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却说纣王生有二子,长子殷郊、次子殷洪。那殷郊乃是封神榜上的值年太岁,殷洪乃是五谷神,皆是封神榜上有姓名的人物。两人知道纣王从女娲宫进香而回,就前去觐见纣王。正行礼间,顶上两道红光冲天。女娲娘娘刚好行经此处,却被此气挡住。
女娲心想,现在殷郊殷洪尚且年幼,若现在杀了纣王势必影响以后的封神。女娲娘娘仔细一推算,方知还需二十八年,封神榜所签的人族才能成才。
若是寻常,便是打散人皇气运,灭了纣王,对于娘娘而言也不过尔尔,毕竟娘娘乃是人族圣母,如此虽然会折损些许气运,倒也平常,可是如今,天地量劫与商周相合,娘娘若是出手,封神有变,演化成无量量劫,怕是娘娘也会成为众之失地,由此娘娘只得罢手而回。
当即,只见娘娘思虑片刻,心中有了计较,女娲唤来彩云童儿,让他把后宫中金葫芦取来,放在丹墀之下,要说这葫芦,来历却是非同一般,乃是当年那先天灵根,混元葫芦藤上所结,娘娘得了一个,却是炼成妖族之宝炼妖壶,用来淬炼娘娘傍身之宝,招妖幡。
只见娘娘揭起葫芦盖,用手一指;葫芦中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馀。白光之上,悬出一面来,光分五彩,瑞映千条,名曰:“招妖。”不一时,悲风飒飒,惨雾迷迷,阴云四合,风过数阵,天下群妖俱到行宫,听候女娲娘娘法旨。女娲娘娘对群妖进行了海选,最后相中三妖。女娲娘娘吩咐彩云,让各处妖魔退下,只留下轩辕坟中三妖伺候。
三妖进宫参拜,口称:“娘娘圣寿无疆。”这三妖一个是千年狐狸精,一个是九头雉鸡精,一个是玉石琵琶精,俯伏丹墀。女娲娘娘道:“三妖听吾密旨!成汤气运黯然,当失天下;凤鸣岐山,西周已生圣主。天意已定,气数使然。你三妖可隐其妖形,托身宫院,惑乱君心;俟武王伐纣以助成功,不可残害众生。事成之后,使你等亦成正果。”女娲娘娘吩咐已毕。
娘娘此举,本是好意,既能断送成汤江山,又能给妖族增加几个正果妖仙,殊不知,这三妖天生暴虐,不堪教化,原本得人皇机缘,久居轩辕坟,被人族日夜供奉祭祀,沾染了人皇之气,能靠近真龙天子而不怕现出身来。
况且三人也算窃取人皇轩辕香火,结下因果,必须要在此次皇朝更迭间,做出顺应潮流之事,以抵偿因果。
结果她三妖降临人间之后,非但迷惑君心,更是涂炭生灵,在那宫中吞噬不少宫女侍从不说,更是残害忠良,做下了滔天恶事,连带着娘娘名声,也因此受损,却是典型的根性浅薄,便有机缘也难承受。
三妖闻言,自以为得到娘娘法旨,心中兴奋不已,急忙叩头谢恩,之后化作清风欣喜而去。
不说轩辕坟三妖,日后如何惑乱江山,败坏成汤天下,却说娘娘圣心一动,密法招摇,诸天大能掐指一算,如何不知发生何事,那人皇无道,冒犯圣人,合该遭劫,神仙杀劫,也当从娘娘手中开启。
霎时间,四方云动,三十三天外命运长河瞬间搅动不休,众生顿觉天机如雾,看不分明。
且说纣王因为进香之后,看见女娲美貌,朝暮思想,寒暑尽忘,寝食俱废,每次看见六院三宫,觉得就如如尘饭土羹,不堪谛视;整日将此事放在心怀,郁郁不乐。
一日摆驾显庆殿,有常随在侧。纣王忽然猛省,当即宣中谏大夫费仲进宫面圣。
费仲乃是纣王宠臣,因为最近闻太师仲奉敕平北海,大兵远征,戍外立功,因此纣王就开始宠幸甜言蜜语的费仲、尤浑二人。此二人朝朝蛊惑圣聪,谗言献媚,纣王无有不从。大抵天下将危,佞臣当道。
不一时,费仲朝见。纣王直奔主题道:“朕因女娲宫进香,偶见其颜艳丽,绝世无双,三宫六院,没有一个合朕意,爱卿有何良策,以慰朕怀?”
费仲闻言,一脸奸笑,笑眯眯道:“陛下乃万乘之尊,富有四海,德配尧舜,天下之所有,就是陛下所有,何愁不得,这有何难。陛下明日传一旨,颁行四路诸侯:每一镇选美女百名来充实王庭。何必忧愁天下绝色美女不入大王宫廷呢?”
纣王听了果然大悦,言道“爱卿所奏,朕相当满意。明日早朝发旨。爱卿且暂回。”随即命驾还宫。
翌日一早,纣王破天荒的早早就来到,等文武百官朝贺完毕,纣王便下令:“即传孤旨意,颁行四镇诸侯,与孤每一镇地方拣选良家美女百名,不论富贵贫贱,只以容貌端庄,情性和婉,礼度闲淑,举止大方,以充实后宫役使。”
纣王话音刚落,就有一人应声出奏,道:“老臣商容启奏陛下:君有道则万民乐业,不令而从。况陛下宫中美女,不啻千人,嫔御而上,又有妃后。本朝以来,选秀之时,皆有定例。若擅开此例,恐失民望。臣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此时水旱频仍,乃事女色,实为陛下不取也。老臣位列朝纲,侍君三世,不得不启陛下。”
商容乃是三朝老臣,便是太师闻仲对其都是敬重有加,纣王虽然不通文史,却也知道商容位高权重,不可轻视,由此只得作罢。
然纣王到底坐拥天下,却因商容阻碍不得诚心如意,心中多有不甘,不过暂歇此心罢了。
如此到了纣王八年,夏四月,天下四大诸侯率领八百镇朝觐于商。那四镇诸侯乃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此时太师闻仲尚在北海,剿灭袁福通,纣王宠用费仲、尤浑。各诸侯俱知二人把持朝政,擅权作威,少不得先以礼贿之以结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