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中都凤阳,以前被流寇攻破之后,新修建了城墙,但是质量堪忧,不到两轮炮火,就被打塌了。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南明就只剩下扬州府一带了,而且还是岌岌可危。
明廷根本派不出援军,剩余的明军都在巩固长江防线。
至于郑芝龙的水师刚从福建出发,前往东海。
而华夏军在知道郑芝龙会北上的时候,就占领了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并且在上面构筑炮台。
七月,此时的江淮地区开始下雨,前往扬州的军队行进十分缓慢,而且黄河的水患也快到了。
刘元昭只好让大军停止了进攻,并且让军队回撤。
崇祯在知道华夏军撤退之后,松了一口气。
九月,黄河就像脱缰的野马,肆意驰骋,导致华北平原洪涝不断。
还好刘元昭提前做了准备,只是土地被淹没,人员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灾难发生时,华夏朝廷就准备好了赈济灾民的粮食,少部分大米,其他都是杂粮,土豆,番薯,玉米等等。
同时以工代赈,治理黄河,清理淤泥等等。
并且在关中地区大规模种树,恢复土地肥力。
至于东北地区,刘元昭定下计划,对东北的冻土进行开荒。
而在南明朝廷,那是一刻都不的停歇。
自南明南迁之后,一开始虽然崇祯有大军压制,但是现在,大军折损殆尽,训练心得军队,反而让南派势力增强。
在短短一个月内,一些被罢免的南京六部官员恢复原职,并且大部分都是东林学派的人。
他们在朝廷上开始有了话语权,并且在金钱的攻势之下,复社推举周延儒以及钱谦益当了阁老。
就在这个时候,东林学派突然鼓吹君主立宪,声称要限制君王的权力,实现真正的子与士大夫共治下的理念。
这样的想法是大逆不道的,北派是坚决抵制的。
而且这个口号刺激到了崇祯脆弱的神经,这一次他居然举起了屠刀,命令东厂抓人。
带头的士子被斩首,并且牵连九族。
一时间南京城寒蝉若禁。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东林学派的兴风作浪。
崇祯的过激举动也刺激了南派,这让两派的矛盾日益尖锐,而且,北派因为迁移的原因,实力并不强。
再加上南方士绅的抵抗,导致南明政局不稳。
杨嗣昌对此,是十分纠结的,到时候这个君主立宪实行,他作为首辅,就得到了皇帝很多的权力。
但是崇祯对他很是赏识,他要是这么做,就是背叛了崇祯,一时间他难以决断。
崇祯那是决不妥协,既然杀几个士子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多杀几个,于是又有十几个士子人头落地。
杨嗣昌慌了,再这样下去,很容易弄出民变。
他连忙去找崇祯,陈述厉害,希望崇祯可以委婉一些。
崇祯大怒道:“你这是在做他们的客吗?这些贼子是要窃取我朱家的下!朕,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东西出现!谋反的全部杀掉!”
看着崇祯好似疯魔一般的状态,杨嗣昌大为惊讶,一时间不出话来,听着崇祯控诉自己的臣子。
在南方纷乱的时候,刘元昭在北京城里得到了北方的消息,北方军团与罗刹国交战了几次,如今的罗刹军已经徒了贝加尔湖以北了。
刘元昭觉得也差不多了,就让北方军团停止进攻的态势,转为防守的局面。
此时的幕府,因为刘元昭的插手,国内隐约是社会不稳了。
此时的皇长子刘新光已经十三岁了。
刘元昭在得知明廷内部混乱的局面,不由得心神激荡,任由明廷这么闹下去,拿下长江以南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于是他把一些简单的政务交给了内阁以及皇长子刘新光去处理。
至于刘元昭闲暇的时间,一般都是躲在密室里写东西,他觉得自己快要把以前的东西忘记了,他必须记下来。
除了写东西,他就喜欢看美女,带着幼子刘元宝一起玩乐。
罗家宇看着越来越放荡的刘元昭,不得不出言劝谏,但总是被刘元昭怒骂。
罗家宇不得不向刘新光道:“如今南明未灭,陛下的内心已经放纵,如此下去,陛下就如同隋炀帝杨广一般,好大喜功。如此,国家危险了。”
刘新光深受感触,于是再一次面见刘元昭的时候,向刘元昭提出建言。
结果被刘元昭大骂了一顿,并且被赶回学院学习去了。
至于罗家宇则是被刘元昭直接夺职赶回家去了。
在没有罗家宇的日子里,刘元昭大笑道:“没了罗家宇这个烦饶家伙,朕的日子舒坦多了。哈哈哈!”
罗家宇丢掉官位,皇长子刘新光被罚,皇后一派遭到重大打击,一时间朝臣开始与刘元宝母亲一家靠拢。
转眼间到了冬,华夏军的海军与郑芝龙的水师对上了,初一交战,双方打了个平手,华夏军这边船少,先行撤退了。
郑氏先锋船队穷追不舍,追到了崇明岛附近,被炮台击退,反被华夏军海军反击,损失不少。
然而郑氏在最近的十多年,横行大明海域,未尝一败,在汇合主力之后,便朝着崇明岛前去。
这一次,华夏海军全部出动,就连五艘钢铁战舰也编入舰队,参加与郑氏的决战。
十一月间,双方在崇明岛附近的海域交战。
一开始华夏军落入下风,郑氏靠着船多,进行狼群战术,各种型战舰不要钱一般,进行自焚战术。
这导致华夏军前排的海军损失不少。
眼看战局不利,海军统帅一商议,果断投入五艘钢铁战舰。
这些战舰实行的巨舰大炮主义,一个冲锋就冲破了前方的封锁线,一路上阻挡它的船只都被撞沉。
郑氏的船只速度比不上,很快就被钢铁战舰突破到了中军。
此刻,郑氏船队阵型大乱,几名将领转移到后方,率领参与船队逃跑了。
此战有上千艘战船交战,郑氏损失大半。
不过,郑芝龙手中的船队以及资源足够他继续组建船队北上,除非刘元昭可以在一年内灭了大明,直接冲进福建杀了郑芝龙。
不过钢铁战舰大获成功,这让刘元昭更加愿意投入资源发展。
崇明岛海战的失败,让扬州更加惊慌,马士英是连发求援信给南京城。
此时的南京城里,那是乱成了一锅粥,要不是马士英的求援信,以及崇明岛海战失败的消息传来,朝廷里,大部分官员还在和崇祯怄气。
面对来势汹汹的华夏军,崇祯只能问计杨嗣昌,杨嗣昌能有什么办法,只能训练军队,打造军备之类的了。
面对朝廷久久不来的援军,高杰等人认为朝廷已经抛弃了他们。
他私下跟马士英商议,必须找个机会,返回南京去,这个时候,长江以北最多到了明年春耕之后,华夏军一定会发起进攻。
马士英便问现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有什么好办法?
高杰笑道:“总督,末将倒是有一个好法子,不如我们派人送信给对面的华夏军,透露扬州的情况。
这便表示扬州防务出现了问题,而我们又在扬州宣传华夏军即将大举进攻的消息,并且吓唬士绅们。
士绅们一逃亡,那些百姓也会盲从,到时候动静很大,华夏军一定会来攻打扬州。
到时候城内大军出战,肯定会战败,总督就有条件返回南京了。”
马士英听了这个主意,立马就让高杰去办。
先是给华夏军送去了告密信,驻扎在邵伯镇的一个步兵营和一个战车营不为所动。
反而是城内的士绅得知华夏军会从海上大举进攻的时候,吓得直接带着家人就往南边跑,这也让不少富裕一点的百姓跟着跑。
扬州大动作,引起了邵伯镇华夏军的注意力,两个智慧立刻明白,之前的告密信的是真的,当即就留下少部分兵力,大部队立刻南下,进攻扬州。
马士英得知华夏军来攻,心中大喜,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校
他立刻道:“城外不过是五千敌军,我军两万多骑兵岂能龟缩城里?全军出动,击溃外面的敌军!”
黄得功急道:“总督,外面的敌军用车阵的话,我军骑兵打不赢的,还请总督三思!”
马士英大怒道:“黄总督,你这是胆怕事了吗!要是害怕的话,你就可以脱下官服,装作百姓逃跑吧。”
黄得功大怒:“总督,末将这就领兵出城拼杀,只需要三千人,还行总督领兵死守扬州!”
马士英急得要死,怒道:“本督行事,还不需要你来指手画脚,全军出动,违令者斩!”
黄得功还不知道马士英等饶计策,为了能让此战不败,他率领本部家丁冲锋在前,为大军杀出一条血路,靠近华夏军。
随后双方爆发了大战。
然而马士英等人只想逃跑,奋力厮杀的只有黄得功一人,最后,黄得功被高杰射了暗箭,被华夏军乱刀砍死,明军大败。
马士英,高杰,左良玉等人趁乱乘船,回到了南京城去了。
回道南京城的马士英立刻就把扬州战败的责任推到了已死的黄得功身上,有高杰,左良玉等人指证,此事草草揭过。
此时,崇祯正在为组建新军需要的银钱而烦恼,因为他没有满足南派的政治需求,并且还蛮力打压,导致南方士绅不予配合。
而杨嗣昌居中调和,希望南方的士绅可以放弃成见,通力合作,并且他们用华夏那边的政策吓唬南方士绅,以此来达到目的。
当然,南方士绅也害怕华夏打进南方,到时候那什么土地税,商税,以及开海等行为都会让他们损失惨重。
随后双方各退了一步,新军之中,南派有了一半的话语权和指挥权。
就算崇祯向过河拆桥都不敢,毕竟组建军队,以及养活军队的钱,大部分都是南派出的。
很快到了崇祯十六年的春,春耕之后,刘元昭就喀什动员军队南下,进攻长江防线。
此刻,郑氏的船队开始第二次北上,这一次郑芝龙亲自指挥。
大战在镇江率先爆发,华夏军发起邻一次渡江战役,华夏军利用热气球部队率先出击,明军这边触动了孔明灯部队。
在数量上,刘元昭这边少了大半。
明军的孔明灯部队分出一半,进攻对岸的华夏陆军。
炮营里直接退出地对空的火龙飞,击退了来犯的孔明灯部队。
空战持续了很久,一直打到双方的燃料耗尽。空军纷纷撤退。
不得已,只能让士兵们乘船渡江。
渡江的军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至少不会像曹操的军队那般,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
这些军队都是在江淮地区招募的,训练时间有四五个月。
镇江,是一个海上要塞,它有大量的炮台,数百艘船只运输士兵渡江,镇江这边一开炮,就有好几艘船只被打沉。
不过华夏军的船队依旧在突进,很快,江面上出现了明军的水师,这是鄱阳湖训练的水师。
双方在江面上展开交战,华夏军准备不足,在损失二十多条船只后,大军撤退。
在第一次进攻失败之后,刘元昭就让海军派遣几支海军分队前来长江水面上帮忙。
这一次面对华夏军的进攻,南北派的官员以及皇帝崇祯都是齐心协力对抗,这让华夏军的渡江战役打得十分艰难。
很快,郑氏的船队北上,再度逼近崇明岛,双方再一次为了掌控海上霸权展开交战。
这一次,郑氏准备的十分充足,将所有的家底都拿了出来,其中有一支三百饶黑人部队,他们使用的是最先进的燧发枪,而且还会排队击保
至于船只,那可是达到了一千多艘,其中还有西方的盖伦战舰。
而华夏军也增添了三艘钢铁战舰,其他战舰一百余艘。
原本要去增援渡江部队的海军停止了行动,刘元昭知道海战也可以影响此战的结局。
要是他赢了,长江防线微不足道,要是输了,他的本土都会受到威胁,所以这次海战只能硬,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