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最新目录

第378章 迎接第二篇大满贯的文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接下来的周四、周五两天,魏兴思一连投出了五篇顶刊级别的文章。其中,有四篇AM文章,包括吴菲菲的二维钙钛矿综述,许秋的IDIC体系,陈婉清的IEICO-4F体系,邬胜男的六合一体系,还有一篇EES文章,韩嘉莹的J2体系。五篇顶刊级别的文章,显然是不可能全部都中的,毕竟同行会相爱相杀嘛,许秋估计能中两三篇就不错了。当然,全部都不中也不太可能。原因也很简单,就比如许秋投出一个工作,这个工作既有“12%高效率”的亮点,又有“新材料、新观点”的亮点,结果投AM被拒,之后几经辗转,到了ACSAMI、AELM这样的期刊上去了。如果一篇文章是这样的也就算了,假如连续五篇都是这样,就会形成一个类似于法学上“判例”的概念,也就是说形成了一个参照,那么同行投出来的其他类似工作,假如连许秋的工作都不如,怎么好意思投比ACSAMI、AELM档次更高的文章呢,可能就直接奔着三区去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同行评审也是有限制的,不能随心所欲的去针对,给差评,这样会导致整个领域的崩坏。更何况,会故意使绊子的科研工作者也不是全部,还是有不少人专注于学术本身的。周五下午,魏兴思出现在216的门口,一见面就开心的说道:“许秋,刚收到AM主编的邮件,你之前ITIC体系投AM的那篇文章,再次被选为了封面文章,同时还会在下一期直接被刊登,这篇文章发表的速度可真快啊,电子版我记得才刚上线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吧……”对于AM这种热门期刊来说,正常的文章在电子版被收录后,通常需要等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的时候排队,才能正式发表,而许秋现在的这篇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正式发表,可谓是光速了,大概率是主编看到这篇工作,觉得非常有潜力,就亲自出手,提前了轮次。类似于站有主编和普通责编,期刊公司也是有主编以及普通编辑,主编的权限非常大,而且通常都是在这个行业浸淫十年以上的老将,对学术论文的把控也很准确。话句话说,主编不搞研究,无法做出亮眼的科研工作,但判断一个工作好坏的能力基本上是MAX的。“那封面的事情?”许秋问道。“嗯……”魏兴思转头说道:“田晴,这次还交给你?”“可以啊。”田晴点头应下。“那行,下周一前弄好。”魏兴思说完,又朝许秋递过来一打文献:“这是最近有机光伏的文献,最近跟风ITIC的不少。”魏老师离开后,田晴问道:“许秋,关于文章封面有什么指示嘛?”许秋考虑了一会儿,说道:“构图的话,可以参照我们之前那篇封面文章的样式,或者到期刊网站上参考其他人的封面。我只提一点要求,表现出ITIC是一个平面型的非富勒烯受体,有别于传统的PCBM材料即可。”田晴点点头表示:“没问题,有过第一次的经验,现在第二次做封面会轻松不少。”搞定了封面的事情后,许秋简单翻看了一下近期的文献,有十几篇,还不少。这些都是剔除了魏兴思课题组本身发过的文章,全部都是其他课题组的文章。徐正宏他们IDTBR体系的暂时没有什么大的声音,只发了一篇JMCA,主体结构还是IDTBR,没有太多创新之处,不知道他们是在憋大招,还是哑火了。而ITIC相关工作的文章数量明显变多了,一共有五篇。大多数都是跟风用ITIC受体,然后找一个许秋他们没有用过的给体材料进行匹配,包括PPBDTBT等,分别得到7%-9%的效率,没有太大的新意,比如涉及结构改性,或者提出什么新的观点,都没有。因此,文章质量相对AM来说也就一般般,最好的一篇发到了一区AFSAMI和CM。这些体系许秋之前也可以做,但是没有做,目的就是留给其他人喝汤的,破不了10%的体系,他现在已经看不上了。在这四篇文章里,有三篇许秋之前就看到过一次,都是他审过的稿子,当然,具体的审稿任务被他以“锻炼审稿技能”的名义,分配给了学妹和莫文琳和邬胜男,他负责二次审核。第五篇ITIC相关的文章被发在了AM上,也是这批文献中唯一顶刊级别的文章,是龚远江课题组的工作。他们把ITIC受体用在了全小分子有机光伏领域中,也就是给体、受体材料都是小分子,效率直接突破10%,%,打破了全小分子体系的世界记录。这便是一个课题组里开展多个研究方向的“好处”,一旦有热点可以蹭,直接拿组里现成的体系往里面套,如果有效果,就能发一篇好文章。有点类似于交叉学科的成果,一项成果可以同步应用在多个领域之中。其实,诸如CNS主刊,它们喜欢接受的便是这种可以在多个领域产生影响的工作。比如石墨烯这类本身性能、潜力非常高,而且能够用在各个领域的材料,连着登上CNS主刊也不奇怪。像有机光伏领域,开发出来的材料基本只能自己和自己玩,很难拓展到其他领域中,那么想要登顶CNS顶刊的难度就非常高,必须要取得非常突破性的进展才有可能。而且,话说回来,并不是上不了CNS的工作就不重要。比如CNS几乎不会收纯理论的文章,那么很多做理论物理研究的,他们更看重的反而是物理领域里的顶刊——PRLPHYSICALREVIEWLETTERS),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只有8左右,但H因子高达200以上,也就是被引用次数超过200的文章数量超过200。甚至不乏有研究者认为PRL比《自然》还要强的,他们觉得CNS上发的都是那种“噱头满满的实验进展”,没有纯理论研究实在。总之,科研圈不同领域有不同的玩法,没有一套恒定的标准。另外,有些着名的科学家在成名之后,也喜欢把自己做出的重要工作,就是那种可以发CNS主刊的文章,发表在自己祖国创办的“垃圾”期刊上。这也不是很奇怪,“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嘛。文献阅读完毕后,许秋总结出目前有机光伏领域文章的两大趋势:其一,文章的绝对数量变多,之前可能一个发十几篇二区以上的文章,现在一个月可能发二十、三十多篇二区以上的文章,这表明这个领域的热度开始增加了。其二,非富勒烯受体相关的文献比例变大,之前非富勒烯受体体系的文章占比可能不足30%,现在都已经接近50%了,日后这个比例可能越变越大,毕竟现在富勒烯体系的发展几近停滞,没什么新的东西可研究了,而非富勒烯体系还有不少可以挖掘的地方,更何况从器件性能上来说,非富勒烯体系目前已经全面超越了富勒烯体系。这两个趋势形成的背后,许秋开发出的ITIC体系,占了很大的功劳。许秋在webofscience(wos)网站上查询了一下最初发表在AM上的ITIC工作,目前实时被引用次数已经有17次了,估计等之后wos网站更新的时候,这篇工作被评选成为高被引,甚至被评为热点文章都有非常大的机会。这篇文章,成为许秋第二篇大满贯的文章,基本上是铁板钉钉了。上一篇PCE11体系的文章,到现在被引用次数的增长速度已经变慢了不少,估计最多也只能达到百次引用的级别,而眼下这个ITIC体系的工作,许秋觉得有望走的更远。对于【非生物、医学领域】的【非综述类】工作来说:文章能被引用超过10次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工作都是0次、1次、2次引用,而且可能还是自己引用自己,毕竟从期刊的角度来说,影响因子能否破10就是一道分水岭,破10的期刊基本都是一区的期刊,具体到一篇篇文章上,也是类似的。而文章的被引用次数破百,妥妥能够称得上是代表作了。就算CNS以及《自然》大子刊,影响因子也不过40,能够发表在上面的大多数工作,被引用次数都不会破百的,因为影响因子是个平均值,有些被引用次数特别高的文章,会拉动整体影响因子的上升,就和“我和首富人均资产过亿”一样。如果文章的被引用次数能够破千,那通常是引领一个细分领域的开山之作,在各个期刊上都不为多见。要是一个学术工作者发表过一篇这样的文章,基本可以吹好几年了。因为达成这项成就的难度甚至比发CNS主刊难,而且一般也要很长的时间去发酵。就比如《自然》主刊,H因子大约360,也意味着《自然》建刊以来,被引用次数超过360的文章数量超过360。那么《自然》建刊以来文章被引用次数破千的数量,肯定是在360以下的,而《自然》一年收录文章数大约2644篇。哪个难度更大,一目了然。许秋觉得他这篇ITIC体系的AM文章,按照现在的热度,引用次数破百肯定毋庸置疑。甚至还有那么一丢丢的概率,可以达到千次引用的级别。至于到底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看同行们给不给力了。这有点类似于种花家的“酱香型科技”,股市、基金、游资、机构抱团买入一只股票,这只股票的股价就会节节升高。学术圈里也是一样,众人互相抬轿子,把一个领域的热度炒了上去,大佬可以多发好文章,而其他跟风的人也可以顺带弄几篇普通的一二区文章。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副作用,不像股市里最终会割韭菜。如果说破千的文章是一个细分领域的开山之作,那么被引用次数能够破万,基本都是一个大领域的开山之作,并且通常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比如,差不多二十年前,1995年,FWudl和AJHeeger等人开创了有机光伏领域,工作被发表在《科学》上,那篇论文目前被引用次数为7000+。这种级别的工作,被引用次数都没有破万,文章引用次数破万的难度可想而知。最后,还有文章的被引用次数破10万的,不过目前仅有三篇,还都是生物相关的领域。根据相关统计机构的统计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工作大多是一些重要的生物实验室技术。其中,蛋白质定量、DNA测序、PAGE、Westernblot等方法类研究名列前10位,它们由于提出了开创性的基础研究方法,成为某学科领域的研究标准的参考,导致了大量的引文。与许多其他领域相比,生物学家往往更多地引用对方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生物实验室技术被引用。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着作是1951年的一篇论文——“Proteinmeasurementwiththefolinphenolreagent(福林酚试剂测定蛋白质)”,它描述了一种测定溶液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现在已经有超过30万次引用。另外,要进入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前100名,至少需要+次引用。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引用次数破万的文章数量也不过一两百篇。当然,单看被引用次数去评判一个工作的好坏,肯定是不够客观的。一方面,较早的论文有更多的时间积累引文;另一方面,一些世界着名的论文,因为它们是真正的基础性发现,很快就成为了教科书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们熟悉的、不需要引用的术语。就比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DNA双螺旋的测定和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因此,现代文献计量学家在衡量一篇论文的价值时,不喜欢简单地统计引文这样传统的方法。相反,他们更喜欢比较年代相近、领域可比的论文的引文数量。这也是现在多用高被引、热点文章两项指标,来评判一个工作好坏的原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