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云南生变满清应变时采取了冷处理办法,虽然属于无可奈何地尴尬,可对联军不可能乘势横扫西南的叛断还是有些先见之明的。
消息传到台湾沈磊也是差不多的认识,对有些人认为可以乘势提前发动江南战役不以为然,在参谋部扩大会议上说
‘金声桓、李成栋叛清乃是其内部矛盾激化与信心消退的结果,如果我们肯招降纳叛清军的崩溃马上会出现。只是如此一来我们如同吞下含有大量毒素与病菌的食物,虽然吃了下去消化很难,甚至是可能因中毒而生病,要重新恢复健康代价更大。‘
‘这不是必定一点妥协也不可付出,如残明、白旺、李定国的抱团就有必要,没有力量硬顶时能够借助的力量不用乃是不智。可我们此时只是缺少干部,贪便宜早一点平定江南没好处、没必要,就属于不该有的急躁情绪,同样不智。‘
‘至于三方联军这次形势反转乃是清军为防备我们打到江南去而调整了兵力布置,也是满清内部满汉、文武等矛盾激化缘故,联军方面没有做好反击的政治、军事准备,横扫西南的可能性极低,只要按我们自己的计划与步骤来就行,只要三个战役我们就能完成初步统一的目标,不必性急。‘
护卫队方面因沈磊之言按兵不动,没有提前发起攻打江南的战役最难受的该是满清。阿济格等满清没算出护卫队的作战计划,更没料到对方根本不屑乘火打劫,这让他们有一种上当受骗感。
这上当受骗的代价是本来可能将云南的联军基本上打败,变成自己痛失云南,联军反而获得壮大。之所以如此寻根究底乃是为防备护卫队过长江,不料这里准备好了打狗棒恶客不来,云南局势要清军重新占优势还仍然只能等长江防线与护卫队一战之后。
可护卫队拖延着一日不进攻,清军主力就无法从长江沿线调动去西南,这样胶着就如钝刀子在割肉,肉没有割去一样痛啊!
最窝心主动权在护卫队手上,清军空有几倍兵力优势无力也不敢渡江找护卫队决一死战。长江不似长城,长城高耸处处是漏洞,可过长江没有强大的水军乃是找死。
满清高层嗟叹没有水军才至使空有强大的兵力无法渡江与护卫队早决胜负不过自欺欺人而已,上不得台面见不得人,实际上他们的计划仅是以固守消耗护卫队罢了。
这种以固守为主伺机而动的战术乃是属于最笨最被动的,与清军一直以来的主动进攻思想不符。可形势比人强,嘴上硬武力不硬,只能如此还只能被动地候护卫队过江,候护卫队进攻,护卫队不来只能干着急地等。于是满清高层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云南那里联军慢慢地整合好后开始新一轮进攻,自己只能等长江战斗发生。
日子在满清眼看着三方联军进一步整合,连弘光也从深山出来,在云南再一次组成比较完整的朝廷,将云南各军各官一番封赏一番封官整合起来后组成了新明军,其中白旺、李定国封了郡王,金声桓、李成栋、何腾蛟等人封了国公,随后分成几路向清军进攻中渡过。
弘光出深山由二个原因促成,一是云南形势稳定,不再如之前到一处二三天就闻清军在几十里之外。其次不少王爷带领自己拉扯起来的军队也在残明军队序列中作战,有的还很得人心,他再不出来恐怕大位难保。
弘光此时出现虽说为了他自己,况且还隔了二个月才出现,可他的出现让云南群龙无首,几次商量无果的局面大为改变,在几次朝会与私下会见重要人物许诺一番后封赏与官职调整能顺利进行完成。
更主要是军队整编得以完成,从大的方面仍然是三块,但次一级方面的将领也获得重赏与获得更大的自主权了,使得残明迅速分出三军各由李定国、白旺、何腾蛟等人负责开始向云南境外大举进攻了。
这使得西南的清军在度过一段还算安稳日子后压力骤增,更因清军增援的兵力不多,让投清的原来明军、义军更觉得形势逆转,因金声桓、李成栋打开的潘多拉盒子口子也愈大,因为不少人见联军势大一时不反正也三心二意起来。
这样的情形发展下去没有长江一线清军大规模增援过去不用说西南难保,连长江沿线以外地区只要二三年全被残明夺占。
这时候满清上层真是有些焦头烂额,实在是没有办法求,不然肯定会求沈磊让护卫队早一点进攻吧!因为早打早安心,赢了返身将此时意气风发的残明打得他们知道谁是老大,败了、败了还未想好,、、、
而且兵力有了,武器有了不该败吧?真败了,倘若真败了这个问题满清上层包括阿济格在内一个也不敢想,因为实在是毫无出路,所以长江沿线之战成为许胜不许败,不考虑败之战。
满清的命运此时全寄托在长江沿线一战能占护卫队三分便宜上,连不胜不败也不行。不胜不败护卫队有能力短时间恢复实力再次进攻,可彻底解决护卫队又不可能,只有占三分便宜才能让清军有个缓冲时间将后方的问题处理好。
另外也能恢复己方的士气与信心,再与护卫队在长江沿线交战不必还挂虑后方局势。况且再挺过这个危机就算是求和也容易些,己方实力也会随着新武器增加而大涨,就是不能和也不再惧怕护卫队了。
如此念头虽然有些一厢情愿,到只剩下这个选择时也只能往好处想。没有退路只能向前走,要想活着只能拼命时当然不再盘算其它了。
满清巴不得明天就开战,沈磊当然了解他们的处境,但主动权在自己手上却是没有故意拖延开战时间,当然也没有提前启动江南战役。
实际上云南剧变确实是让沈磊提前开战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因云南溃败满清在各省的守备部队大部分调向云南方向,这一来江南地区清军更加脆弱与空虚,对护卫队进入的兵力压力减弱许多。
而且金声桓、李成栋的反叛还说明满清内部矛盾激化,不少人对满清高层不满、对前途失去希望,因而清军的战斗力大降,此时如果开战一旦失利因护卫队政策严清军的大投降可能性不大,但极可能会发生大崩溃。
清军的削弱使攻打江南所需兵力可大幅度减少,致使干部不足问题也能立刻解决。因为护卫队军官都有些民政管理培训,士兵们识字不少,只要稍培训可以充当乡村干部,所以从护卫队中抽调出二三万人来可以使干部不足问题立马解决。
这个便宜是没有预备的,沈磊身为男性、大学生在后世虽然天然比较关心些历史、政治,可往往泛泛而已,属于伪军迷、伪历史迷再次一二级罢了。
真军迷、真某史迷其实少有,主要是没那个执意更缺经济基础。因而网上也是伪军迷、伪史谜可称大王了,因为他们侃装备能详列各种数据与对比、侃历史能比历史书更详细,可惜这些主要还是利用网络强大的资源与强大的搜索功能而来,并不可能真烂熟于心。
至于伪谜之下者对搜索、保存资料极少做,更不大会费劲记忆。更有一点是东鳞西爪、兴趣广泛,什么东西有兴趣看看,不大专注、更不深入,属于猪头肉三分精,说懂不懂、说不懂懂一点。
沈磊也是这样的级别,因而他对满清那里会发生一些各种级别反叛大的方面清楚,具体的不记得。另外情形已经有极大变化,也没有考虑这些东西。
他不会招降纳叛,宁肯用实力还有实力自己去全取江南,不必等这个机会才发动江南战役,因而这个因素被他置之度外没有考虑,此时也不去借用。
而且是占领整个江南不会给残明留地盘,对残明方面的人也不会宽大过多,因此干部缺口很大。虽然第一次战役干部足够了,但以军人代替干部只能一时,也本来就在计划之内,因此沈磊决定按原计划行事。。
因为他的坚持让满清从七月等到八月、九月、十月、、、,直到过年才绝望。这个时节就是长江南岸也是冰天雪地,况且此时还在小冰湖时期,不是生死存亡的关头没有人会发起战争。
对此阿济格与满清上层对沈磊一肚子怨念,云南联军已经攻出省外,再不援救不仅西南不保,两广危险,大清半条命也没有了,所以这个年绝对是努尔哈赤起事以来满清人最难熬的,如果有选择他们宁肯退回辽东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