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房门再度打开之时,唐老四手持一个铜盆站到了门槛上!
人声顿时再次沸腾!
嘈杂的声音中,唐老四猛地将铜盆砸在门柱上。
“哐铛”!
原本喧闹的场面顿时一滞,唐老四借此机会大声道:“想被雇佣,就安静听某说!你们看到的布告是真实的,都安静些,这么多人,我先管谁?还是谁都不招?所以,都安心等着,等唐某一件事一件事的办!”
听完唐老四的话,人群终于归于平静,也不知道是不是怕惹火了唐老四,不招人了。
唐老四满意点点头道:“有没有读书人?滥竽充数的,自己掂量掂量一下能不能承受后果!”
话音落下,人群中再次起了些涟漪,却没有人站出来。这让唐河上有些郁闷,读书人真的好少啊!要是没人帮忙,自己一个人要给几百人签契约那得忙到什么时候?
这可不行,这两天一个人忙里忙外的唐老四深深感受到没有帮手的辛苦。
要不要降低一下标准,能写识字就行?
总不能“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吧?
正当唐老四心中定计,准备开口表示“滥竽充数也行”的时候。一名看上去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男子从人群中挤了出来道:
“这位小郎君,某是读书人!”
唐河上表示,俺哪里小了?要不要到屋内比比长短粗细?
指了指旁边,唐老四示意那身穿打着补丁的儒袍男子先站一边,再开口道:“还有没有读过书,识的字的?”
断断续续有人从人群里走出来,一刻钟过去,唐老四的身边站了十个自称是读书人的人。
唐河上也懒得去试这十个读书人到底是不是读书人,立马吩咐道:“院里有桌椅,还请你们十位去搬出来,先开始帮唐某统计筛选一下人选,你们的事儿,等忙完再说。”
能放下读书人的面子,到作坊来应聘雇工的,大抵都是生活所迫,所以也不矫情,更不会自恃清高。
唐老四的指令很快得到贯彻。大唐第一场招聘会,在十个临时工和唐老四一起工作下,本着看似偷奸耍滑的不要、缺胳膊少腿的不要、年龄太大(哪怕是看上去长得有些着急的)不要.....等诸多原则有序进行。
每一个被选定的雇工都会在三张内容一模一样的纸上按下手掌印。
雇工契约很简单,就四条。
第一条、雇用时间三年;第二条、月俸一百钱;第三条、作坊内所有事情不得对任何人提及;第四条、具体事项服从雇主安排(雇主保证不唐雇工做违背法纪,违反道德的事情)。
契约一式三份,一份交给被雇佣的工人,一份由雇主保存,最后一份将交到长安县备案。
这样的契约看得十个落魄书生心思大定!
虽然唐人重诺,可谁不想有个契约保证?
雇工招聘工作从辰时一直持续到了申时才结束。坊门口很大一部分人都没拿到雇佣契约,唐老四一共只招了三百人左右,那些没弄到契约的,只能带着失望和自责离去。
为啥俺就不能去早一些?
揉了揉已经开始打鼓的肚子,唐老四起身对十个落魄读书人道:“都饿了吧?先带你们找个地方吃饭,你们的问题,咱们一边吃饭一边说。”
读书人们没人和肚子过不去,跟着唐老四周周转转去了酒楼。
某酒楼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十一个人加上十一张案几略微有些拥挤。
唐老四只给每个人点了吃的东西,没配酒,毕竟他自己的酒量有限。
饭饱之后,唐老四这才开口道:“感谢诸位帮我忙活了半天,这会儿,大伙儿都说说,叫什么会些什么,唐某好根据你们的能力安排相应的工作。”
唐老四话音落下,第一位读书人站起来道:“某叫王同,家贫没读太多圣贤文章,只是学过数经和杂书。”
第二位读书人道:“某也只是读过些杂书!”
“某也是!”
九个读书人介绍完毕,都是只读过些市面上流传的杂书和启蒙书籍,甚至有人只是刚好能识文断字。
即便如此,唐老四已经满足了,这个年头读书人本来就少,能学到四书五经的就更少,要知道书籍大多都在世家手里,一阅难求。
最后一位读书人站了起来,正是在上午最先挤到唐老四身前那位。
只叫他拱手道:“洛阳王玄策见过郎君,某略懂四书五经,读过《左传》和《战国》。”
大鱼?
破旧儒袍刚刚自我介绍完毕,唐老四脑壳里立马冒出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个问号来自百科全书的名词注解:洛阳王玄策,生卒不详(大业六年左右)少家贫,最高官衔朝散大夫、鸿胪寺丞,当过黄水县令,贞观十七年做副使出使天竺。
前段履历平平无奇!
真正让唐老四震惊的是后面,贞观二十一年再度出使天竺,然后借兵只用一年时间平推了半岛......
洛阳、家贫、年龄好像也差不了太多......
实锤,眼前这个穿着补丁儒袍的年轻人,就是脑子里那位官职平平无奇,做到的事情却很厉害的猛人。
自己这算不算提前挖了老爹的墙角?
唐老四一时间没有回话,而是开始发散思维。
要不,将这个人带回去,让他拜自己老爹为师?说不定老爹喜得佳徒之余,能原谅自己不经意之间出卖老爹的无心之过?
唐老四的愣神,让王玄策站着也不是,坐下也不是,心中很忐忑。
大佬,你倒是回个话,给个声音啊,你这样,我是落选了,还是咋地?
突然,唐老四一巴掌拍在案几上道:“王兄,以后你就跟着某办事!月俸两贯!”
这是唐河上深思熟虑的结果。
唐老四觉得自己可能见到老爹就要挨揍,根本没机会推荐王玄策。挨了打还给老爹找个徒弟,这种事儿实在不划算,还不如让王玄策跟着自己。
这样一个猛人,送去学学纵横,不浪费了?
先跟着自己挣挣钱,然后教他些东西,再让他跟着自己落实“大计划”不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