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安东尼从所有这些组织和个人中间选出了一个人。
他叫冯振德。开着一间不算大的运输公司和一间旅行社。实际上那不过是他的幌子,他是一个小小的黑社会组织的首领,人称冯老板。从调查中得知,这是一个精明、狡诈、狠毒的人,唯利是图,六亲不认。安东尼明白,他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人。
但缺陷也是明显的。冯老板的人大多集中在旅游和商业方面,无论安东尼想做何种生意,这个范围都太小了,力量也远远不够。这个困难最后由冯振德自己给解决了。他以两条人命的代价,弄来了一枚白金戒指。他说凭借这个,他可以获得最大的帮助。因为这个戒指的后面,有一个更大也更强有力的组织。
在这期间,为了将来的中国,安东尼自己也下了一番功夫,学习了两年的汉语。虽然还不太流利,但已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还是在这期间,安东尼#8226;福伦查所要考虑的更为重要的问题就是,他将要做什么生意。做什么?他将要在中国做什么?这是他每天都要问自己的问题。
在这期间,他的研究班子也没有闲着,一直都在设想着各种各样的生意,并且反复权衡它们的可行性和利与弊。甚至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也为此发表了意见。
他和他们,得出的最后结论是:黄金。
黄金,黄色的金属。无与伦比的黄色金属。
千百年来,黄金以其极佳的稳定性,在任何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都能不锈不蚀的优良品质,成为世代流传的财富;以其鲜艳悦目的色泽和极佳的延展性,成为显示巨富装点辉煌,为帝王奠定权威,为美女博得青睐的魔物;以其稀少和珍贵,成为掠夺和谋杀,追求和积累的目标。它成为这世上所有交易──商品、土地、权力、道德、生死的媒介──钱。
于是,黄金也就成了财富、权威、高尚和幸福的象征。
这就是黄金,无与伦比的黄金。
进入现代社会后,黄金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但却在流通领域里留下了自己所向无敌的影子──还是钱。
因此,黄金比钱更珍贵,更神圣。钱会贬值,而黄金却永远屹立在世界之上。
黄金决定了币值,并进而决定了国家的地位。因此,大多数国家──代表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千方百计地把黄金贮藏在自己的金库里。而芸芸众生们,则开始更加疯狂地寻求黄金。战乱时,人们抢购黄金。和平时,又用它来从事投机。无论手中有没有黄金,人们都对它流露出巨大的贪欲、占有欲和掠夺欲。
十六世纪中,殖民南美的西班牙人,在玻利维亚──秘鲁高原的卡拉巴亚金矿场上,挖掘出重达五十磅的金块。时隔不久,又挖掘出重达一百多磅的金块。这两次都哄动了当时的世界。但纪录很快就被打破了。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澳大利亚的金矿场上挖掘出重达二百多磅被命名为“霍尔特曼”的天然金块。时隔不久,又出现了重量为二百四十多磅的天然金块,它立刻被命名为“韦尔科姆#8226;斯特伦吉”金块。这两次大金块的发现,都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淘金浪潮。淘金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所依赖的原始资本的构成之一。
十九世纪的美国淘金热暂且不提。1983年,一对在澳大利亚度假的美国老夫妇,傍晚时分象往常一样到一望无际的苍茫荒原上散步。为了趋赶几只对人类充满了好奇心而逼临太近的巨大袋鼠,随手捡起一块脚旁的石头时,却发现它超乎寻常地沉重。后来他们才知道,那是一块重达十一公斤的天然金块。几周之后,数千名手持金属探测器的淘金者哄然涌进那片澳大利亚的荒原。
黄金对人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而黄金黑市价格的步步上扬,使这种诱惑变得更大。
1933年以前,一盎司黄金为二十美元六十七美分。第二年,也就是刚刚度过恐怖“大萧条”的美国经济渐入繁华佳境,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8226;罗斯福把金价提高到三十五美元一盎司。并宣布此为官价,不可更动。
但即使是执世界经济牛耳的美国也不能因此就控制灼金买卖。三十五美元一盎司的黄金价格,导致市场上严重的黄金短缺。
于是,为了绕过三十五美元一盎司的官价,便出现了双重金价。也就是,凡属国家储备的黄金,仍然为三十五美元一盎司,这种黄金只用于国际间的付款。而国家储备以外的黄金则在自由市场上自行定价。这个自由市场就是:伦敦黄金市场、苏黎士黄金市场、纽约黄金市场、东京黄金市惩香港黄金市场。其中以伦敦黄金市场为最大,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五的非货币黄金在伦敦的黄金市场上交易和流通。而伦敦的黄金市场则是由五家公司组成的。它们是:约翰逊#8226;马特公司;蒙坎塔及戈德斯米德公司;塞缪尔#8226;蒙塔古公司;N#8226;M#8226;罗斯柴尔德公司;夏普思──皮克思利公司。
大体上可以说,世界黄金市场的价格,主要由他们控制着。
每天上午十点半和下午三点,这五家黄金经销公司的代表人聚集在N#8226;M#8226;罗斯柴尔德公司的“黄金厅”里开始交易。他们围坐在圆桌旁,每人面前都有一面英国国旗,身后是操作计算机的工作人员。世界各地的委托人通过电传把他们的需求传递到各自的代表人面前。代表人则据此报出供需的数量和价格。当报价或数量不符合委托人的要求,需与公司协商时,代表人就举旗要求交易暂停。协商后确定的价格就是当日黄金价格的“定盘”。这一价格通过通讯卫星的专用线路和JETEX瞬间传送到世界各地。
这就是黄金自由市场价格,它与黄金官价构成了极不稳定的双重金价,并进而导致了黄金市场的疯狂投机和金价的暴涨暴跌。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大力推行“新经济政策”,并要求国际间的付款不再使用美国的黄金储备。这一决定石破天惊,使世界金融为之一震,并立刻使黄金价格由三十五美元上涨到三十八美元一盎司。黄金官价被突破,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黄金恐慌,黄金自由市场的价格更是大幅度上升,导致世界金融一片混乱。迫不得已,世界各国之间于1973年达成新的协议,将黄金官价定为每盎司四十二美元二十二美分。
然而,这一纸协议,不过是在世界金融这艘万吨巨轮上贴上一块小小的膏药,难以阻遏西方经济的灭顶之灾。就在这一年的冬天,黄金市场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投机风潮,几乎冲垮了世界经济。那个时期,安东尼恰在欧洲学习法律和政治经济学,亲眼目睹了那场金融风暴,初次领会了黄金在世界上的巨大力量和它的神密莫测。
1973年11月23日,伦敦市场上的黄金价格猛涨到一盎司九十美元,并在五天之内突破了一百美元大关。同年年底,即12月18日,又上涨到每盎司一百零六美元七十五美分。
1974年2月8日,金价涨至每盎司一百四十五美元。2月27日,再涨至一百七十八美元。一个星期之后,也就是3月5日这天,黄金巨人似乎稍感不适,打了一个小小的喷嚏,金价突然跌至一百六十美元。但仅仅过了三天,3月8日,还没等世人从这一愣怔中清醒过来,金价再涨至一百七十美元。4月1日,每盎司的金价是一百八十四美元。4月2日,法国总统乔治#8226;蓬皮杜因病逝世。不知是否与此有关,第二天,也就是4月3日,黄金价格猛涨至一百九十七美元。
在这一时期里,世界经济真可谓翻天覆地,潮起云涌。金融家、投机商、政府官员直至每一个百姓,更是歇斯底里,疯狂异常。黄金投机遍及西方的每一个角落。金融评论家们更是推波助澜,预言黄金价格还将涨到三百美元,甚至五百美元。这使每一个藏有黄金的人都去抛售,每一个没有黄金的人都去抢购。有人拔下镶了二十年的金牙,有人剥下怀表的镀金,有人倾入所有的积蓄和财产,不断地买进、卖出,再买进、再卖出。有人大发其财,跃居百万富翁。有人倾家荡产,损失愈千万美元。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做着黄金梦。然而,从1974年4月3日以后,金价再也没有上涨,并开始逐步下降。到1974年7月4日,黄金价格终于稳定在每盎司一百三十一美元上下了。
这样的金融动荡在八十年代初再次发生,并且其规模和猛烈程度均超过上回。金价最高时曾突破五百美元大关,达到五百三十美元,直到两年后的1983年,才逐步回落稳定在三百至三百七十美元之间。这期间造成的经济动荡和起伏,被人称作“黄金大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