就举荐老师申公。”

虎子问道:“然后呢?”

谢慈说:“然后皇上派遣使臣携贵重的束帛和玉璧,去请申公,赵绾、王臧二位弟子则乘着普通的驿车随行。”

“申公来到,拜见天子。天子向他询问社稷安危之事,申公当时已年高八十多岁,人老了,他回答说当政的人不必多说话,只看尽力把事办得如何罢了。”

张行安道:“我不明白。”

慕容楮道:“我也是。”

谢慈道:“这时天子正喜文词夸饰,见申公如此答对,默然不乐。但是已经把申公招到朝廷,就让他为太中大夫,住在鲁邸,商议修建明堂的事宜。”

“太皇太后看重老子学说,她找出赵绾、王臧的过失来责备皇上,皇上因此停止商议建造明堂的事,把赵绾、王臧都交给刑部,后二人皆自戕。申公也以病免官返回鲁国,数年后逝世。”

虎子道:“什么?”

易筐道:“太皇太后?”

慕容楮皱眉。

谢慈说:“申公弟子拜为博士者有十几人孔安国官至临淮太守,周霸官至胶西内史,夏宽官至城阳内史,砀鲁赐官至东海太守,兰陵人缪生官至长沙内史,徐偃官至胶西,邹人阙门庆忌官至胶东内史。”

“他们管理官吏和百姓都清廉,人们称赞他们好学。其他的学官弟子,品行虽不,但是官至大夫、郎中和掌故的人也有百余。他们讲解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大多都依循申公的见解。”

众人应声,没有说话。

谢慈道:“清河王刘承的太傅辕固生是齐国人,孝景帝时拜为博士,他和人在景帝面前争论,说汤王、武王并不是秉承天命继位天子,辕固生反驳说不对。那夏桀、殷纣不德,天下人的心都归顺商汤、周武,商汤、周武赞同天下人的心愿而杀桀、纣,桀、纣的百姓不肯为他们效命而心向汤、武,汤、武才立为天子,这不是秉承天命又是什么。”

虎子问:“那这些话对吗?”

慕容楮道:“是啊?”

张行安说:“是皇帝不仁德,百姓才向汤、武的。”

易筐也道:“没错,还有,景帝认为这些话对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