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 > 隋唐真英雄李世民最新目录

第三百三十四章 陈叔达远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陈叔达奉了皇命他要前去江东郡招降在那江南最大的一股割据势力——杜伏威。

现在,盘踞在东都洛阳的王世充篡位建立了伪郑国。秦王李世民就要率领唐军逐鹿于中原。所以,在江东郡的杜伏威,他没有了可以停靠的后台老板儿,在此情况之下,李渊皇帝派遣自己做为大唐王朝的特而使出使江东郡,正当其时也。

陈叔达在出发之前,他专门查阅了杜伏威的个人之档案。对于此行他要极力说服杜伏威归降于大唐王朝,他在内心中充满了信心。然而,现在是战乱年代。他的行程有几千里之遥:他要从长安城由陆路出发再转道于洛阳,然后,在那洛阳城转道水路进入南北之通衢的京杭大运河,然后顺流进入江淮流域而抵达江东郡;此行,他不能以大唐王朝通常所派遣的外交使节之出访规格,要派出许多的兵马在前面开道,并携带前后大型的仪仗鸣锣开道;他只能是扮做成商人的模样儿,携带若干名武士做他的保镖,以秘密之身份前往江东郡。

因此,陈叔达考虑到在自己前往江东郡的道路之中,他会经历无数的风险与磨励!

因此,陈叔达在远行之前,他特意去了长安城的一处道教盛地密云观。他想在那里求上一只可预示凶吉之命运好签。

他清楚,在李渊皇帝带领唐军攻克了长安城之后,他南面称制当了皇帝。他是陇集团李氏家族出身。且他的血脉渊源就是由一个半汉半胡的血脉融合而成的混血儿身份。因此,他想统一中华成为华夏正统汉族豪门之贵族,他把自己关陇集团之李姓同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李耳扯上了关系。因此,他在长安城大兴道教!

在隋文帝时期,天竺佛教在中国境内已被皇帝十分尊崇。

隋文帝杨坚以北周宰相的身份取代了北周的统治地位。

他在龙袍加身登上天子宝座之后,颁诏天下要尊崇佛祖释迦莫尼,那是因为他能当上皇帝是由佛祖在暗中庇护于他。他声称,自己的前身就是一个僧人。他对于扶养自己长大成人的“智仙尼姑”特别地尊崇有加,他称之为“神尼”!

他通过“禅让”之方式当了皇帝之后,他遂下令各州府所造的佛舍利塔中要安放“智仙”之神位。

隋亡唐兴之后,李渊皇帝将道教的地位抬高在佛教之上,这就带来了“佛、儒、道”三者之间为争夺领导统治势力面而相互争斗。

陈叔达在被李唐氏皇家所尊崇的、道教香火鼎盛的密云观当中,他抽到了一个上上签:“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施主!此签乃大吉大利。吾为施主恭喜之!”

当密云观的白髯道长智清山人,向陈叔达恭贺之后他二人步出了密云观。

“无量天尊!恭喜施主,祝你一路远行,好走!”

他双手合十,为陈叔达远行而默默祝福之!

武德三年。八月。

陈叔达带领一行人乘上快马驰出了长安皇城的朱雀门大街,他们飞马急驰向着河南洛阳城折方向进发。顺风顺路的一路行来。他们就在第五日来到了隋东都洛阳城。

由于,他们一行人是商人的扮相儿。因此,在洛阳城他们没有遇到任何的麻烦。

八月的洛阳城,东都繁华依旧。只是,在洛阳城郊的水运码头之间,少了那一种在和平时期的商船过往之繁华与喧闹。

在秦王李世所率领的唐军即将逐鹿中原之时,盘踞在洛阳城内的敌王世充却是加紧了防御性作战的调兵遣将。

但见,在那黄河码头停泊着许多的官船。陈叔达一行人显得小心弈弈的神态。

当他们在码头上租上了一艘快船一行人上到船甲板直至开船之后,在他们每一个人心中流露出对前途命运的一种担惊受怕,已被那几个船工在撑开了大浆滑动大船向着京杭大运河的河道方向驶去,已被那滚滚不酒河水的波浪而隐去。

陈叔达站立在船头,他眼望着向东滚滚不尽的黄河东逝水慨然兴叹:千舸万舸,百舸争流!中华大地分久必合之!此乃历史的必然!李渊皇帝统一中国大地的、一个无限美好的未来将要呈现在天下百姓的眼帘之前!

长话短话。经过了半个多月行程他们一行人终于是抵达了江南之丹阳。

当了江南一方割据者的杜伏威就在这一日他待在自己的家中,当听到侍卫们向他通报:“大唐使臣陈叔达秘密来到江东要求接见!”

当杜伏威听到从天而降的惊人的消息之后,他被惊吓得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此时,大唐派官员远道前来,对我是问责呢,还是想招安于我?

他记得,在唐国公李渊在长安城问鼎隋代之九鼎之后,他当真是有眼无珠而小看了李渊?

自己当时称雄于江东郡,他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渊所建立的大唐国能够在暴隋大厦倾倒之后,能够在天下之各路反王纷纷割据之情况下,李渊能够依靠大唐国的军事武力,先后消灭了伪西秦国之薛举父子;消灭伪定杨天子刘武周!

唐军的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要以强大的军事武力逐鹿于中原!在那洛阳城僭越而称帝的伪郑国国主王世充,以及盘踞在河北地界的伪夏国之主窦建德,他们二人必然也逃脱不了战败身亡的可悲之下场!

所以,杜伏威在丹阳城由自家的宅院向他的办公衙门一路走来的时候,他心里象是揣了两只小兔子似的,心里一个劲儿地在打鼓?

在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人家大唐国的官员已不远几千里之遥、满身风尘仆仆地来到丹阳城:他们不管是兴师问罪也好,亦或是劝降招安也罢,自己只有一条道儿可走——那就是放弃已有的陈见,乖乖归附在大唐王国的旗帜之下!

什么负隅顽抗。拒不投降。那都是要他人命的做法。

但是,如果,自己在稍后的时间在见到了大唐的官员之后,没有任何要求的就是痛痛快快地答应人家愿意招降的话儿,那岂非就是太奴性了吧?

如此想来,在杜伏威的心中他有了一个装聋买傻的主意——如果,大唐的官员能代表他们的皇帝对自己的政治待遇,也能象隋皇泰杨侗那样封自己做一个镇守在这东海道上的异姓诸侯王的话儿,那么,自己在归顺了大唐王朝之后,并不会因此就丧失了造反是为了谋取富贵的初衷,做大唐王朝的顺臣也没有什么不好之处。

现在,杜伏威将将要走进他的行署衙门的时候,他曾经在心里的一种忐忑不安之心理,一下子变得坦然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