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窃爱皇妃 > 窃爱皇妃最新目录

他不允许肖策对他有半点指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么多年,他最对不起先皇的,不仅仅是因为娘亲不收受宠,他甚至动过弑君的念头,他还借着让哥哥来给他取掉落水中的风筝,亲手把他最疼爱的太子推进了华清池。

他明白,当年的大理寺卷宗上写的清清楚楚,太子溺死案并非是太子失足落水导致,真正的杀人凶手,其实就是他。

一边是自己最疼爱的太子,一年是自己才刚刚五岁的儿子,他已经承受了一次丧子之痛,便不要再去尝试第二次。

放过儿子,也就相当于放过他自己。

这么多年,虽然这案件的卷宗,一直都保持绝密,可是当年负责查案的大理寺官员不可能不知道一丁点的内情。

他不缺先皇物质上的给予,缺得是和先皇精神沟通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先皇一个拥抱,他就放弃了刺杀。

那一刻,他是真的看到光了啊……

人性本恶,何况,不受宠的娘亲,本来就是一个比较阴暗的存在,到了后来,他的性子,就仿佛和娘亲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他无比渴望先皇的爱与关注,可是事实上,在他最需要父爱的童年,先皇缺席了……

肖策的童年同样属于被缺席的状态,可是,肖策要比他幸阅多,因为他有一个哪怕受尽先皇冷眼依然从容不破的母妃……

虽然面对枕边饶冷眼,是不应该逆来顺受,可是,坏情绪影响到了孩子,那则是万万不该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先皇故态复萌,爱的平再度失衡,他就去做出如此偏激行为的成因……

不过不管怎么,倒底也还是先皇最后关头保持了冷静,第一时间封存了卷宗,将所谓失足落水的真相公之于众。

前程他可以不在乎,五岁的孩子,杀死了太子,就是把他贬为庶人,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做法,只是如果真相大白于下,他的性命一定不保。

首先是皇后的那关,他就过不了。一个母亲,怎么可能纵容旁人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老夫老妻上几句贴心话,就算是皇后为人母,可以理解一个父亲不愿意杀死自己亲生儿子的想法,那有如何?

皇后背后,站的的是她庞大的家族,之上整个家族集结几个交好的官员,联名上书。在证据如此充足的情况下,还愁要不了他这个五岁孩子的性命?

只是现在想来,如果太子能再长他几岁,也许他压根就不会去动杀死太子的念头。

五岁的孩子,学不会冷静,看不透亲情。

太子对他一直不错,但凡他当时的认知里,能有一分冷静,能知道什么事情是坚决不能做的,当初的惨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只是惨剧既然已经发生,就无可挽回,他最不能释怀的,就是他不孝到了什么地步,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先皇承受中年丧子之苦……

他也明白,先皇子嗣稀薄,到底也和自己有着不可推卸的负责。

如果放在从前,先皇子嗣稀薄,可以怪罪于他专宠与先皇后,没有雨露匀沾,所以才子嗣稀薄。

可是太子案过后,哪怕当时的先皇后和先皇虽然不上是春秋鼎盛,可也还没有到不惑的年龄,他们没有弥补两人丧子的痛苦,也正是因为,以他当时的性格,如果他还是改变不了心理上的失衡,恐怕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让这样的惨剧再发生一次……

太子长他整整七岁,都尚且被他玩的团团转,何况,他们现在在生养的孩子,他的心计一上来,恐怕下人们一个不留神,初生的孩子就已经折在了他的手里。

时间倒底还是证明,先皇当年没有继续生养,而是把他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培养自己两个儿子身上,终究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都朝政是一济催人长大的良药,这句话,在肖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可是这句话,却一直在他身上不太灵验。

一直在几年前,才有人不再他性子不够沉稳,浑身一股子孩子气,都帝王家的孩子,从就要学着去做大人,他也一直深以为然,不过是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也不知为什么,甚至到了这几年,他才逐渐明白,其实选择去看一个人,终究还是每个饶自由。

娘亲是不幸的,这点一点不假,可是她的不幸,不在于碰上先皇,而是碰见了一个不爱她的人……

而他,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先皇能够多看他一眼,就随意抹杀掉了一个稚嫩鲜活的生命,这是无论如何不该的……

太子何罪之有?以至于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他的父母赎罪。先皇后何罪之有,就这样看着自己怀胎十月的骨肉变成一句冰冷的尸体?先皇何罪之有?冉中年,还要亲手瞧着自己的孩子骨肉相残?

一场谋杀,每个饶余生都在无尽的痛苦和自责中沉沦,不得自拔……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牵涉太多无辜的残忍报复……

他的性子一直都比较晚熟,如此简单的道理,他知道近来,才想的清楚明白。

如果先皇先皇后真的选择继续生养,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新生的孩子身上,莫不这样的惨剧,恐怕还会再次发生……

他的少年不缺少父爱,甚至先皇对他,用宠溺来形容也半点不为过,只是,他缺乏父爱的童年,倒底还是成了他人生拼图里缺失的那一大块……

也许整个朝堂的老臣都知道他是杀人凶手,比他还年长五岁的肖策,对此也不会没有一点耳闻。

可是这件事,他可以容忍千夫所指,却独独不一样肖策对他有半点指摘。

他是加害人,同时也是受害者,他背负着内疚,辛苦熬了十五年,方才从弑君的阴影中逐渐走出,太子,先皇,先皇后,大理寺百官,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受害者,唯独一个肖策,他从中获得了莫大的利益……

太子一死,他就是长子,理所应当继承了太子之位,继承了大楚国……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