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水浒新秩序 > 水浒新秩序最新目录

第六十七章 第四个问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众人即便都明白社首故意将同舟社与野蛮的金国相提并论,就是为了刺激自己这些人正视问题。

心中仍然有些不舒服,却不敢反驳,而社首紧接着的剖析,更是让他们无法反驳。

同舟社的官兵同样有私心,抛开更严格的军纪和更先进的作战理念不谈,官兵们虽然不是为了获得奴隶和缴获而作战,却也是为了军功和个人的荣华富贵。

同舟社的军队同样会受官兵本能的驱使,一级推一级,层层推动,发出扩张的呼声。

这样的军队,在英明的领袖带领下,可以不断创造辉煌的战绩,横扫八荒六合。

可一旦向外扩张到了生产力的极限,内部又无法满足骄兵悍将对军功的渴望时,怪兽就会开始向内啃噬自己的肌体。

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便是如此。

本质上讲,唐王朝初期的频繁政变和后期的军阀混战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强大的军队失去目标后,对内的反噬。

这些剖析夹杂着不少私货,有失偏颇,当然是徐泽故意为之的。

说话要看对象,对于以执行军法为主要职责的军法官们来说,这种话题恰恰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众人越想越觉得社首说得有理,同舟社军队之所以与其他军队看起来不一样,并不是这支军队不一样,而是领导这支军队的社首不一样。

若是没有社首的存在,同舟社的军队会变成什么样子。

还会如现在这般一直执行严格的军纪么?

若是社首的几个儿子争位,军队是否会牵涉其中?

若有人要克扣官兵的待遇,是否会有人起来闹事?

徐泽将众人的表现看在眼里,杨喜能意识到的问题,他当然也能意识到。

同舟社的军队虽然表现出了“近代军队”的很多特征,但本质上讲,仍是将领加士兵捆绑形式的封建主义军队。

所以,当全军的纪律建设达到一定层次后,他就转变了目标,宪曹必须要转型。

因为,封建主义的军队,再如何强调纪律都只能起一时的效果。

这种军队的约束力是分级的,好与坏主要取决于军官的个人能力。

等他不在之后,这支军队退化是迟早的事。

见众人差不多消化了刚才的讲解,徐泽继续。

早期国家建立后,战争形态已经与之前的部族争斗大不相同。

在频繁的战争中,作战勇猛的军人可以得到大量的俘获,已经彻底脱产,成为了不耕不种的军功贵族。

军队的专业性越来越高,有了必须长期训练才能精熟的车兵、弓手等专业兵种,昂贵的战车、兵甲更不是普通人能够负担的天价开支。

当“兵”打仗不是负担,而是特权——属于“士”阶层的特权,战争的荣耀和俘获也基本属于职业化的军功贵族。

军功贵族们一方面不断鼓动国家发动对外战争,以获取更多的俘获,满足自己的贪欲。

一方面又私藏自己的杀人技巧和战争经验,将其总结为系统的战争理论并传给子孙后代,以维持自己“高贵的血脉”。

这个阶段,因为生产力相对低下,国家能够直接管控的范围很小。

大部分国家的收入只能维持少量的常备军,打仗主要依靠脱产的军功贵族。

而作为回报,国家则分封给各军事贵族大量暂时无法有效治理的土地和人口,以保障其专心训练,遇到战争时响应征召,此即为封建征兵制。

由于每个国家的土地和人口都有限度,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必然要发动更多的战争。

随着国家之间的战争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战争的烈度不断加剧,战争的规模越打越大,战争的目的也越来越倾向于灭亡对方。

到了这个时候,封建征兵制因为层层分封严重损耗国家的组织力,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新的战争形态需要。

在灭国的巨大压力下,各国除了尽可能扩大征兵范围外,还广泛采用募兵制,魏国的武卒、齐国技击、赵国异服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这个阶段,是军事思想和军制变革迸发的时代,涌现出了众多的军事大家。

但本质上讲,所有的人和事,都服务于一个目的——更有效的杀人!

都是为了集中资源,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战争动员,把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送上战场,去杀死敌人,或者,毁灭自己。

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让所有参战的势力都失去了理智,忘记了初衷,只想灭亡对方,最起码也要不被对方灭亡。

募兵的发展,使得作战主力由高度职业化的“昂贵”车兵向更“廉价”的步兵转化,作战不再是贵族的“特权”,而逐渐变成了其他人也能参与其中的“生意”。

但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国家其实不可能全部承担募兵的重负。

需要长期训练的军事贵族和需要大量钱财的雇佣兵,都不能满足剧烈的战争消耗。

于是,又诞生战争动员的终极形态——役兵制。

所谓役兵,即是劳役、兵役相结合,在役为兵,役罢则为农。

作战任务转了一圈后,终于由贵族手中的“特权”,回到了普通人手里,变成了世代背负的“义务”。

秦国完成商鞅变法,最早建立了耕战一体的役兵制。

自此,战争真正失控,进入了“争地之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阶段,彻底变成了“率土地而食人肉”。

秦汉以后,不管是汉末广泛流行的私兵,还是起于北魏的府兵,抑或唐末至今大行其道的亲军,都没有跳出这个大圈子,皆是征兵、募兵、役兵三种形式之间变化和组合,反复做文章,实际却是万变不离其宗。

社首的授课戛然而止,留给众人无尽的想象。

为很多人着迷的战争史就这样被社首扯下了遮羞布。

原来,一切高深的军制就是这样简单,一切的复杂变化都是为了利益,一切强大的军队都是为了杀人。

难怪很多曾经盛极一时的军队,最终会失去战斗力——还是为了利益。

要么得到的利益太多而腐化,手越深越长,最终变了味;

要么因为失去利益保障,而丧失征战的动力。

杨喜又想到了社首布置的三个“为何”,社首的授课到一半时,他似乎触摸到了什么,偏偏听完后,又更加迷茫了。

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状态,能到这一步的,都不简单,自然会带着脑子上课。

在众人期盼中,徐泽却直接宣布下课,并布置了今日的思考题——

如何才能让军队维持严明军纪和强大战斗力的统一,而不是因人而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