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穿越后周 > 穿越后周最新目录

一九八 艰难的决定(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西平王李彝殷未必遵召前去……那年先帝围攻晋阳(太原)时曾下诏命定难所部前去,李彝殷阳奉阴违、行动缓慢,以大军渡河困难为名,故意拖延时间。时北汉各州县均已投降,仅剩晋阳刘崇在负隅顽抗,后先帝因雨撤离晋阳他们还未进入汉境,所取州县尽失。”

“无所谓,只要他知道我们拿下北汉即可,等战事结束他会听话的。”

“可是魏王现在大名,过来恐怕……”

林岩当然不能说自己作弊看过史书,他“掐指一算”:

你以为各节镇都是聋子瞎子?他们哪个在京城及周边没有耳目?你以为他们养的鸽子都是用来观赏或吃乳鸽的?你以为回城的八万将士都是赵匡胤的铁杆?他们肯定都或多或少得知兵变的消息了!初三夜间就有人逃到大名府急报符彦卿,说大军在陈桥密议起事,京城可能有变。魏王让次子符昭信暂掌天雄军,自己只带了十几个亲兵加急赶来京城,大概已经快到了,待会儿派人带着圣旨去城北七里寨接应就是了。

在禁军服役的符昭序(符彦卿长子)就在陈桥。赵匡胤不可能把他留在京城,也不能让他跟着慕容延钊北上,万一他说服或者策反慕容延钊那可是五万大军。所以他只能把符昭序带在身边,虽说有亲信密切监视,但

史传符彦卿得知陈桥兵变赶往京城,初五傍晚赶到七里寨时得知赵匡胤已经登基。他知道各节镇根本不愿参与到帝王之争里去,大多都在隔河观望,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就是只有跟着赢家才是“忠臣”,一不留神站错队就成了叛军,连带家人都要跟着遭殃。柴荣是女婿,赵匡义也是。他只能寄希望于赵匡义念及亲情放过……按律地方节度使无辜不得进京,他只能黯然返回。

韩通郁闷那些法师为什么一直说太原而不说晋阳,他原本也想随军出战,看看这些法师用什么方法快速拿下晋阳城。只是危机刚过军心不稳,城中必须有人坐镇,现在得知魏王符彦卿就要来京不禁蠢蠢欲动,但林岩拒绝了他。

范质、魏仁浦等人还是对潘美北上存有戒心。将门出身的慕容延钊是凭战功升任副都点检的,平时也不屑于赵匡胤的小集团,但此时他身陷“叛军”的尴尬,会不会被潘美说服、策反杀个回马枪?虽说有慕容德钧同行,可论心计他哪是潘美的对手?张永德的三万殿前军能抵挡慕容延钊?

“有圣旨在,慕容将军是北上御敌,不是叛军。”

林岩说赵匡胤派慕容延钊先行北上只是怕他在京城给自己添乱。他北上后有韩令坤、张令铎牵制,又远离京城,等他发现虚假军情后一切既成事实,基本上也就算是生米做成熟饭了,这几十年改朝换代不都是这样吗?仅凭慕容延钊根本不可能翻盘,而且赵匡胤也知道他绝对不会跟辽、汉结盟。

王着拿着前日林岩给的几张“天书下册”与范质、魏仁浦等研讨许久,叫来曹传贵问“乔陆二卒长”情况,曹传贵如实回答说按照法师命令,在早朝混乱时分把他们一行人等全部“调往”法师的住宅,现他们依前职守候在南门【可能是皇宫南门,《随隐漫録卷二》记载:“太祖(赵匡胤)自陈桥驿拥兵入觐长入祗候班乔陆二卒长率众拒于南门乃入自北解衣折箭誓不杀咸义不臣自缢太祖亲至直舍叹曰忠义孩儿赐庙曰忠义易班曰孩儿”。说赵匡胤进宫时被乔陆二卒长拒于南门,他们绕北门进宫后“解衣折箭”发誓不杀他们,但这些人还是义无反顾的自缢殉周,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忠诚“咸义不臣(宋)”。还有些许良知、些许愧疚的赵匡胤为之动容,叹曰“忠义孩儿”赐庙曰“忠义”易“班”曰“孩儿”】【“赐忠义庙”?改成“孩儿班”?原文无标点理解费劲,断句、理解有误之处敬请谅解。】

原谅他们自缢而不是拼命,“卒长”手下能有多少人?明知拼命、抵抗无济于事,而且还可能会被定为“叛军”会连累家人,只能一死了之以表忠心。可悲可叹……

范质更觉无地自容。此后更加自律,自身廉洁从不受四方馈送,自己前后所得奉禄、赏赐也多送给孤遗。连赵光义都称赞他:“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此乃后话不提。

符彦卿被接入皇宫后了解了事情经过,得知女婿被灭门符彦卿并没感到意外,既然你谋反就得有诛灭全家的觉悟。只是六女病逝的消息让他坚毅的眼神中蒙上一丝哀伤。

他对林岩等人继续拥立宗训表示欣慰,同意暂时留在京城协助韩通、范质、吴延祚等处理日常事务。

已经错过一次的范质怕再有闪失,认为让幼帝和太后的中军走西路随张铎、李洪义等更“合适”。由魏仁浦随张永德大军北上,王溥、张昭及文武百官随中军,现在六九已经过半,不会再有大的河面封冻,乘船由槽渠沿黄河、汾河而上。等李重进到京后张美随后军北上。

范质、王溥等人为刚刚平息的兵变松了口气面,特别是那些法师说要讨伐北汉,范质等人高兴的差点跳起来——去吧、去吧,最好把那八万连同石守信的那些人马全带上去,俺们愿意赔上粮草,贴上抚恤金,拼他个七七八八,回来的越少越好。

没想到那法师竟然提出让太后亲征,这可如何是好?

上次匆忙点将已经错了,好不容易被摆平。可八万兵变将士留在京城也是一大隐患,难道别人就没有黄袍加身的想法?如何打消他们的念头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法师提出的让太后亲征,提高威信,增强大军凝聚力。太后不管怎么说也是将门之女,亲征绝对能够服众。

说起来简单,可安全怎么保证?

问王潇?他说自己不能保证,但他说相信侄子,皓轩说没事就一定没事。

王着也信誓旦旦的保证这些法师绝对不会抢皇位,他甚至用全家人的性命担保。他说上次日夜兼程到过肃州,也见识过他们商议大事甚至举手表决的场面。

虽然他们说“没有”头领大家都平等、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但举手表决已经超过半数,按他们所说应该生效了,可那个老林竟然能以“违背初衷”为由否决这次表决,他们的初衷是什么?

私下打听了半天才知道他们所说的“初衷”是说他们是一帮流落西域的难民,他们那样子像难民吗?还争取在夹缝中生存下来、努力生活的更好;你把周边的几大势力都给吓的直不起腰了还说你们在夹缝中,你们吃的穿的用的堪比朝廷还要更好。可他们所有人都说过他们不想当皇帝,甚至私下问某个人的回答也是一样

实际操作看来那个老赵、老王、老钟和眼前这个林岩好像说话的分量更重一些。听说那个老钟是他们的最高军事长官,这个林岩却能在最关键时刻“开除”他!

而且那个老王竟敢当众训斥那些人,而且是以训徒弟的语气训斥所有人……

这次他们过来的几个人中,林岩和秦勇的意见好像应该比另外那些人更有分量,可那个看起来像侍卫却是“总指挥”的秦华看样子比他们所有人都决断,说话的语气简直不容人否认。

再赌一把:既然王着敢拿全家人性命担保,那么一旦失败,就跟他一起以死谢罪。

促使范质做出决定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出使西域的张煦和张赞回来了。

张煦、曹传安一行返回,十一月底到肃州营地接应李会封等人时顺便带回了在营地打工的孙胜、姜文彦等人。

他们谢绝了营地的热情款待,只休息了三天就急忙赶路。因为他们被告知先帝驾崩、幼帝即位。

最主要的是留在营地养伤和营地“打工”几个人得到了更重要的消息——

尽管赵一方他们为了避免给秦华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刻意要求大家不能泄露兵变日期等

但精明的太监等人还是从嘴上不把门的女眷那里得到正月初四陈桥兵变,而且得知他们要制止兵变。

张煦专门跪求询问赵一方:赵匡胤篡位是真的吗?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提前抓他们?他知道赵匡胤那些人在军中的地位。这些年整军把地方军中的精英全部调往禁军,地方军根本没有实力与禁军抗衡,重要的是那些节镇只会看戏打酱油,根本不会自动卷入。

提前?你也想学刘承佑?郭威全家被杀导致汉朝灭亡,你想周朝也灭亡?不能提前动赵匡胤,否则会真的引起兵变,真正的兵变。

赵一方等人被张煦救主心切的心情所感动,怕他们私自行动影响整体计划,只能告诉他一些大概事项,并再三叮嘱他保密!千万不能在兵变以前泄露实情,否则不能一网打尽,要求他们必须在初五以后才能进京,保证让他们看到端坐在龙椅上的幼帝和太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