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若说康王爷举身无有长处,也不尽然,起码他“嘴硬”这点,赛似廉衡,虽不是巧舌如簧可哓哓置辩,但也当真一三斤的鸭子两斤半的嘴。
赵自培等但有所问,他无有不答。
但答案不是驴唇不对马嘴,就是胡编乱造,滔滔一江废话,仿似要打乱所有人节奏,转移他们焦点。
而康王之所以如此,是出于“信任”,从草包身上展现出如此人性光辉,只能说乌叔暗中送入的密信,给他喂食了坚定。他坚定能量巨大的乌叔,会让他无罪脱身。
皇子不可刑逼,明昊不招,赵自培和苏学岑只能另找突破口。
苏学岑是太子力介的另一主审,也是暗中追随明晟多年的一个刑部郎中,其人虽倒向太子,卷入党争漩涡之中,但行事作风还是可圈可点。
明昊不招,眼见过去三日,进展几无,赵自培当晚秘找廉衡,苏学岑则去往东宫商议。
赵自培显然有些煎急,然始作俑者廉某人,却悠游不迫递这位叔叔级别的人物一杯红茶水,道他且等苏学岑就是。同时再次嘱托:“康王安危为上,永夜盟不会让他‘太平’,再过几日,康王防线崩坍,难保不会被弑口。”
赵自培点头道:“这几日,康王所有饮食均由我和苏学岑双重验毒。守在牢门口的卫护也是昼夜不眠。案子一天未结,康王一天不平,这我们知道,你放心。”
施步正这时大步进来,拱礼赵自培,转向廉衡:“苏学岑去东宫了。”
赵自培微微一愕,再微微一笑:“我该夸你料事如神,还是该批你过度疲用心力。”见廉衡笑而不语,再道,“情势所逼,看来东宫要动了。”
廉衡:“一味避芒,太子他做不到啊。”少年顿了顿,转对施步正,“二哥,明日你和追月,将康王爷‘存放’在我这的那一箱白银,去刑部交苏大人手里。就说‘闻听风声,廉某心下惊惧,特交出康王爷昔日所赠白银,以谙大体。’”
施步正朗口应好。
赵自培语重心长:“看来明日要验银了。”
廉衡:“也该验了。”
东宫。明晟将廉衡给的辨银之法交付苏学岑手里,不动声色凝视着他,苏学岑顾自看完,面色亦不无凝重,却还是回敬太子爷坚定的目光,示意他已深谙此意。
一旦康王府白银纯度高于官银,明皇必将大怒。盛怒之下,不等案件厘清就发配其至凤阳高墙,也不是不无可能。届时,他得同太子象征性出面拦阻。
毕竟东宫主理此事,因此事而将一皇子亲王幽囚高墙,史笔之下太子爷“排挤”兄弟之铁腕,怕只多不少。
翌日,苏学岑果向赵自培和另外几副陪审提议测银,并取出测银之法,自称是苦苦钻营所得。
深知这纸条来历的赵自培,嘴角浅浅上扬,捋顺齐整的胡须,微垂着头,闷声静听其人大谈特谈、解说正欢。
但嘴上说来终觉浅,试验才是王道。
于是,在圣命傍身之下,苏赵二人,派两副陪审,去太仓银库求取十锭从康王府抄缴而来的银元宝。
其中一个自行请命的副陪审,出于“好奇心”撺掇,在让康王府银锭后,竟还想再问库吏,借取太仓官银十锭。
另一陪审疑惑道:“官银,苏大人不是已派人去问太子爷借了嘛?你还徒借它们干么?”言毕,附其人耳侧,不无好心小声道,“最近邪乎的很,怪事频出,跟银子沾染的事儿最好都别碰,就连这银元宝”,他说时低觑眼手底木托上的白银,“就这些银元宝,也最好是摸都不要摸它一哈。”
这个副陪审忖思一刻,看眼库吏,再看眼苏学岑,兀自纠结:“你说得很有道理。但,太子殿下的例银,你敢随便切成块儿?或者给熔成一滩?”
另一副陪审两句被动摇了。
这边再道:“既来之,不若从太仓库再借官银十锭回去,哪怕切成块或熔成银汤汤,也无所谓。回头还给他太仓库,叫他们再汇同其他碎银,拿到银作局重铸不就好了?”言讫望向身边库吏,“您说是不是?”
库吏明白人,借银而已又非劫银,且他可不愿因为拒借而间接得罪东宫,是以“对对对,太子爷例银可切不得”的附和着,意欲再取十锭官银。
另一陪审“也是”一声,便跟着去拿。
这一陪审,跟着库吏走进银库,在监督之下,“随意”驻站一银架前,从架上挑走十锭。
二位陪审,就这样一人一盘,一盘十锭,在金翼护送下恭敬端回到刑部。
明皇最初就钦派了五名金翼从旁监陪,一为监督二为公允。而这对于验银之公正,刚好又起到最大的保证作用。
众目睽睽之下,三种辩银、验纯之法开始有条不紊地展开。
白银大致归为三类:官银、纹银、碎银。官银只有官员可用,纹银多为士大夫使用,碎银则是富裕百姓使的,而普通百姓一般只够使唤铜钱或宝钞,银子毕生都可能没见过几两。
官银底部皆有特定字样图纹,且纯度最高,一般在九成左右。而官银的主要用途在军饷、宫用、朝廷内部资源流通、各地建设以及赈灾等支出。所以坊间几无流通,因而,这也是,很多贪吏贪了官银却不敢明目张胆拿出去花,或窖藏或私下熔毁重铸的原因。
纹银和素银,多是民间铸造。因工艺不及官府,是以密度一般在八成左右,差的有时不到七成。
这是人尽皆知的。
所以当苏学岑掏出的测试方子,是测试九成五左右的白银纯度时,在座所有不免还是各种期待,也不知是期待见到比官银还纯的白银,还是在期待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普通鉴定纯度之方法,一般是听声、掂重、辨色、咬合等,这些都能够一定程度的了解其成色纯度。但如是方法,却皆是出于主观评判。
不若怀素交付廉衡的这三种测试之法,是明明确确有依有据的。
方法一:看茬口测试,即将银锭横向剪断,察看颜色。如若口雪白而绵,成色在九成八(98%)左右;若口粗而柔,稍带微红,成色在九成五左右,用手弯折较硬;若口白而带灰,或略有微红,成色依旧在九成五左右,但硬度较大;若口淡红色,黄中带灰色者,成色在八成左右,弯折坚硬;若口微红、微黄、土黄等色,成色在七成左右;若口红中带黑,黄中带黑,成色在六成左右。
方法二:烧银鉴别之法,先把银块、银条放火上烧红,然后将烧红的银条、银块放入冷水中,纯银为白色,不纯的银子会变成黑色,此法只能鉴定银子纯度是否达到九成五以上。
方法三:银药抹试。银药,又名吃银虎,是用九成五以上成色的白银面和水银调和而成的软体状物。将银锭在试金石上磨出银道后,在银道上涂抹银药。成色越高,挂银药越多,假的则完全不挂银药。
率先接受测试的自然是康王府缴出的银锭。
两名金翼负责用锋利铡刀切银,苏学岑、赵自培和另外一名陪审,分别同时使用三种方法辨别。果然,不论是从茬口、煅烧冷却,还是抹试银药,三种方法给出的答案基本一致,该银锭纯度皆在九成五以上。
比官银密度都要高,自然就不是民间纹银烧铸了,其来源,不言而喻是私矿。
其次,就开始测试官银,好呈送明皇作直观对比。
依旧上述工序。
然而当金翼将三枚切开的银锭,分别捧送给三个测验官员时,赵自培和苏学岑三人,甫一拿到手里,皆是一怔。
一个不经意被牵扯出的惊天秘密,震得所有人猝不及防。
包括廉衡,也不曾想到,一个测银逼迫康王吐露私矿诸事,竟能将太仓库近乎五年的滔天秘密给牵扯出来。
一般,含有一定银成分或大银器中夹馅的伪品称作白银半伪品。一般人很难识别真假,由于颜色、比重均近白银,所以外观检查与掂试重量都无法确定其真伪,即使内行,也必须采取一定鉴定手段才能确定是否为白银伪品。
怀素是一个极好钻营之人,是以在归还银锭那日,已将市面上一般的伪造方法摸了个门儿清。这位前辈,除了白银纯度鉴别之法,还十分“热心”的将白银掺假之法详细写了张纸,给廉衡。
只是廉衡未往“假”里想,只往“真”里钻。
其中,主要介绍了四种掺假法,其实也是鉴别法,但相比上述三法,因过于高难精细,不宜交付太子,否则极易引发其人怀疑己之动机。
一是“白银三大兑”。即用白银、黄铜、锡三种金属按照银一份、铜十五份、锡半分的比例熔炼而成,从外观看银色在八成左右,称白银二大兑。如用试金石磨试,由于掺了锡,所以不易着色,可用精提的硝石粉末溶于水中(类似硝酸),将白银没入蚀去锡、铜后再看所剩银色,或以银药抹在实物道与对比道上,观察水银是否一致以确定含银成分。
二是“夹”,俗称吊铜卧铁,多见于宝银或银锭。即在铸造银锭时,待白银熔化成银汁后,将铜或铁块投入银汁中,银汁冷却凝固,成型后即将铜或铁块包在银锭中。其特点是银锭表面不严整,底部蜂窝大而浅,孔洞深浅过于一致。敲击之音韵发闷,传声缓慢。若在锭面凹处点燃烧红的炭块,可见传热缓慢,大约是纯净白银传热时间的三倍。此种银锭外观差别不明显。用手掂试有轻感,可锯开或钻末检验其内部;另有一种称之为投珠的银伪品。制作过程与夹馅相似,只是包入的铜或铁珠投人银汁后使其凝固于宝银翅下,特点是宝脸不正,有珠的一侧高于另一则,投珠处的银色明显下白无光润,有的甚至生出绿锈。
三是“灌铅”,将成品宝银钻洞后灌人铅汁,窃取一部分白银的做法称为灌铅。伪造者待铅汁凝固后,用白银将洞封好,并在封处打砸上印记进行伪装。一般灌铅量可达锭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铅的比重略大于银,用手掂试很难发现异常之处,须认真检查有无封,然后钻孔检验内部;也可将封打开,用火烧,往往是元宝尚未烧红,而铅汁已经流出封。
四是“铜镀银器肌”,即在铜器皿外镀以银,有紫铜镀与铜锡(白铜)镀两种。多见于银瓶、银炉、银餐具等。有的镀层较厚,难以磨透,须用锉刀锉开,锉处露出铜质,点以硝石水沫,可冒绿沫。此类银制器皿由于形状不规则,掂试重量也难找到破绽,只有剪开或锉才能发现问题。
话休絮烦,说回眼前。
——————————————以上白银鉴定之法,写得有点碎叨过祥,小粉粉们不喜的可直接翻页,想多看两眼的,就当看了点辩银经验,以防日后买银器银饰上当受骗,比如第四种“铜镀银器肌”。至于前三种嘛,现实中,我们也见不到银锭(排除您家是大户人家有祖传),所以灌铅夹馅等风险不存在的,嘿嘿!
此外,本章鉴定白银纯度之法,因为繁忙,并未能细细翻找相关书籍和论文来支撑,皆借鉴于百度或知乎。不过,也还是在几番查找,对比之后选取的看去最具含金量和可信度的帖子。若有行家,发现不合理之处,望指正,必及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