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 >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最新目录

第三十二章 威震突厥铁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大业十一年。李渊在太原担任右骁卫大将军兼留守之职的时候,东突厥始毕可汗派出胡骑经常寇边和骚扰太原和汾阳地区。

隋炀帝杨广饬令太原留守李渊会同马邑太守王仁恭要全力征剿胡人进犯之铁骑。

对于同突厥人作战,李渊在担任甘肃弘化郡留守的时候,他曾率部给予突厥胡骑以沉重的打击。因此,他对于保住自己在唐尧故国的山西根据地的安全,以痛击突厥胡骑之入侵,以此扞卫山西做为他在今后可能开辟帝王之业的龙脉发祥之地,他必须是要竭尽全力,誓死扞卫之的。

对于马邑太守王仁恭而言,他知道,自己若是同李渊合兵一处抗击强大之突厥;据探马飞驰来报,突厥之兵力有上万铁骑之多,而自己同李渊的兵马合在一处还不足五千人马?

王仁恭心里感到了害怕?!他是一个奸诈、狡猾之人。当时,突厥的兵马是在太原一带骚扰和抢掠的;王仁恭的马邑郡是在晋阳地区。王仁恭便是采取了以李渊为主,以驰援为辅的作战方略。他以本郡县有流寇起兵作乱为由,给李渊致书一封:“唐国公筠鉴:主上令我等坚决抗击北连寇边之突厥胡骑。弟本待提兵与公会合于太原。然,晋阳流寇聚众起兵作乱。弟苦于征剿匪患,恐不能合兵一处共击突厥。倘若,贼势疲之。当提兵驰援唐国公是也……”

李渊在接到马邑太守王仁恭的亲笔信之后,他对儿子李世民愤慨地言道:“王仁恭老匹夫也!他欲陷为父于无援矣?”

李渊因何单单要将二子李世民留在身边呢?这要从大业十年隋炀帝杨广前去塞北之地巡游之时,皇帝突然被突厥始毕可汗的数十万大军给围困在山西雁门关地区,当时,皇帝被迫无奈向天下臣民下了一道悬赏格的勤王救驾的诏书;做为甘肃弘化郡的留守——左骁卫大将军李渊自然要派兵北上勤王。李世民当时只有十六岁的小小年纪,他就带领我这个刘明利(长孙无忌)投奔到忻口县定北将军帐下,他积极献计献策使勤王兵马很快就推进到了雁门郡。李世民在当时一日成名!

因为这个缘故,李渊被杨广任命为太原留守的官职之后,他便是带领二子李世民来到了太原。

“父亲!儿以为王仁恭是被突厥之铁骑吓破了胆。我军可单独抗击之!”

李世民在极力地安慰他的父亲。

在李渊的身边只要有李世民的存在,他就会感到心里非常的踏实。

由于,他们父子二人不是头一次同强大的突厥铁骑作战,因此,他们清楚突厥胡骑作战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善于在马背上英勇善战,善于用弓箭射杀敌兵,更善于使一把把牛耳尖刀;行军作战快如闪电!

因为,李渊的箭术也很精准,他在经营唐尧故国的山西根据地之时,他早已是将自己的三千子弟兵训练的在马上驰骋战斗当中,可百步穿杨;在马上同敌骑兵鏖战之时,一个个武艺高强。凶悍勇猛。杀敌势如破竹。

因此,在这一次的胡汉大交兵的过程中,李渊想以弱胜强。他必须要出奇兵。

他让儿子李世民专门从自己的子弟兵当中,挑选出会箭术的官兵共计二千人马。

李渊决定以不成功便杀身成仁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将这二千勇士改扮成为突厥铁骑的模样儿。

在那一日的大交兵当中,李渊先是驱使一队约有五百人的老弱病残与突劂铁骑正面接触。

就在突劂人自鸣得意在心里高兴:中国军队不堪一击的轻敌当中,李渊所帅领的那二千主力军穿戴上了胡人的军服,以假乱真,以真假难辨的鬼诡战法,直杀得来犯的胡人铁骑魂飞丧胆。

至此,突厥始毕可汗再也不敢侵扰山西太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