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唐人喜欢诗歌,对诗人的感情,大概跟我们今天的追星族差不多。娱乐圈曾经有几位被追捧为“四大天王”,唐朝也有追捧诗人的现象,譬如给诗人取绰号。
唐诗人中,有几位的绰号挺有趣,如诗佛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
诗佛、诗仙、诗圣、诗魔、诗鬼,五位诗人就有三位活跃在盛唐,而盛唐开元、天宝年间也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后人写诗,总是以盛唐诗歌为榜样,“诗必盛唐”嘛,如果你夸奖某位诗人的作品像唐诗,他就会沾沾自喜,如果说像宋诗,他就会垂头丧气像死了人一样。
唐诗人中,粉丝最多的大概是李白。李白身世成谜,《旧唐书》说他是山东人;《新唐书》说他的祖先因为犯罪而被流放西域,后来迁居四川;据现代诗人郭沫若的考证:李白出生在安西的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在当时是唐朝的一个军事重镇,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但今天已经不是中国的领土了。
山东、四川、吉尔吉斯斯坦,究竟哪里才是他的故乡?我想几乎没有人能够接受李白“低头思故乡”的时候,他思念的居然是一片异域。
李白一生,是放浪形骸的一生,也是传奇的一生。他到处游山玩水,交友遍天下,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其中也包括我们的英雄郭子仪,李白与郭子仪可说是生死之交。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游并州的时候,偶然遇见郭子仪,郭子仪当时犯了法,犯的什么法史书上没说,是不是死罪也不得而知,就字面猜测案子应该判得挺重。李白慧眼识英雄,他觉得这个罪犯是个奇人,于是出面相救。朋友多了路好走,李白虽然不是什么达官贵人,但就是有人买他的面子,郭子仪因此得救。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的一个儿子永王李璘拥兵自重,妄想在南京建都称帝,永王招募李白为幕僚,应该是聘他做判官。
李白很有抱负:“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竟复来”;他也很狂傲:“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认为自己是时代精英,是千里马,可惜世上没有伯乐,无人求贤,他再有本事也只能碌碌无为了:“昭王白骨成灰土,无人更扫黄金台”。
李白因为无人欣赏而苦闷得要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现在李璘欣赏他,正是他建功立业大展宏图的好时机啊,李白欣然而往。结果永王被新登基的皇帝李亨派兵击败,李白也跟着倒了霉,稀里糊涂的犯下了造反的死罪(顺便提一下,另一位大诗人高适就是平定这场叛乱的官军的指挥者之一,他也是唯一一位做了节度使的诗人)。
李白出事的时候,郭子仪已经是国家栋梁之臣了。眼见恩人有难,郭子仪立即上奏皇帝为李白求情,只要能让李白活命,他情愿解官。
国家大乱之际,郭子仪即便解官也是不可能脱离军队的,所以郭子仪是辞官不辞职,白衣效力军中。用我们今天的话就是只做事不拿工资。造反的罪名虽然重,但是有郭子仪这么重量级的朋友求情,李白当然不用死啦。皇帝下旨:李白流放夜郎。
古代有星宿下凡的传说,一些特别突出的人物总被说成是星宿转世,如果说李白是文曲星,郭子仪就应该是武曲星了。其实郭子仪在那个时候的名望是远远大于李白的。只是武功不能像诗歌一样万古流芳,所以今天我们都知道李白,而郭子仪则变得默默无闻了。李郭二人一文一武惺惺相惜,不经意间,创造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