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各处投递行招收投递员,需要进行的硬性培训,是关于投递业务、和具体投送的规矩章程。
这方面培训,每个投递行都是一样的内容,力求简洁扼要。各地投递行,都会把这些制度性的东西写成大字,挂在墙上。
投递员靠记忆背会了可以。若是有心的人,照着背诵内容,能把这些文字都学会认下当然更好。
不管通过怎样的方式,认不认识没关系,但制度必须背会,要做到耳熟能详。
识字方面,作为投递员,必须认识的字,是各自负责区域的街巷名称。
其余姓氏人名什么的,也是硬性标准。先把自己和投递行同事的名字都认识了,之后是相关的亲朋家人的名字。
这些文字都认识之后,差不多就够用了。
等到正式接送包裹信件时,若有超出认字范围的,可以做临时标识,并不影响投递,而且也是一种增加文字量的方式。
这次,袁冬初等人有备而来,还另外添了十个小故事。
每个小故事几十字、百十字不等,有的不过几句话,都很简单,可以称作小段子。
其中有励志的,有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故事性、趣味性极佳,还浅显、容易理解。
袁冬初希望通过这些故事,让诚运着重培养的人对认字更有兴趣。同时也能让这些人,有一个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雏形。
即使这种雏形意识很模糊,却能让诚运在这些人心中有个高大、良好的形象,更容易让他们产生一种归宿感。
袁冬初在牧良镇时,雇了两个专业匠人,把这十个小故事做了雕版,都是诚运自己人印刷的。
因不是盈利项目,银子没花上去,又是自己印出来的东西,所以略显粗糙。
即使这样,当初把本这连封皮才十二页的小册子交到秀春、小满等人手中,让他们熟悉时,这些人也着实惊诧了一番。
这个时代,寻常百姓之家的父母长辈,会教育孩子不能沾染上小偷小摸、撒谎等恶习。有时为了家里的活计营生,也会教导孩子勤劳、不能懒惰。
但这些只是出于一种延续和本能,并没多少道理可讲。教导方式,也多是通过喝骂和举例子恐吓来实现的。
而袁冬初整出来的这些,则是她搜肠刮肚的回忆,记录了她所在世界的公司,各处张贴的宣传品。
这些宣传画,都是在信息发达时代的海量信息中,摘取的很经典、很触动人心的小段子。
小段子正文之后,还有只言片语的引导感悟。
这些,对于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来说,绝对新奇。总会又一两个、甚至几个段子,能触动他们的心灵。
当初秀春、小满几个拿到小册子,袁冬初逐字逐句教他们念下来,融会贯通之后,可把这些人给痴迷坏了。
那时,秀春两眼闪着星星,问袁冬初:“哎呀,冬初你可太聪明了,你是怎么想出的这么有趣、这么有道理的故事?”
小满、星辉等人也是一样的表情。
袁冬初颇为汗颜:“这个嘛……就是使劲想啊想的,就想起来了。”
不胡说,这真是她使劲想,才想起来的。
公司那座三层办公楼,每个办公室都会帖两三幅精美的配图印刷品,每一幅都是这样的小故事。
各个办公室偶有重复,但所有内容算下来,二三十个段子总是有的。奈何让她短时间内全想起来,却是不太可能。
就这十个也是她很伤脑筋,一边回忆一边写。涂涂改改,力争把原来的词句组合还原出来,老费劲了。
好在她的辛苦没白下,广大人民群众还是蛮识货的。
只要接触过这些小段子的人,都会啧啧称赞。
……嗯,除去那些酸腐顽固的老学究。
雇用的工匠雕板时,就被一个弱的年老书生看到,拿起其中一张纸,瞟了两眼,便把纸丢下,还扔下“肤浅”两个字,傲娇的飘然离去了。
相对于生涩难懂的古文言文,这些小段子的确都是大白话。
但话糙理不糙啊,何况即使是白话,道理也在哪儿搁着呢,袁冬初对自己带来的文化知识很有信心。
第一天的培训,上午的半天时间,由秀春主讲。大小十个学员,把投递业的规矩章程、地名人名各学了一部分。
小翠也讲了小册子的一个励志故事。
课后作业:要求十个学员背诵五条规矩章程,地名、人名和小故事通读十遍。最终目的,是把需要通读内容的所有文字都认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