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龙迹 > 龙迹最新目录

第1章 引子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男三女五个人正跪在地上啃噬着一只山羊的血肉。他们身无寸缕,只是在腰里悬挂了一些个树叶和树皮。看他们面目狰狞,凶残成性。突然,一个男人的头抬了起来,沾染的鲜血从他的脸上滴下。一个狮群这时候已经在草丛里潜伏好了,正在慢慢前行。这个男人尖叫一声,然后很快的蹿到了旁边的一棵树上。就这样,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伴被狮群扯碎后咽下肚子。他没有嚎咷痛哭,甚至连眼泪都没落下一颗。只是有些悲伤的感觉。这种情况太多了。

狮群走后,他下了树。走回到聚居的山洞。刚到洞口,就听见天空中传来一阵轰鸣,他抬头望去,看见一个黑点,然后越来越大。这是一艘太空战舰。它慢慢落下,从里面走出一男一女两个非常漂亮的人,都长着一对漂亮的翅膀。在他们的身旁还有一条巨龙张牙舞爪。

洞里的人们缓缓走了出来,他们见到这两个人后,开始膜拜了起来。无疑,这是神。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这是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候说的一番话。

在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鱼尾、口角有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乘龙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龙形图案来自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敖汉旗紧邻辽宁省,查海遗址在辽宁阜新县)发现了一条长约19.7米、用红褐色石块堆砌、摆放的龙。兴隆洼文化的这条龙的发现,把中国人崇龙的历史上推到了8000年前。上面还刻有一些早于甲骨文的文字,基本无法辨别。更为奇怪的是,在一块石头上竟然还刻有形象图。天文学家比照下,发现里边标注的一颗最为耀眼的星是天龙星。

在早期古人对龙的描述中,龙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因此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在龙身上,龙成了"九不像"(具有九种动物的特征)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兽之首,万能之神。

对于龙,人们一直是期望和恐惧同时存在的。

对外星生命或外星人,人类一直也是期望和恐惧同时存在。联合国《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活动所应遵守原则的条约》中,第9条规定,应“防止地外物质的引入,令地球环境发生不利变化”。上世纪70年代,天文学家艾伦?哈内克在着作中,把人类和外太空事物接触分为三类,第三类接触即“目睹一个有生命的外星个体”。从此,“第三类接触”就成为人类和外星人交往的代名词。今年4月,英国科学家霍金宣称,从理论上说,外星人的确存在,但他警告“最好不要跟外星人说话”,因为人类和外星人的接触也许未必那么美好。

对于神,人们一直是敬仰有加的,没有半分的恐惧。人们把神想象的近乎完美。但是任何的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人们巧妙的把消极的一方面从神的领域分割出去,于是诞生了邪恶的魔鬼。

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接下来的故事,便是一个普通的少年与外星人、龙和神的故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