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贞观攻略 > 贞观攻略最新目录

六百六十二 贞观二十年(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听完苏宁的话,李承乾愣了一下,然后露出了笑容:“你这话说的实在是让我叹服,什么叫你输了我可以救你,而我输了没人救我?”

苏宁双手一摊:“因为很快你就要做皇帝了,而我还是臣子,所以我要是和谁斗争斗争输了,你可以偏袒我,救我,然后我就活下来了,可是你要是输了,我怎么救你?你要输也只能输在皇位上,而我绝对不会参与皇位的事情,所以我也救不了你啊,再者说了,天底下哪有需要臣子来救的皇帝?”

李承乾觉得自己听到了有生以来听到的最无耻的话,不过他很意外的没有觉得不爽,反而很爽,因为苏宁说得很对,没有需要臣子来救的皇帝,皇帝必须高高在上,还有就是,没有皇帝喜欢干涉皇位传承的臣子,比如岳飞,那么能打,却在统帅了全国五分之三的军队之后犯了致命的错误,干涉赵构皇位传承之事,点燃了赵构和文臣积蓄已久的火药,是促成岳飞之死的直接原因。

“你这话我倒是觉得有些道理,但是,如果我真的做了皇帝,我会不会变成真正的孤家寡人,连你也离我离得远远的,不愿意与我接近,不愿意与我说话,今日这幅景象,就再也不会出现了?”李承乾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

苏宁顿了顿,看了看正在嬉戏欢笑的孩子,转过头,看着李承乾说道:“还是我之前说过的话,只要你愿意让我陪你说话,你只要你还愿意对我说心里话,你会不会一直都是今天的你,决定了我会不会一直都是今天的我,我希望你一直都是今天的你。即使你做了皇帝,那样的话,我也一直都会是今天的我,不管在什么时候。”

李承乾长叹一口气,伸出手,拍了拍苏宁的肩膀:“我会永远记住你今天说的话。”

正在和苏庆仁和苏庆礼玩耍的李象无意间一瞥。看到了自己的父亲正拍着苏叔父的肩膀,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这之后,第七天,大唐贞观二十年三月初三,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正式颁布退位诏书,宣布将在四月十三日良辰吉日正式退位,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李承乾,自己退位为太上皇。不再过问任何政务国事。

这个消息似乎非常惊人,在整个大唐掀起了一股剧烈的议论热潮,人们都以为玄武门之变重现了,可是长安城是那样的平静,没有军队调动,没有炮声隆隆,没有人心惶惶,没有任何动荡。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平静,平静的让人们觉得不太自然。

可就在这样的平静之中。李二陛下度过了自己作为皇帝的最后一个月,这一个月里面,李承乾和李二陛下天天会面,没有人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所有的政务都被委派给了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决断,不必上报皇帝。整整一个月,李二陛下和李承乾谁都没有露面,连苏宁都没能见到他们,一直到最后一天的晚上,贞观二十年四月十二日夜。传国三原侯苏宁奉召入宫,与李二陛下和李承乾彻夜交谈,同样没有人知道他们谈论了什么。

“惟德动天,玉衡所以载序;穷神知化,亿兆所以归心。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宇宙,阐扬鸿烈,大庇生民;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

在长孙无忌宣读诏书的朗朗之声中,在长安城所有属官和地方五品以上官员的共同见证之下,在皇亲国戚、功勋权贵和平民百姓的共同见证之下,李二陛下褪去了帝王冠,放下了传国玉玺和皇帝符节,大踏步离开了曾经属于自己的皇宫,大唐帝国的权力核心。

大唐贞观二十年四月十三日,贞观大帝李世民正式禅位给皇太子李承乾,李世民的贞观统治至此结束,较之另一个时空,还少了两年多,不过,李世民没有病死,而是依旧活着,退位为了太上皇,亲眼看着他的儿子李承乾在内侍的服侍下换上君王服,带上帝王冠,拿起皇帝符节,身边贴身太监微微躬身,手里举托着象征至高无上权力的传国玉玺。

李承乾登基,册封太子妃苏氏为皇后,册封嫡长子李象为皇太子,尊李二陛下为太上皇,尊长孙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遍赏群臣。

大唐贞观二十年四月十三日,大唐帝国第三任皇帝李承乾正式宣布更改贞观年号为承和,贞观二十年即为承和元年,贞观纪年戛然而止,承和纪年正式开始。

有礼部官员上表称,承和年号中的“承”字和李承乾名字里面的“承”字对应,应该更改,为皇帝避讳,对此,皇帝李承乾则表示,自古以来,避讳之事就是为了体现后人对先人的尊敬和追思,而不是为了干扰后人的生活,如果先人用过的字后人就不能继续使用了,那么我们还拿什么来书写?因为先人的名字而对后人造成干扰,这会是先人的本意吗?

同理,如果皇帝的名字里面有的字就不能使用,那么如果皇帝姓米姓谷,是不是天下百姓都不可以吃粮食了?皇帝姓朱,天下百姓就不可以吃猪肉了?还有,大唐立国之后就没有人敢于吃鲤鱼,这也是错误的,如果某地发生了饥荒,除了鲤鱼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吃的,难道就要让所有人饿死?

不能因为皇帝的个人原因就让全天下百姓受苦受罪,这是皇帝的错误,所以,今后,避讳之事不必再谈,更不可以因为避讳之事而干扰了百姓的生活,那是不仁义的行为。

李承乾登基以后下达的第一道诏书就得到了大量臣子和百姓的拥护,大家都欢欣鼓舞,认为大唐又出现了一位仁德之君,这是大家的福气,是全大唐百姓的福气。

之后,李承乾开始进行李二陛下没有进行完毕的拨乱反正。把大风暴时期所有因为反对李二陛下举措而辞官的官员全部召回,派出官员一个一个的带着皇帝诏书去召回那些官员,哪怕只是一个六品小官,哪怕他的老家在海角天涯,也一定要召回那些官员,他们都是国家的脊梁。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皇帝的错误才不会导致整个国家的灾难。

至于那些被李二陛下关到牢狱里面还没有放出来的那些敢于直接顶撞李二陛下拒不奉命的臣子,李承乾则命令皇太子李象亲自去监牢中一一向那些被关押的臣子道歉,请出来,官复原职,赏赐物品,带去皇帝的歉意。

至于那位一怒之下血洒朝堂的刚烈老儒,李承乾则下旨为其树碑立传,赐其家人粮食。财物,追封其爵位,赏赐其嫡长子官位,准其袭爵;还有一些地位很高的辞官老臣,连李承乾登基都没有来参加的大佬,则由皇室代表河间郡王李孝恭出面,一一请出,表达皇室的歉意和皇帝李承乾的歉意。赏赐,官复原职等等。

大风暴时期的冤假错案全部都被打回大理寺和刑部联合重新审理。那些渎职的官员一一被拿下,治罪,轻者贬官,重者流放,更严重者举族流放,当时并没有人因此而丧命。丧命的都在贞观年被解决掉了,李承乾没有杀一个大臣,有人表示不满,认为那些人在大风暴时期作恶多端,应该被斩首。

李承乾对此专门表示:“皇帝杀大臣其实是不对的。不管这些大臣犯了多么大的罪过,只要他们的出发点不是卖国,造反,颠覆皇朝这样的重罪,就不应该被斩首,最多举族流放,永不录用,杀大臣其实是不好的举动,大伤君臣和气,太上皇可以饶恕图谋不轨的侯君集,为什么我就不可以饶恕那些犯罪之臣呢?贬官,废为庶人,流放,永不录用,仅此而已。

另外,李承乾还下令刑部,废除了大唐立国初期为了镇压造反者而设立的酷刑三十七条,包括肉刑,刺字等等,认为这些都是十分残酷,有伤天和的刑罚,更接近于私刑,是《贞观律》所没有允许的刑罚,应该被废除。

同时,李承乾下令之前的修法组织者房玄龄牵头,联合朝中法家学者和对于法律有独到见解之人联合编修新的律法,为了避免每一位皇帝就修一次法律的麻烦之举,直接将《贞观律》修改为《大唐律例》,允许后来的皇帝增添删改里面的部分条文,表示大唐律法与时俱进。

之后,李承乾去了政法大学、军事大学和格物大学三所大唐最早也是最高学府参观,并且对着三所大学的所有学者发表演说,年轻的新皇帝的演说让这些学子们感到无比的新鲜,加上李承乾宣布增添大学教育经费,改善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所以学子们对这位新皇帝的好感度蹭蹭蹭往上涨。

李二陛下退位之后,军事大学的校长职位自然是李承乾继任,而政法大学和格物大学的名誉校长也是李承乾继任,他表示,你们这些学子依然是天子门生,不会改变,但愿你们今后的所作所为可以配得上天子门生的称号,否则,大学会毫不犹豫的驱逐不法之学子,保证大学的纯净和名望。

朝廷各大部门被整理干净,原先的合格的官员重新担任职位,朝廷重新正常运转起来,大唐帝国的中枢系统打通了,整个帝国开始有条不紊的重新运作,将军们这才放心的出去统兵作战,该干什么干什么,文官们也放心的重新开始工作,该做什么做什么。

两个月下来,在李二陛下的亲眼目睹之下,李承乾整合了整个大唐的新旧势力,掌握住了最高权力,坐稳了皇位,李二陛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承和元年六月初六,太上皇李世民和皇太后长孙起驾离开皇城,离开长安城,驾临三原县行宫,决定从今以后就在三原县行宫养老,不问世事。

承和元年七月十六日,大唐陆军军事大学祭酒李靖和大唐尚书省右仆射兼纵横部尚书杜如晦上表辞官,以年迈不堪用和病体难以支撑为由,请求辞官,李承乾再三挽留不得,无奈之下下旨允许辞官,赏赐无数,亲笔为两位老臣写下牌匾,为其在老家修缮祠堂祖屋,修建新的府邸,以郡王规格修建,使之荣耀归乡。

李靖回到了三原县老家养老,杜如晦也回到了洛阳老家养老,并且打算做一个蒙学老师,教育孝子们读书识字。

李世绩被任命为第二任军事大学祭酒,他的参谋总长职位依然兼任,至于杜如晦的职务,纵横部尚书毫无意外的被苏宁得到,苏宁成为第二任纵横部尚书,从二品上的官员,至于尚书右仆射,则由军部尚书长孙无忌担任。

承和元年最大的人事调动,就此结束。未完待续请搜索飘天文学,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