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这次出走,要说是李白逃婚,并不全是。对李白平心而论,他对张月娥是情有独锺,只是对她父亲难以面对。他也明白,他们必竟是父女,以后不得不面对,但眼前却不想面对。此刻出走,似有不忍。他也固执,既已出走,那有回转的!
从粉竹楼出来之后,他在原地徘徊了好一阵:回匡山还是出游他处?想到迟早有一天要走出这巴山的阻隔去中原的,便萌发了重踏当年诸葛亮六伐中原的艰险之路,于是转向了奔向梓潼去剑阁的山路。他一路走,一路探寻诸葛亮当年进军中原时留下的古迹和传说。虽然见到了不少的高山峡谷,但见到的路道并不艰险。当晚住宿在七曲山大庙,李白与庙里的和尚交谈,言语之中流露出梓潼这个地方并不像传说中的山高路险。
庙里主持长老拧着佛珠道:“非也,古时的梓潼真的山高路险,比登天还难。之所以能有今天这样的坦途,全靠五个蜀国大力士不畏艰险、劈山开路的功德。”说着就给李白讲了一个流传民间很古老的传说。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想灭亡蜀国称霸天下,派人去蜀国打探,得知蜀国有五个大力士镇守边关,很难进兵,但蜀王好色,江山并不稳固。秦王便投其所好,要送五个美女去,但要蜀国派这五个大力士去迎亲。蜀王不顾江山社稷,只图一人享乐,便把镇守边关的五个大力士撤下来去迎接美女。这五个大力士深知秦王有阴谋,就想神不知鬼不觉地选择一条近道早点赶回国。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走了不少的险峻之路。走到梓潼时,忽见一座耸入云霄的高山阻隔,几百里地没人烟不说,山高得鸟都飞不过,眼看无路可走,五个大力士心急如焚。恰在这时,他们发现一条象青龙似的大莽蛇吞云吐雾地钻进大山下的洞穴中,一条大尾巴露在洞外左摇右甩,力气大得能推波助浪。这情景虽是令人胆战心惊,却引起一个大力士突发异想:这莽蛇钻进洞只会往前走,何不借它力气,再加上我们的力气钻出一个大山洞通到山的那边去?于是,他向另外四个大力士招呼一声,便死死地抓住大莽蛇往外拉。这一拉,就激怒了大莽蛇,它不仅不后退,还拼命地甩尾巴,使起劲地在洞里乱跳乱拱,洞是越拱越大,它的尾巴已把这位大力士摔打得筋疲力尽。五个美女看到这个大力士再不闪开的话,就有被莽蛇尾巴摔死的可能,于是就在喊:“快闪开呀!”面对这危险,另外四个大力士大吼一声,也都一齐扑上去抓住了大莽蛇的尾巴。五个大力士之力可以移山倒海,他们大叫一声齐心用力拖拉。这时,大莽蛇的挣扎之力也是一下子使到了极限,内外之力一撞,突然之间地动山摇。五个美女看到这悲壮的一幕受到感染,也跟着呐喊助威。五个大力士奋力一挺身,高山便“轰隆”一声崩塌。五个大力士身躯倒下的一刹那,高山裂为了五座山岭。五个大力士,五个美女与大莽蛇虽然都被压死、砸死,但这座高山从此再也不见,代替它的便是肥沃的平原和浅丘陵,梓潼的地界这才有了与外界连通的道路。
听了这悲壮感人的传说故事,李白和在场的其它人一样陷入了无声的沉默,全被五个大力士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他联想到蚕丛和鱼凫建立蜀国,由于崇山峻岭阻隔,人兽难行,只有鸟儿才能飞越,蜀国与世隔绝已有几万年。当年五壮士用生命为代价,开辟出梓潼的大道与外界相通。心里不由得好感叹: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英雄哦,了不起!
第二天一早,李白从七曲山出发向前行,他突然发现所经过的路两旁松柏树高大挺拔,而且还是有秩序地排列,连续很长很长,望不到尽头。这种奇特的景观令他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仔细察看,见每棵树的树龄都有两三百年,粗壮得几个人才能围住。树杆老得起崩甲,一些枝杆、枝条干枯。只有滋生的枝杆、枝条上树冠葱绿,似有返老还童的意味。这种连绵不断的松柏树行成的风景奇观,李白还是第一次见着,因而就有一种特别的好奇心,他就向路旁人打听。
恰在这时,路旁有一位书生正与几个行人在闲聊,不待他人回答,见那书生把李白上下打量一眼说:“这位兄台,也是读书人吧?你问的这事我也正在向人请教呢。我把所知的说给你听吧,这是当年蜀国大将张飞担任诸葛军师取西川的先锋官时,见一路的山路崎岖,担心后面的大军走错了路道,他就下令在所经过的路道两旁插上松柏树苗作记号。这些树苗长大之后,便行成了现在这样的风景。后人为了纪念,就给这路道两旁的美丽景色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翠云廊。我初略问了一下,这翠云廊至少上千里。”他见李白听得点头,便又说:“这位兄台,如有兴趣,我们沿着这翠云廊走下去直达剑门关!”
这书生看似阴沈不大言语,但与李白混熟之后,却是一路有说有笑,显得风趣活泼,时不时的还背诵李白诗。李白没表露自己的身份,有时还给助兴,搭上一、两句赞美的话,更是使他欢喜不尽。
见这书生很熟悉自己的诗文,而且评头品足说得头头是道,李白觉得这书生是过分崇拜自己,就笑着说:“你把李白诗背得如此烂熟,真的令李白好感动啊!”
书生做起高傲样子把手一摆:“兄台快莫夸奖,我吟的诗还有不熟悉的?”
李白听了一愣:“这诗是你吟的?”
“对呵,我李白写的诗吗?”
看他自信样子,像是要拍胸口。不由得令李白很是惊讶地打量他,没想到这小子竟敢招摇撞骗冒充我!本想给他当面揭穿,但又考虑他不是出于恶意,也许他的虚荣心作怪。就很大度地半开玩笑说:“你是李白呀!”见他没回答,就又说:“你是李白的话,真李白岂不假冒了!”
书生盯着李白先是一愣怔,而后打量李白几眼又摇头:“你是李白呀?头上又没刻字,我看不像!”说着他在李白肩头一拍:“你晓得不,李白是斗酒诗百篇,凭酒量就能认出李白的,你这李白的冒牌货,敢跟我喝两坛酒?”
没走多远,路旁就有一家酒店,书生招呼李白进酒店。李白不想白吃他,就去柜台交银子,书生过来一把按住他的手说:“说好的我请客,你快去入座。”说着便给店主五两银子说:“两坛酒、几个下酒的好菜。”
李白却笑嘻嘻地望着他:“两坛酒太少,再加四坛酒,要是银子不够,我给付!”
书生把李白一推:“你快去坐。”扭头对店家说:“那就六坛酒,上等好酒呵!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